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山区旧州镇小伙带领乡亲谋发展 小小鹌鹑蛋 孵出大产业
“创业的路上虽然经历了各种坎坷,但是坚持到今天我觉得非常值得。”今年38岁的吴淑政在创业路上走了13年后,他的冯慧政种养专业合作社如今拥有13万羽鹌鹑、3500余平方米栏舍,配以全自动化机器,年营业额达到500万元。在不断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吴淑政还热情地四处传授养殖技能、提供幼苗和饲料等素材,带动了附近村庄和其他市县的10余位村民加入养殖鹌鹑的行列,一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本报记者陈歆卓
借政策东风返乡创业路越走越宽
吴淑政选择养鹌鹑并非偶然。
2003年,从海口文溥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吴淑政顺利入职罗牛山猪场当养猪技术员,不久后又先后进入白莲鹅厂当养鹅技术员、到呈立集团当养鸽技术员。“毕业后的几份工作经历,让我拥有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也对养殖业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商业敏感。”吴淑政告诉记者。
工作4年后,吴淑政决定回到他的家乡——琼山区旧州镇池连村委会罗冯村创业。他要发展自己的养殖产业,养殖对象选择了鹌鹑。“养殖鹌鹑,主要是以售卖鹌鹑蛋为主,同时也能售卖淘汰后的鹌鹑,鹌鹑粪便还能用作种植业的肥料,主副产品都能有销路。”吴淑政说,刚开始创业时因为资金不足,他只能自己动手搭建简陋的鹌鹑饲养房。
经过几年的稳定生产,合作社已小具规模。然而,正当吴淑政满怀期待地准备扩大养殖规模时,却遭遇了超强台风“威马逊”的袭击。“5万多羽鹌鹑、亲手搭的饲养房、攒钱买的设备……一切都在台风中毁于一旦。”吴淑政回忆道,“几年的心血就这么没了,我的信心也随之垮塌,连重新开始的勇气都没有了。”
天无绝人之路。当时的旧州镇团委书记听说了吴淑政的事迹,特意前来劝他不要放弃,并向他介绍了海口市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第一次了解到小贷中心的存在,我感觉眼前出现了一线希望。”2014年12月,吴淑政与家人一起从小贷中心贷款25万元,逐渐恢复了生产,创业之路再次走上了正轨。“小贷中心的那笔贷款真是我的"救命钱"!”吴淑政感慨道。
小贷中心的创业贷款是政府贴息,到期后一次性还完即可。贷款还清后,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以继续贷款。2017年,尝到甜头的吴淑政再次从小贷中心贷款30万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这次,他顺利地完成了心愿。在小贷中心的助力下,合作社的养殖规模扩大了一倍,机器也更新成了全自动化机器,喂料喂水、孵化鸟蛋、收集粪便等工作,都可以通过机器完成。
如今,吴淑政的合作社拥有13万羽鹌鹑、3500余平方米栏舍。“一年下来,主副产品的总营业额能达到500万元。”吴淑政自豪地说。
领乡亲致富小鹌鹑蛋孵出大产业
“乡亲们一起富才是富。”秉持着这样的观念,吴淑政积极吸纳同村的村民到自己的合作社中就业,并免费向有意学习的村民传授养殖技术、零利润提供鹌鹑幼苗和饲料。目前,合作社中有6名员工、10余名村民在他的带动下加入养殖鹌鹑的行列。
对于村中一些不具备养殖鹌鹑条件的村民,吴淑政也想尽办法提供一份帮助。“村中有很多老人主要依靠种植业来获得收入,我就免费将鹌鹑粪便送给他们当肥料。”吴淑政告诉记者,村里有一户贫困户周守昌,因为家中有4个孩子需要照顾,无法外出打工,吴淑政就将他吸纳到合作社中就业,并借钱给他,鼓励他大力发展荔枝种植。在扶贫政策的扶持和吴淑政的帮助下,周守昌已经在2年前摘下了贫困帽。
吴淑政的另一名朋友陈伍海,因肢体残疾出行不便,无法到合作社中就业。“他没办法来合作社工作,我就想着把工作送到他家中让他完成。”吴淑政将合作社中一部分产品包装、小设备组装等工作交给了陈伍海,每次工作开始前将工作材料送去陈伍海家中,完成后再上门取回。“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着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他增加一份收入,也增添一份信心。”吴淑政说。
2018年,吴淑政注册了商标“政哥鹌鹑蛋”。“我想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吴淑政表示,下一步他计划开办分厂,进一步扩大鹌鹑养殖规模,也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这条创业致富之路。
新闻推荐
培训现场。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9日讯(记者田春宇通讯员叶光)7月8日,海口市琼山区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