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五公祠名胜古迹园

海口日报 2019-11-20 08:58

□林广臻

五公祠名胜古迹园区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169号,自宋代开始,就在此地不断的建设各种古迹,经过历代发展,逐渐成为了海南最负盛名的名胜古迹。建国后,整个五公祠园区在1953年进行了第一次修缮,并于1955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整个五公祠园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命名为五公祠。

狭义上,五公祠仅指清代雷琼兵备道朱采所建“海南第一楼”,广义上,五公祠则是指涵盖五公祠、两伏波祠、苏公祠、琼园等建筑、园林及其环境在内的一组园林式建筑群。在这组建筑群中,一共奉祀了八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两伏波祠祀汉代路博德、马援两位伏波将军;苏公祠祀宋代文豪苏轼;五公祠祀唐宋时期谪贬来海南的五位名臣,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胡铨。由于五公祠建筑规模较大,在整组建筑群中处于统领地位,而祭祀的主要人物又较多,因此往往用“五公祠”指代整组建筑群。作为整个五公祠建筑群的历史发端,实际是从宋代开始进行迭代演化的,因此,五公祠建筑群是一个名胜古迹园。

整个园区占地面积约100亩,分为古迹区和新馆区,建筑面积约6800平方米,整体环境古朴,学前水(即今美舍河)川流而过,湖面青翠,古树摇曳。古迹区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包括了:两伏波祠、拜亭、苏公祠堂、山门、洞酌亭、五公祠、观稼堂、学圃堂、五公精舍、东斋、五公庙、龙王庙、栗泉亭、浮栗泉、洗心轩、碑廊、游仙洞、莲池等园林建筑,共二十余处古迹。新馆区主要为海口博物馆,即五公祠展览馆。

五公祠名胜古迹园最早有记载的古迹是宋代苏东坡指凿双泉所留下的浮粟泉,宋代又在浮粟泉上建起了泂酌亭。苏东坡去世后,又在此地建起苏公祠以祭祀苏东坡,元代苏公祠又转为东坡书院,明清时期均有修缮。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兵备道朱采于苏公祠旁建起“海南第一楼”(又名五公祠),观稼堂、学圃堂、五公精舍、东斋等。1916年,琼崖道尹朱为潮将龙岐村伏波庙迁建于苏公祠左侧,并开辟“琼园”添建栗泉亭、洗心轩、游仙洞、莲池和开凿“济泉”等。

海南第一楼(即五公祠)、苏公祠、两伏波祠三组建筑依次排开,依坡就势,大致坐西北朝东南。这三组建筑在形制上并没有严格遵从祠庙建筑山门、拜亭、大殿、厢房等形制要求,反而是因地制宜,尊重历史形成,次序展开建设,充分反映了五公祠的整体建筑群是历史演化、迭代建设的结果。虽然三组祠堂依次排开,但也并非在一个直线上,通过串联、嵌套不同尺度的空间,形成了很好的游览体验。

古迹区外有一个湖面,湖面和一条小河紧密相连,这条河就是美舍河。美舍河旧称学前水,是环绕琼州府城的一条河流,《明一统志》中就有记载,“学前水,在府城南,县学前,源出西湖,流经此东南入于南渡江。”整个五公祠名胜古迹园处于古代琼州府城的近郊,山水环绕,风景优美。五公祠名胜古迹园处的营造一直是地方行政主官在推动,历时建设而成,建造经费来自于公共投入,服务于古代海南人民,是古代海南典型的州府园林建设。湖光山色,小桥流水,古建余晖,五公祠内古建和其周边环境共同形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历史长卷。

五公祠名胜古迹园是目前海南保存最完整,知名度最高的文物保护建筑,其演化进程多维度的反映了古代海南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发展,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新闻推荐

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这些重污染移动机器有人管了!海口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展开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工作,并发放首块环保号牌

南国都市报11月19日讯(记者张野)日前,海口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工作动员会。非道路移...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