你们小区篮球场,“外面人”多么?人少,组不成队 人多,排不上队调查:运动设施缺乏导致有些球场抢手 建议:构建社会体育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傍晚,和球友们在小区的篮球场打打球锻炼身体,是不少篮球爱好者每天的小确幸。然而在不少小区,一些业主球迷却因为外来的打球者而产生烦恼。有的小区外来打球的人少,组个队都难;有的小区外来球迷过多,挤占了篮球场,导致住户自己都排不上队、打不了球。南国都市报记者王子遥/文
人多的尴尬
业主球迷自费装LED大灯却被外来球友挤占场地
每天傍晚,海口市秀英区五源河公寓内的球场上总有不少球友聚在一起打比赛,切磋球技。由于打球是大家的共同爱好,小区的业主们不仅自发组建了小区篮球微信群,每天商量是否下楼打球,还专门众筹给篮球场在原基础上加设了更亮的LED大灯用于照明。
翻新不久的场地,良好的照明条件,加上球友众多,让不少小区外的篮球爱好者也慕名前来打球,晚间最多时可以达到二十人左右分别组队比赛。然而这在小区业主林先生看来,人有些太多了。
“最早时大多数是我们本小区的业主,来几个外面的球友加进来一起打球也算热闹。但是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每天晚上都是十几二十多人挤在一个有大灯的半场,多数还是小区外的人员,我们本小区的业主反而被挤兑了。”林先生表示,五源河公寓周边有不少晚间不开灯的球场,而不远处的长滨西五街有不少正在施工的工地,不少其他小区以及施工工地上的球友每到晚间就会拿着球“组团”进到小区里打球。“他们大多是三五成群的来,来了就自己人一个队,我们业主有时加都加不进去,干看着却没球打。”
同样住在该小区的王先生也是名篮球爱好者,由于工作的原因,他每晚都得8点左右才能下楼打球。此时球场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激战正酣,落单的他只有等小区外来的球友走了才能加进去打一会,有时一整晚都没有球打。“小区球场是小区业主的公共资源,我们还自费装了灯,如今自己却用不上,物业对于外来打球的人员进入小区也基本不管理。”王先生对此很无奈。
在龙华区君安花苑,本就只有一处水泥地板的篮球场同样以外来球友居多。一名住在小区外秀英村的球友告诉记者,该村没有篮球场,所以想打球就会来附近的这一小区内。“小区保安看到是来打球的,基本不会拦。”
记者近日走访五源河公寓时看到,不时有身着篮球服的年轻人或中年人从小区正门走入小区,还有年轻人带着篮球骑着电动车入内。对于这些人员,保安人员并未加以阻拦。有小区业主告诉记者,该小区设置有电子门禁,以往进入小区都需要打卡,但如今这一门禁已形同虚设。
人少的烦恼
球场灯都很少开物业晚上9点就锁门
与人多相比,打球的人少同样让一些小区业主感到烦恼。在位于金福路的海岛阳光小区,分别有一处封闭式全场以及一处开放式的半场,然而由于小区内打球的人少,物业管理较严,外来人员难以进入小区打球,小区的球场经常难以凑队打对抗,让人打不起兴致,只有少数业主偶尔独自投投篮练习。
小区业主黄先生告诉记者,该小区平时打球的人不多,直到晚间才偶尔有几个人到球场打球,由于打球人太少,物业一度在晚间都不愿给球场开灯,在9点左右就将球场锁门了。“由于老是没人打,逐渐就没有了打球的氛围。”黄先生说。
观点
构建体育资源共享平台合理开放学校体育资源
海南大学体育部曾对海口市社区体育现状展开调查分析:海口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参与意识较强,体育消费水平高,消费类型多样化。但是由于社区体育场地匮乏、体育器材设施少、生活小区空间小等问题突出,无法满足居民的健身休闲娱乐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的热情。对篮球爱好者而言,缺乏篮球场等运动设施后,自然会去寻找周边是否有适合的球场,最终导致“扎堆”。
调查认为,海口可构建社会体育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创建包括社会体育组织、体育活动场地、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信息资讯库,通过海量网络信息查询并选取的方式分享体育健身场地、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专业体育教练,为居民提供快捷便利的体育健身服务。同时,完善体育场地设施,为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包括居民小区体育场地设施、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公共体育场所体育场地资源等。还可拓宽学校体育服务社会的内容,合理开放社区周边学校体育资源,发挥学校体育资源多样、全面、集中的优势,服务于民。记者了解到,今年暑假期间,海口市美兰区便有25所中小学校操场及操场内的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器材免费向市民开放。
球迷黄先生说,希望今后公共篮球场能越来越多,建议有关部门今后在公园内建设更多包括篮球场在内的体育设施。
新闻推荐
本报7月26日讯(记者谢大强通讯员陈创淼)在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的群众信访举报件中,有群众反映秀英区海秀路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