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有你 呵护百姓健康乐城先行区医者身体力行,抒写治病救人情怀
今天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为弘扬博鳌乐城先行区医务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增强先行区团队凝聚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通过记录一组故事,展现医务工作者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所做的共同努力。
2013年2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乐城先行区以来,特许政策的落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资本涌向乐城。乐城先行区也从最初的一片待开发的荒地发展成国际顶尖医疗机构和顶尖医疗团队的汇聚地。数据显示,乐城先行区至今已引进签约院士团队51个,设立了13个院士工作站,还引入了45名境外医师、护士,数百名医生、护士在为抢救生命奔跑,为了人民健康日夜操劳。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千千万万的白衣战士披挂上阵,冲锋奋战,为生命筑起一道道防护墙。乐城先行区派出的援鄂医疗队,18名逆行者在荆州抗疫的35天里,累计诊治、护理新冠肺炎患者106人,其中确诊患者13人,转院6人,顺利完成医疗任务,并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
来乐城求医的多数重疾患者都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希望能在乐城发生奇迹。乐城各大医院汇聚着多学科的专家并拥有特许先进的药品药械资源,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让生命长度得以延伸。
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守护生命,是患者一辈子都离不开的人,但医生不是神,是和我们一样会痛的人,每一位守护生命的医生都值得更多的尊重。
今天向所有的医生们说声:谢谢!
朱海鹏
患者耳朵奇痒近三年他4秒找到病因
来乐城求医看病会很贵吗?不一定。有的肿瘤特效药确实贵,但也有花小钱就能治大病的,关键看医生能不能找准“病根”,以人为本,精准施策。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慈铭博鳌国际医院业务副院长朱海鹏医生,用他亲手诊治的病例说明,乐城是人们眼中的高、大、上,但普通老百姓的疑难杂症也可以来这里得到有效治疗,医生会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花费可能并不高昂。
今年5月,56岁的吴先生(化姓)从海口来到乐城。耳朵特别痒已困扰他近三年,难受时,他就会拿筷子去扎耳朵,耳朵都被自己扎出血了。朱医生通过询问、检查发现,吴先生的内耳、外耳并没发生任何器质性病变,听力良好,未见任何真菌及湿疹表现,诊断其实际就是焦虑抑郁综合症。吴先生称,之前在其它医院被当成真菌感染来治,无任何治疗效果,后在医生指导下吃了两年的激素,外耳道瘙痒时好时坏,但激素治疗导致的躯体肥胖和骨质疏松已非常明显,体重增加到117公斤,简直生不如死。
朱医生认为,情绪造成的原因占30%,70%的原因是神经官能症的改变,也就是长期心理压力导致的外耳道神经性皮肤瘙痒。朱医生就用一块医用粘膏(长宽约1公分)粘在吴先生外耳道外侧,不到四秒钟,奇痒的感觉就消失了。吴先生认为朱博士给他贴的粘膏很管用,提出愿意出很多钱来买这个粘膏。朱医生解释说,这个粘膏就是平时打针用的,一大块也就几块钱,并不是粘膏管用,只是找到了病因,小方法就能解决大问题。
吴先生听完这话,“扑通”一下子就跪在朱医生面前。他怎么也没想到,朱医生问诊花了半小时左右,问得如此详细,最终找到了真正的病因,要算药费就是粘膏,几块钱都不到。就诊结束时,吴先生坚持要买几块粘膏带回去贴。两周后,吴先生给朱医生回复说:“太感谢您了,完全不痒了,生活又回到了正常。”
