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帕背后的爱国心
革命文物既是历史最好的见证,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灵魂。中国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不畏千难万险、不怕流血牺牲换来的。在琼崖一大旧址保存着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物,它是中共琼崖地委委员陈德华遗留下来的一块手帕。从表面看,这块手帕并无特殊之处,但是手帕背后的故事却反映了近100年前琼崖革命先驱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心路历程。
琼崖青年上海求学
五四运动后,随着琼崖青年的觉醒,一批琼籍青年学子纷纷出岛求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海南岛掀起一股出岛求学热。在这一出岛求学热潮中,琼崖早期革命知识分子群体的许多成员为了寻求“改造琼崖”的道路,怀抱“奋起救琼之心”,纷纷出岛学习新文化、新思想。在岛外各地的琼崖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团结起来,建立革命团体,创办各种革命刊物,积极开展和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琼崖早期革命知识分子群体的不少成员正是在这一时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工人阶级比较集中的区域,因此成为当时琼籍学子出岛求学的热门目的地,在上海聚集的琼籍青年多达400多人,仅次于广州。这其中有王文明、冯平、冯白驹、许侠夫、王器民、罗文淹、叶文龙、陈垂斌等。22岁的琼山人陈德华也跟随求学热潮于1922年7月来到上海。陈德华到上海后,首先面临选择专业的问题,他独具慧眼的认识到英文的重要性,觉得对今后开展革命工作会有特殊的作用,为此,他自愿选择了英文专科,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据他的同学李强(新中国成立后任对外贸易部部长)回忆:“1922年我在上海南洋路矿学校(后易名为上海沪江大学)与陈德华是同班同学,陈德华自己选择学英文专修。1923年秋,我转入大学土木本科。”在上海,陈德华广泛地阅读各种马克思主义和列宁的书籍,受到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找到了革命的真理。尤为可贵的,由于英文特长,他可以阅读英文版的马列主义著作,再原汁原味地向同学宣传革命道理,这在理论书籍中文翻译版匮乏的时期显出了巨大的作用。
1923年冬,陈德华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投身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去。他和王文明、叶文龙、罗文淹、许侠夫、陈垂斌、黄昌炜等于1924年夏组织了“琼崖新青年社”,并组织出版了《琼崖新青年》《海南潮》《琼崖旅沪学会月刊》《南语》等刊物,发行至上海、北京、海南和南洋,对海南革命运动起了一定的宣传作用。琼崖旅沪青年社的社员,后来都成为大革命时期琼崖地方党、团组织的重要骨干。那时陈德华简直是拼命三郎,工作起来没日没夜。他言语不多,待同志很温和,经常自掏腰包购买工作用品如纸张、机器、油墨等,也常自掏腰包购买花生、烧饼之类食品供同志们充饥,解决活动经费和同志们的伙食费。
五卅惨案刺痛内心
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在上海活动的琼籍学子纷纷投身各种社会运动,与北洋军阀政府斗争。陈德华积极参加上海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并参与组织了上海学生联合会,成为学运和工运的骨干。李强回忆:“1924年国民党改组,我与陈德华、张超三人加入国民党成立上海第九区党部第十七区分部,当了常务委员。1925年的上海五卅工运大罢工,我和陈德华参加了,五卅惨案后我俩就分开了。”
1925年5月,上海日本纱厂工人罢工,抗议日本资本家当月15日无理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多人的暴行。5月30日,上海学生2000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100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口,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3人,重伤数10人,逮捕150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消息传到琼崖后,府海地区工人、学生和各界举行罢工、罢课、罢市,组织“琼崖各界五卅惨案后援会”,召开大会,发表《援助沪案宣言》,提出“严惩凶手,抚恤死伤;英日两国应向我政府及死伤家属道歉;赔偿损失;撤换英日及各关系国之驻华公使;收回领事裁判权和租界。表示誓死力争,不达目的不容少懈。”
当时在上海求学的琼籍学子纷纷参加五卅运动,陈德华、李强、叶文龙参加领导了上海五卅工人大罢工运动。五卅惨案深深刺痛了很多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的年轻人,也刺痛了一心学习英语,渴望世界大同陈德华的内心。他万万没有想到满口“科学”“民主”“自由”“博爱”的英国人居然会对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大开杀戒,帝国主义的虚伪面目让更多人警醒。五卅惨案后,陈德华在他经常使用的手帕上用红线绣上了“勿忘五卅”四个字,以此激励自己不忘惨案,为打倒帝国主义,实现中国的独立自主而努力。李强回忆:“陈德华同志常常掏出这条手帕默默地注视。”惨案发生后,陈德华用英语当武器,更加积极地在广东开展革命工作。
这块手帕历经近百年,但是在陈德华及其后人的精心收藏下,依然完整如新,上面鲜红的四个大字“勿忘五卅”在白色布料的衬托下是那么醒目。今天,这块手帕静静地躺在琼崖一大旧址,向人们诉说着这段沉重的历史。
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
1926年6月,陈德华在中共琼崖一大上被选为琼崖地委委员。1927年4月22日,国民党琼崖当局秉承蒋介石的“清党”密令,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左派进步人士。当时陈德华正在海口琼崖农民运动讲习训练所主持工作,同志们通知他尽快撤离,他却坚定地一人留下处理文件。文件处理就绪后,已经到来的敌人逮捕了他,当即押送到琼山县府城监狱。敌人对他进行审讯,逼他供出地下党情况和名单,而陈德华大义凛然,毫不畏惧,始终守口如瓶。陈德华被敌人囚禁了数月之久,他以顽强的意志和非凡的智慧,与穷凶极恶的敌人斗智斗勇,始终未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保住了党的机密。
1928年初,经过党组织的多方营救,陈德华出狱,但身体已经受到极大摧残。陈德华出狱后,接广东省委通知,出狱当天在海口市同家人(父母、妻子)会面、合照后,乘船离琼去香港。在香港,他不顾刚出狱的病弱身体,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他往返于香港、上海和广州之间,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1929到1930年期间,陈德华奉命抵达上海,在杨尚昆领导的江苏省委负责党报《真理报》的编辑工作。
1931到1932年间,他返回香港广东省特委机关继续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期间他曾秘密潜回海南东营家乡指导琼崖革命工作。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生活环境差,加上狱中备受摧残留下隐患,久而久之,他积劳成疾,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党组织最初送他到上海红十字医院治疗。陈德华住院期间,挚友郭儒灏、罗文淹去医院看望他。当时他们在南京从事地下工作,得知陈德华住院,便乘车赶赴上海并带上两个烧饼到医院去看望。见到陈德华苍白消瘦的面容,他们非常难受,但陈德华笑着安慰他们,说相信他能好起来,还能为党工作。当时革命处在低潮,工作、生活环境都相当恶劣,陈德华的病始终未能治愈。党组织又设法送他去香港治疗,但终因病情逐渐恶化,后由组织护送回家,于1933年6月在家病逝,时年33岁。
据他的亲属回忆。他临终前嘱咐妻子林旋旧要将女儿养大,并送她上学识字,将来好做事。他给年幼的女儿起了一个意义深长的名字“好英”,寓意“女子英豪”。陈德华烈士为革命鞠躬尽瘁,奉献了生命的最后一丝光和热。他留下的这块手帕,不仅仅是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更是无数革命者舍生忘死、尽忠报国的赤诚之心。
新闻推荐
琼台书院内的奎星楼。本报记者李天平摄■本报记者邓钰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最直接的办法,便是拜访城市中最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