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龙华区推行审批制度改革“大一窗”受理模式当好企业发展的护航员
学习贯彻省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
一线看落实
开栏的话: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强调,要以“一天当三天用”的实干作风,推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海南落地落实落细。本报今起开设“学习贯彻省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一线看落实”专栏,聚焦海南自贸港建设,看落实、看行动、看作为、看变化、看成效、看作风。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郭萃特约记者刘伟
“只用了一天,手续就审批下来了。”11月29日下午,海口市龙华区辖区一企业负责人郑伟接到短信通知,11月28日上午申报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备案材料已经审批完成。“以往这项手续需要跑多个部门,大概5天的时间才能办下来。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即办即取了。”
从办个证照需要去三五个部门,到如今“只进一次门”就能搞定;从排长队等待到网上预约轻松办理;从跑长路、多跑路到“最多跑一次”;从找政府帮忙到政府主动上门服务……这是龙华区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的变化,其背后反映出龙华区持续优化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能、提升便企利企服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就是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海口市龙华区委书记凌云说道。
在龙华区政务服务大厅,海南日报记者看到,与以往各职能部门窗口分开不同,现在所有窗口都变成“综合受理窗口”,同时还有个“吐槽专窗”供市民提意见和建议。“前不久,我们政务服务正式推行"一窗通办",将原来设置的16个"专窗"全部优化整合为"综合一窗",采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优质高效、标准化、无差别的新型政务服务。”海口市龙华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曹献平说,该模式跨越了分类一窗改革的阶段,直接推进到“全科受理大一窗”方式,成为全市首个审批制度改革“大一窗”受理模式的服务中心。
通过“综合一窗”改革,截至目前,龙华区实现区级154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占进驻大厅事项的98.7%。
该区还设立了海南省首个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区,利用智能化自助设备,实现164项区级事项自助申报、自助交件、自助取件的全流程服务,启动运行至今共申办3311件,办结3245件。
除了审批方面,龙华区贴心的服务也让企业感受到温暖。
在龙华区开办企业几个月以来,中安安华(海南)企业总部管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赵炜最大的感触就是政府能时时刻刻想到企业前面,主动了解企业诉求并积极帮忙解决。“龙华区服务意识很强,审批效率很高,为我们企业提供了不少便利,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为了更进一步提升便企利企服务,龙华区主要领导走访了166家企业,收集了企业提出的问题189个,建议98条,主要涉及政策咨询、城市管理、政府服务等方面,解决了一批中小微企业约2.5亿元的融资贷款等问题,还为一批农业小微企业争取到了低息农业产业扶持贷款。“只有深入企业,才能了解企业存在的各项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困难。”凌云说道。
龙华区还先后推出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平台,并设立了营商环境服务专员。群众和企业可通过服务平台查询营商政策以及龙华区各大商圈、产业园区楼宇信息等,咨询、投诉和营商环境相关的事项。
据了解,从去年4月以来,该区新增市场主体4.4万余个。根据近期第三方评估单位对龙华区营商环境满意度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的调查对象认为龙华区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政府审批服务、政府执法检查及政务服务等。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求,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打造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在金融证券、楼宇经济、互联网产业等方面发力,当好企业家的护航员,为省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凌云表示。(本报海口12月2日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希强通讯员毛雨佳吕明珊)11月26日,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被告人熊某江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