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书写的抗疫答卷 志愿者战疫记
平常日子里,他们是一个个普通人;关键时刻,他们是一位位冲锋者。尽管年龄不同、岗位不同,但他们都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奔波劳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3月5日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南省一批批志愿者奔赴战疫一线,从发放物资到卫生消毒,从科普宣传到心理疏导……他们用爱心传递温暖,用奉献书写抗疫答卷,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算我一个!”抗疫战场上,他们的故事,平凡亦不凡。
A
“仓管能手”|李金
“防疫物资抢先一秒送达,就能给患者多争取一份希望”
“80后”李金是三亚的一位大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也是一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在三亚,扶贫济困、帮残助弱、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需要志愿者的地方,都会出现他的身影。
1月24日,大年三十上午,正在家中忙着准备年夜饭的李金,接到志愿者朋友打来的电话:“你们饭馆放假了吧,现在三亚急需疫情防控志愿者,我们一起去吧?”“好,我去!”李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出门记得戴口罩,勤洗手。请您和家人务必少出门,少扎堆。”1月25日,大年初一,在三亚市同心家园志愿点,身着蓝马甲的李金,为来往的小区居民登记信息,分发一次性口罩,普及科学防疫知识。忙碌了整整一天,夜里刚到家,他又接到通知:“明日奔赴三亚高铁站参与疫情防控。”
三亚高铁站是检查、分流来琼人员的重要“防线”,直接面对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健康状况不明的乘客,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这一重要门户,李金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责任有多大。
1月26日到27日,连续两个白天,李金与同伴对每批进入三亚的列车班次人员进行耐心劝导、甄别分流,并为他们分发口罩。每天回到家中,他已是喉咙沙哑、浑身乏力。“不过,睡一觉,第二天又"满血"回归了。”李金笑着对海南日报记者说。
1月28日,大年初四一大早,李金再次接到通知:“三亚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物资保障组急缺人,你尽快去那里报到。”“马上到!”他骑上电瓶车,20分钟便赶到位于三亚市红树林国际会议中心的防疫物资仓库。从那天起至今,“仓管员”李金已经连续作战38天,“每天都是披星戴月回到家,妻子和两个孩子已经睡着了。”
防疫物资的及时供给是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保障,必须高效、有序、快捷。面对繁重的仓管工作,李金没有退缩。
“刚开始,工作效率不高,我十分内疚,总觉得自己拖了大家的后腿。”为了能尽快熟悉工作流程,李金什么都愿意干,既当搬运工又当发货员,抢着录信息、建台账、核数据、安排协调……如今,面对库里19个大类、50多个小类的防疫物资,他可以根据名称和类型迅速找到存放的位置。
“防疫物资抢先一秒送达,就能给患者多争取一份希望。”李金认为,只要心在抗疫上,很多本领都能学会。
领物资的人接踵而至。“每件防疫物资都要做到有来处、有归属,哪怕一件防护服甚至一只口罩,都有不同编码和名称,必须严格按照物资出库流程来,一点也不能马虎。”李金一趟趟地往返仓库,搬运货品,常常汗流浃背。
“最多时候,一天会有40多家单位来领物资。现在少多了,一天大概有十几家。”李金将50斤重的100件防护服一箱箱搬到货车上,“这么多天来,一天要搬运多少次我没有多留意,不过,计步器上每天我都有2万多步的记录。”李金摊开手说。海南日报记者看到,他的手掌和小臂由于长时间搬运物资,已经严重脱皮。
忙起来,时间总是过得飞快。3月5日傍晚,刚送走最后一波领取防疫物资的人员,李金又捧着一摞厚厚的物资明细表,做起了日清日结的审核工作,确保物资出入与记录卡信息相符。当整理完一切,已经晚上10点多了。
“每天都到这个点才回家吗?”海南日报记者问。
“不是。今天没有临时任务,所以能早一些回去。”李金说。
B
“心灵卫士”|曹老师
“让留观者逐渐打开心扉,就是最好的心理疗药”
3月5日上午,海口市兵工大酒店隔离留观点旁,一个临时搭建的蓝色简易服务站里,一位中年女性正微笑着对电话那头的人说:“请您放心,我会把您的需要及时跟工作人员沟通。你也要调整好情绪,放松心态。这样,您身边的孩子就会有安全感。”
这位大姐姓曹,今年56岁,是一位退休人员,也是海口市心理学会的一名会员,还是一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2月11日,她通过心理学会的朋友了解到,海口市急需心理咨询师前往隔离留观点,为留观人员提供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危机干预等援助服务。
“我是党员,我上。我要去守护隔离留观者,做他们的"心灵卫士"。”这是曹老师申请加入心理援助志愿者队伍的初衷,她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名字。
从2月11日至今,曹老师已在隔离留观点坚守了24天,接听了近600个电话。每天,她都会为留观人员做心理疏导,详细记录他们的心理情况及身体状况。为了方便交流,曹老师还与他们互加了微信好友。“我24小时不关机。不论多晚,只要留观者来电,我都会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曹老师说。
