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8年环资审判精心呵护海口绿水青山
8月14日,海口首次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琼山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真容浮出水面”。2017年至2019年7月,该院环境资源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共收案423件;与海口市生态环境局构建联动互动平台;环保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简案优先执行,走上快执通道;院长主审重大环境资源案件……
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立足海口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环境资源案件审判质效,司法护航海口绿色发展。
A
环资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见成效
2017年1月1日起,环境资源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在海南法院系统设置有环资庭的法院全面推行。早在2016年12月14日,设置有环资庭的琼山区法院在全省率先审理全省首例“三合一”归口的环境资源刑事案件。检察机关指控,鹿某、邢某盗窃10只食蟹猴后出售给罗某,犯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罗某收购10只食蟹猴,支付给鹿某4800元,犯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琼山区法院审判海南首例归口环境资源刑事案件绝非偶然。早于该案两个月前,琼山区法院便已在全省率先试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归口审理。这项改革有利于形成环境资源审判集聚优势,能妥善审理环境资源的三类案件交叉问题,统一裁判尺度,扩大审判影响,也有利于培养具备环境资源全方位审判能力的专家型法官,提升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
据悉,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能作用,立足于海口生态文明建设实际,2012年6月,琼山区法院环资庭挂牌成立。
推行“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给法官的审判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琼山区法院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审判队伍,目前环资庭有员额法官3名,审判辅助人员4名。全部人员均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据统计,从2017年至2019年7月,琼山区法院环资庭共立案受理环境资源民事、行政、刑事案件423件。其中2017年150件、2018年191件,并已全部结案;2019年以来截至7月底82件,已审结63件。
B
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机制创新
2017年4月,赵某等12位摊主与海口某美食城经营者徐某、海南某公司签订摊位租赁合同,并支付了进场费、摊位租金、押金等款项,进场经营后因油烟无法排出室外与美食城经营者产生纠纷。琼山区法院受理了该系列案件16件。环资庭法官通过庭前证据交换、庭审后组织调解沟通会,无数次与双方律师电话交谈,找出了通过解除租赁合同,减少双方损失作为化解案件的突破口,主动邀请环保行政部门参与调解。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签收了民事调解书。该批历经两个多月的16件团体性涉环境资源民事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在审理环境资源民事案件的过程中,琼山区法院环资庭坚持调判结合的工作方针,立足司法本职,采取多方位、多途径的方法化解矛盾,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良好效果。
目前,琼山区法院积极构建联动互动平台,着力形成环境司法与环境执法保护合力。琼山区法院与海口市生态环境局签订了《关于建立环境保护执法联动机制的备忘录》,建立了环境执法联席会议制度、环境执法联络员制度、环境保护执法网格员制度、联合执法工作制度、速审速执制度、犯罪行为移交刑罚制度、案件回访制度、培训指导制度、法治宣传制度等。
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听取法院、环境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工作汇报,双方进行沟通磋商,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沟通,以达成共识,形成打击违法行为合力,有效制裁违法损害环境资源的行为;法院通过联席会议进一步了解环境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执法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好审判执行工作;同时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案件,通过联动机制,达到快审速执的效果。
C
探索环保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快执新路子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连续三年来,琼山区法院受理的环境保护类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数量每年保持在100多件,呈上升趋势。如何让环保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第一时间执行到位,防止污染行为发生,琼山区法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琼山区法院专门打造环保案件绿色通道,实行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机
制,将环保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纳入简案范围优先执行,环保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从此走上快执通道。
据统计,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21日,琼山区法院共执行环保非诉行政执行案件244件,结案209件,结案率85%,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支持环境保护的良好的氛围,推动了全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目前,环保非诉行政执行案件采取的强制措施大多为查封、扣押、拘留、罚款等。一些涉污染企业被法院查封生产设备后又擅自启封从事生产。琼山区法院在执行此类案件过程中,一方面联合电力部门和水务部门对企业生产所需的水源和电力采取停水、停电等强制措施;一方面执行完毕后注重回访,针对涉污染企业偷偷生产的情况,执行人员深入现场回访,一旦发现涉污染企业恢复生产,决定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2019年2月27日,琼山区法院执行一起被原环保部督办的环保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位于琼山区的一家家具店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擅自于2016年7月投入生产。2017年9月18日,原琼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局在调查后作出责令立即停产停业的处罚决定。但该家具店未自动履行处罚决定,环保部门移送法院审查,法院作出准予执行裁定后移送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琼山区法院联合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于2018年9月27日进行现场调查,发现该家具店并未实际生产,但家具店内家具及电锯未搬离,法院关闭该家具店电闸并在电闸箱上粘贴封条。2019年2月,职能部门获悉该家具店又偷偷生产。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果断切断了该家具店电源,迫使其停产停业。
自2012年至2019年2月,琼山区法院共对此类案件立案执行780件,结案769件,停产停业628件,执行到位金额1224.54万元。
D
打好生态环境保护“组合拳”
洁净的空气,清澈的水体,绿色的植被……生态环境关乎人民福祉。近年来,海口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造福民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司法为生态文明大局服务是应有之义。琼山区法院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配合海口打击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等,以提升保护实效为核心,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坚持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注重对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案件,确保被执行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落实到位。
对于一些重大环境资源案件,琼山区法院院长带头开庭审理,对年轻法官进行“传帮带”,充分发挥院庭长在办案过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法院办案质效整体提升。2019年6月4日,琼山区法院院长马传煌担任审判长,公开审理了邝某美、张某雄、邝某甘等6人涉嫌非法采矿罪,孔某托、邝某豪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案。
在审理环境资源案件过程中,琼山区法院通过对典型案件采用视频直播的方式,在中国庭审公开网和海口法院庭审直播网上同步直播案件的庭审过程,让广大群众通过互联网实时收看和回看庭审实况,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产生预防环境犯罪、环保普法的积极效应。
同时,琼山区法院强化裁判文书说理,增强环境资源审判的公开性和公信力。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该院公开上网裁判文书达90%以上。
每年,利用“世界环境日”等时间节点,琼山区法院与海口中院环资庭主动联合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在演丰镇、云龙镇等乡镇和日月广场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立环保法律咨询点,开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价值观,增强群众环保意识。
(寒阐)
新闻推荐
“非常感谢党和国家的栽培和关怀,如果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现在的我。”军工,在海南农垦的创建史上写下了波澜壮阔的一页,而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