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门海故事
□高照清
潭门在哪里?潭门在海南岛,紧邻海南岛三大河流之一的万泉河出海口处,北枕巍峨雄峻的五指山脉,南临碧波万里的南海,是一个蓄积椰风海韵、景色秀美的渔村小镇。潭门是个盛产海的故事的地方,到潭门去,你最想见的人,是风里来雨里去的老船长;你最想听的事,是搏击浪涛征战南海的故事。
潭门人把出海捕捞,获取海产品的生产方式叫“做海”。潭门人靠海而居,以做海为生,世世代代犁波耕海种海,扬帆行船千里海疆,纵横驰骋广袤海域,是茫茫南海的拓荒者和征服者。每年到了“赶海节”,一艘艘张灯结彩的渔船箭在弦上,整齐有序地停靠在码头,蓄势待发准备出海,奔扑新的渔场开捕。出海前,渔民遵循老传统,虔诚举办出航祭祀仪式,用全猪或全羊祭海神,乞求海神保佑,让航程顺风顺水,做海满载而归。
万事已俱备,只等一声令,一艘艘渔船头尾衔接,浩浩荡荡,鱼贯驶出了风平浪静的港湾,扬起风帆,乘风破浪,一路向南,奔向波涛汹涌的海域,奔向广阔无边的南海。潭门渔民的渔船,能够在辽阔的大海上来去自由,足迹遍布南海四大群岛及大大小小岛礁,却不在茫茫海洋中迷失方向,依靠的是祖先遗留的,且代代相传的罗盘和《更路簿》。
从明代始,潭门人就驾船出港,远航到西沙、南沙等海域去做海了。潭门人天生有股闯劲,有开拓进取永不言输的拼搏精神,他们在惊涛骇浪中航行,冒着九死一生危险,在航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详细记录沿途地标和海况,把南海大大小小岛礁的方位及特征,全部装进一本本手抄的小册子中,成为行船做海必不可少的航海图。能够巧妙把罗盘运用到航海上,凭借宝贵的经验画纸为图,手绘航海路线《更路簿》,这是潭门人绝无仅有的智慧,是集体聪明才智的结晶。
潭门有许多人,十多岁就随父兄出海捕鱼,每次出海,要呆三个来月。在科技不发达的年月,渔民们在风口浪尖上讨生活,他们是拿自己的生命跟大海博弈。乘船出海,有些忌讳的话语,是不能随便在船上乱说的,如盐不能叫盐得称粉,水不能叫水得称茶,吃喝热的东西不用口吹等。渔民做海,最担心的是那不可预测的灾难,忌说盐是出了事死人时,得用盐压把尸体运回岸上;忌说水,是怕水有覆舟之险;吃喝热的东西,忌用口吹,是怕吹出一个大台风来。在木船做海的岁月里,渔民的生产设备和自救工具都十分简陋,一旦有不测事件发生,生死就只好听天由命了。岁月如梭,属于潭门老船长的木船、罗盘、《更路簿》等老物件的航海时代,已经过去了,若想一睹老物件芬容,唯独南海博物馆有。
如今,潭门人依然在西沙、南沙群岛游弋做海,他们把木船换成铁船,把铁船换成钢船,把钢船换成数百吨位大船,安装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配备自动操舵仪及全自动化设备,实现了“造大船、闯大海、捕大鱼”的愿望。在当下,面对着复杂莫测的南海,潭门人初衷不改,用行动,用生命,用鲜血,捍卫西沙、南沙群岛及所有岛礁的领土主权,为祖宗海确权提供有力的证据,为祖宗海不受侵犯勇立潮头。潭门人捍卫南海的意义,已远远超出生活本身。事实证明,南海是我们的祖宗海,是我们世世代代耕海做海的渔场。
新闻推荐
本报8月14日讯(记者臧会彬通讯员李小妹)8月14日下午,海口市以挂牌方式出让江东新区2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块位于海口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