“老乡,饭我吃不习惯,能不能请工作人员帮我换一下……”一位湖北籍留观者来电告诉曹老师。“好的。如果你有什么担心,或者需要什么,及时联系我。”曹老师舒缓的话语,让这位留观者得到了宽慰。曹老师是生活在海口的武汉人,她也因此被很多来自湖北的留观者亲切地称为“老乡”。
“刚开始,这里有不少湖北籍的留观者。通过电话,他们就能听出我的乡音。他们告诉我,我的声音让他们找到了家的感觉。听到这里,当时我就流泪了。”曹老师说,疫情发生后,她心里一直牵挂着家乡的人民。来这里,也是希望能为疫情防控和家乡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海南的温暖。
“留观人员刚来这里时,难免会有烦躁和焦虑情绪,对医疗护理和环境消杀工作也有些抵触情绪。这些我都能理解。”曹老师认为,除了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还要与他们深入沟通,倾听他们的担心和疑惑,缓解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让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隔离。“来到留观点的不少人,最担心的是出去后受到歧视,因此情绪不太稳定。”曹老师说,“这个时候,我们要像家人一样开导、理解、帮助他们。”
刚开始,曹老师担心自己针对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的心理疏导经验不足,无法胜任工作。“时间一长,我发现,这些留观者非常需要认真的倾听者,让他们逐渐打开心扉,就是最好的心理疗药。”曹老师说,“现在,我与留观者不仅是朋友,还是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
留观人员解除隔离,是曹老师最欣慰的事情。几天前,一位解除隔离者打来电话,感谢曹老师无微不至的帮助,让他和家人心情平缓地度过了14天的隔离期。
“看着他们安全离开,我知道,我们离胜利越来越近了。”曹老师说。
C
“消杀专员”|尹可武
“只要能减少病毒传播,工作繁琐一点,人累一点,也是值得的”
3月4日晚上10时许,一位身着厚重防护服的青年缓慢走出海口市隔离留观点龙昆南路佳捷酒店,他包裹严实、全副武装,背着沉重的消杀喷雾器,隔着警戒线,朝着路灯下向他招手的女友挥了挥手,便又转身投入工作。因为刚刚又来了一辆120急救车,必须立马进行消毒。直到次日凌晨4时,他才下班。
他叫尹可武,出生于1988年,是海南省的“同龄人”。“这让我与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云南腾冲一中毕业后,我便报考了海南大学。我的志愿者服务生涯也是从海大开始的。”尹可武说。
1月27日,大年初三,尹可武正在三亚与家人团聚,看到海口市隔离留观点消杀员志愿者招募令后,当天便匆匆赶回海口。“防控登革热时,我曾在海口市美兰区博爱街道做过志愿消杀员。如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志愿者,我义不容辞!”就在同一天,尹可武便进入隔离留观点龙昆南路佳捷酒店和京山酒店,义务当起了消杀员。
自1月27日至今,尹可武便没离开过酒店。“两个隔离留观点离得近,大约100米,每天需要往返消杀七八次。”每天上午9时至11时,下午4时至6时,是尹可武的工作时间,要完成面积将近1万平方米的消杀任务。除此之外,他还要随时听候调遣,承接其他临时消杀任务。
消杀是隔离留观点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这两处隔离留观点,主要接收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以及湖北籍返琼人员。为了确保安全,每辆120急救车往往只能接送一人,并且需要分开时段接送。每接收或送出一人,尹可武便要重新背上40斤重的消杀喷雾器,前往车辆处进行消毒。密切接触者经过的走道、电梯、门口,也都需要重新消杀一遍。
“刚刚有一批留观者解除隔离,50多间客房空出,需要立即消杀。”一接到通知,尹可武便赶紧赶到现场。床头柜、墙角、门缝……他将房间的里里外外、角角落落都消杀了一遍,一丝不苟。“现在正是抗疫关键期,只要能减少病毒传播,虽然工作繁琐一点,人累一点,也是值得的。”尹可武说。
由于长时间背负消杀器,尹可武的肩上全是被沉重器械勒出的红血印。“防护服密不透风,工作一会就全身冒汗。每消杀一次,全身衣服就湿透一次。”为了节省一件医用防护服,尹可武在执勤前会尽量少喝水。
“一个多月来,几乎没有休息过,天天如此,已经习惯了。”尹可武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每天忙完手头的工作,往往已经是次日凌晨了。全身消毒过后,尹可武卸下消杀喷雾器和闷热的防护服,摘下起雾的护目镜和口罩,贴身衣服已然湿透。洗去一身疲惫,尹可武才回到隔离留观点的员工休息房间。第二天,又是一场战斗。
在抗疫战场上,像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海南省共有1.85万名青年志愿者响应号召、服务抗疫,志愿服务总时长已达104.43万小时。此外,还有许许多多未能统计在内的志愿者,他们活跃在秩序维护、社区防控、心理援助、物资协调、网络宣传等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以实际行动扛起抗击疫情的使命担当。
(本报海口3月5日讯)
总策划:曹健韩潮光陈嘉奋齐松梅
执行总监:许世立
版式设计:张昕
视频拍摄:昂颖
视频剪辑:李玮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美兰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三亚机场”)获悉,即日起,两大机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