67岁的刘女士(化姓),特地从湖南长沙来到乐城,她此次来就是求治自己患的“怪病”:每个月第一个周的周三下午2点到4点之间,准时会有心脏病发作,会瞬间倒在地上晕厥。在当地做了很多检查,医生也给她用了很多药,就是不管用。奇怪的是,她平时不发作,自从去年11月份第一次发病后,变成每月第一个周三下午,几乎是固定时间晕厥,家人用针扎试她的脚都不醒。朱医生接诊,听了讲述后,建议她下个月的第一个周二来医院住一晚,作为医生好在周三发作时再观察。
今年6月初,刘女士在女儿陪伴下来到慈铭博鳌国际医院,朱医生问诊用了近一个小时,问诊时还让家人特意回避,好让刘女士敞开心扉讲述近年来的生活状况。在叙述过程中,刘女士在朱医生询问引导过程中失声痛哭。原来,在她丈夫去世时,刘女士去超市买东西了,等她回到家,发现丈夫已倒在地上,经抢救无效死亡。就为这事,刘女士很内疚,后悔不该去超市而没陪伴在丈夫身边,这个内疚就引发她每次在同一时间、同一位置倒在丈夫当时倒下的地方。
朱医生介绍,其实刘女士没有心脏病,就是因严重内疚造成的压迫感,给她即便用针扎脚部都不感觉疼痛,这是躯体化改变,这种症状完全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来治疗。
刘女士在医院住了一周时间,医生主要是给她做心理疏导和指导有氧运动锻炼,住院期间也仅支付了7天的住宿费和就诊费,她就开开心心地离院了。不过离开医院时,刘女士还特意问医生是不是要开点药。朱医生说,根本就不需要用药,行为认知疗法就可以。
“平时也有这种患者,病治好了还要医生开点药,不给开药反而觉得奇怪,认为不开药就没有治什么病。”朱海鹏说,“久病成医”,有些患者之前已经吃了很多药都不管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乐城,看这里到底先进在哪里。
“我认为,只有把人文与技术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医疗。”乐城先行区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药物、先进技术,这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就是治病的手段多样化了,但最终对每个患者是不是秉承以人为本的人文性关怀,这才是对先行区每一位医生最根本行医理念的考量。
正如朱医生所说:医疗永远是人命关天,如履薄冰。
陈玉婷
在一线抗疫她差点晕倒在病房
8月13日,20岁的陈玉婷收到了一份礼物,打开包装盒,“致敬逆行者”的奖杯上刻着“护士陈玉婷”几个字,这是海南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对她参加支援湖北抗疫给予的肯定。
今年2月14日,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派出由中国干细胞集团海南博鳌附属干细胞医院、博鳌超级医院、博鳌恒大国际医院等8家医院抽调人员组成的抗疫紧急医疗队共18名医护人员(其中1人在荆州就地入队),和省内其他医护人员一起组成共124人的海南省第四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逆行出征千里驰援湖北。在出征的队伍中,来自中国干细胞集团海南博鳌附属干细胞医院“00后”护士陈玉婷是年龄最小的。
“我请求,愿为战胜疫情,随时听候调令到湖北医院一线工作,为保卫人民生命健康,做出我应做的贡献。”在递交的请战书上签字,对于一位“00后”的年轻护士来说并不容易,而陈玉婷做到了。她说:“别看我年龄小,这是一名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海南姑娘从未去过湖北,到达第二天就有一股寒潮袭来,不仅感受到从未经历过的刺骨般寒冷,还有不习惯当地饮食。当她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进入病房工作起来呼吸都很困难;上一个大夜班就是八九个小时。为避免上厕所,上班前和工作期间都不敢喝水,于是,她在裤子里套上尿不湿,实在憋不住尿时就只能排在尿不湿上。
好在她支援的医院病区只是轻症患者,陈玉婷不仅要做好入院登记、护理病人、送水、送药、清理所有垃圾等工作,还要给情绪不好的患者一些安慰,隔着一定距离,戴着密封的口罩说话,说话更费劲,呼吸更艰难。
