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琼州西湖与龙婆西湖庙

海口日报 2020-01-22 08:44

□林广臻

“玉龙回首碧池前,空谷冷冷启大川”,这是明代进士郑延鹊《玉龙泉》诗中的开头一句。里面的“玉龙”就是玉龙泉,“碧池”所指的就是历史上记载的琼州西湖。关于琼州西湖最早的官方记载,应该是明代《永乐大典》,“西湖,在琼州薛村,距城十五里,莫测其深。俗传古有富家居于此,多行不义,一夕风雨暴作,居陷为湖。后乡人遇旱,每祷则雨,因名龙潭。”《永乐大典》把琼州西湖和杭州西湖、惠州西湖等西湖并列为天下三十六西湖之一,是古代琼州较早的州府园林营造。

琼州西湖的下游是琼州府著名的学前水,即今美舍河,关于琼州西湖水流的来龙去向,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有记载,“府西南十五里有泉出石窦间,旧名龙泉,东流西折而为篁溪,又西汇为石湖,溉田千顷,名曰西湖。西湖奇胜甲于一郡,以泉得名也。岁久泉废,好事者浚之,名曰玉龙泉。其下流为学前水,东南流入于南渡江。”

琼州西湖地处今海口羊山地区,琼州西湖的水系和古代琼州府城的水系相互贯通,是古代琼州府城的上游。羊山地区为火山地貌,地表覆盖着大量的蜂窝状火山石,因此难以积蓄水体。琼州西湖的存在,解决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生产用水。根据《大清一统志》中记载,“西湖,一名顿崖潭,在县西十五里,有玉龙泉出自石窦,寒冽甘洁,汇而为湖,溉田千顷”。溉田千顷虽然是一个概述,但也说明了琼州西湖对于周边居民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围绕着琼州西湖应该遗留有沟、渠、陂、塘等灌溉工程系统,值得去深入研究。

每当雨季来临时,古代琼州府往往会面临上游来水和下游海水倒灌的侵扰。由于琼州西湖周边多为蜂窝状火山石地貌,地势低洼之处就会成为调蓄水势的重要载体,将上游的来水截流住,从而保证了下游琼州府的防洪安全。琼州西湖的存在,实际上是古代琼州府重要的生态屏障。

今天的琼州西湖仅余留十几亩水面,远不及其全盛时期的十分之一。据介绍,约在三十多年前,还有一石道相隔的东、西两湖,这一石道则可能是一种堤坝系统。两湖整体呈葫芦状,面积约几十亩,湖水相通,水溢成山溪向东去。琼州西湖的存在对周边村落的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周边村民在琼州西湖边修建了龙婆西湖庙(龙婆,也称西湖娘娘)来祈愿平安。

龙婆西湖庙在今琼州西湖北侧,山门前为西湖的水面。山门左侧有一石砌小桥,水从桥下流过,凭桥四望,琼州西湖胜景如画。整个龙婆西湖庙由一座山门、两座硬山式建筑、两间横厢房共同组成。正殿为龙母殿,手持朝芴、头戴风冠的西湖娘娘(龙母)塑像是这里的主神,左右各有一黑一白、手持绿蛇的两位水神拱卫,立于正殿中间。正殿门楣上,有清代木匾,上有书“膏泽下民”四个烫金大字。从正殿向山门处看去,透过层叠的木门,琼州西湖的水面映入眼帘。正殿中庭香炉前,有一个约3平方米的石池,上刻海南明代进士郑延鹊手书的“玉龙泉”碑。池底镶有两条石龙,两股清泉自石龙嘴中一吐一纳,又由暗沟“回首”而出,经另一石龙口流向庙前的琼州西湖。

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龙婆西湖庙得到了修缮,并修建了永秀村委会至龙婆西湖庙的大道,方便群众祭拜西湖娘娘和观赏西湖的美色。西湖周边的村民在完成了祭拜仪式后,会装载水而归,祈求平安。2012年,龙婆西湖庙被列为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婆西湖庙现仍留存有明清时期的碑刻,其中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嘉庆三年(1798年)的石碑上刻有琼山县对于龙婆西湖庙祭祀规模的具体要求,说明了龙婆西湖庙的祭祀活动一直持续着。龙婆西湖庙的存在有赖于琼州西湖的生态功能,此类祭祀行为的不断发展,意味着直到清代,琼州西湖都在稳定地发挥着它的生态职能。风景秀美,人文煜煜,生态和谐的琼州西湖,作为古代琼州府近郊重要的景观基础设施,持续数百年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新闻推荐

在脱贫攻坚战场尽显军人本色

(上接第一版)敢想敢闯满怀激情返乡创业占达程是云岭村人,他2002年参军入伍,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从部队退伍后,占达程...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