有一次上早班,陈玉婷突然感到自己心慌气短、心动过速,生怕自己倒在病房里,她连忙走到换衣间门口蹲下,尽量压低着头,想缓解自己身体上的不舒服。5分钟后,不舒服的症状缓和,她又默默地回到岗位上。她说,身体不适也不敢给同事说,每个班只有两个护士,要负责10个患者,谁要是被安排休息了,没有多余护士来顶岗,另一个人就要全部撑着。接下来几天,陈玉婷总感觉胸闷,担心自己被感染,有一次晚上回到宿舍累得连饭都吃不下。后来她也做了胸部CT,结果没事。
35天后,随队平安归来,陈玉婷也没跟父母说抗疫期间受苦受累的事。80多岁的爷爷是从报纸看新闻才得知的,心疼得直流眼泪。
王娅莎
为给产妇买药她雨夜步行7公里
56岁,已经退休,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陪伴儿孙,可她却因对医卫事业的热爱与不舍,又被医院返聘发挥余热;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义无反顾,主动申请奔赴抗疫前线。她就是海南启研干细胞抗衰老医院妇科主任王娅莎。
今年1月6日,王娅莎休年假从海南回内地,随女儿一家4口专程到湖北老家荆州给85岁老母亲祝寿,原计划1月30日春节后从武汉乘飞机返岗。不料,从1月23日武汉就传来封城消息,她订的航班取消,赶紧又从宜昌购票,随后还是又被取消。
2月13日,王娅莎手机上传来一条通知,是医院黄国军院长发来的:海南成立国家紧急医疗队支援湖北荆州抗疫,号召医护人员自愿报名参加,王娅莎第一时间发出申请。归队后,医疗队五组给王娅莎分配的任务是负责宣传和质控工作,虽然没在病房与患者直接打交道,可她的工作并不轻松。物资送进来、发出去的数量统计,后勤服务发通知、提醒队员取餐等,每天下午四点要准时报送。
在驻地宾馆,有个年轻的值勤民警得知王娅莎是名退休妇科医生感到很惊讶,退休了还来支援抗疫。交谈中,王娅莎了解到这位民警的妻子刚生产两个月,他忙于抗疫没时间照顾妻子和孩子,产妇目前已患上产后抑郁症,连续六天没法睡觉了。
作为一名有多年经验的妇科医生,深知产后抑郁症对产妇的伤害,看着民警焦急的眼神,她心疼也着急。王娅莎就加了民警的妻子微信。下班后,尽管很疲惫,她还是对那个产妇很牵挂。拨通电话后,对方就像找到救星一样,诉说了一个多小时还停不下来。原来,产妇产后伤口没恢复好,现在不能去医院,封路又不能回娘家,丈夫给她买的药不对,婆婆做的饭菜又不合口味,多种因素造成产妇彻夜难眠,十分痛苦。王娅莎想给产妇用的药,她所在的医院没有,便利用下班后的晚上沿着街道一家一家药店敲门寻药。那晚天空下着雨,王娅莎走了约7公里路程,找了多家药店才买到产妇急需的两种药品。当她把药品交到民警手中时,民警连连感谢,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就这样,这个产妇一边用药,一边通过微信与王娅莎交流,伤口逐渐愈合,经过心理疏导,心理阴影也慢慢散去,在王娅莎离开荆州前,这个产妇已完全康复。
黎新平
“金手指”缓解患者病痛
“太神奇了,就用一双手的推拿按摩,疗效立杆见影。”“谢谢黎副院长的精准判断和神奇治疗手法。”这是患者给医生一串串留言,因为经过他亲自康复治疗的患者大多数都能很快见效,靠他一双手,就能缓解甚至解除患者的病痛,他就是中法康复医学中心业务副院长黎新平。
7月23日,120救护车将一名患者汤女士送到博鳌一龄中法康复医学中心,当时汤女士不能站立,更不能走路,只能躺着被抬进病房。
经询问得知,汤女士在一周前因做运动时不慎摔伤,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就医后按照医嘱,她在床上静躺了七天,但感觉并没好转,她说那简直是非人的日子,痛苦不堪。经朋友推荐,汤女士被送到乐城,没有继续打针吃药,而是找到中法康复医学中心黎新平副院长求治。
黎新平通过问诊检查后,进行手法复位治疗。让汤女士没想到,就是医生这双神奇的手,第一次治疗后,她马上就能下地了。第二天,汤女士从大门进来就没坐轮椅,自己一步步地挪进来,黎新平再次进行了手法复位治疗,这让汤女士又惊又喜,她能在康复运动大厅快步走来走去。随后,接着做了第三次治疗后,汤女士踏上跑步机,快走、慢跑都能做到;游泳从最开始坚持13分钟,延长到能游18分钟。到8月12日,汤女士的腰部已经没有任何不适了。
汤女士在说:“非常感恩黎副院长,他的"金手指",真是妙手回春,谢谢!”
黎新平今年5月才加入这个团队,许多患者慕名而来,既是冲着乐城先行区来的,也是看看乐城的医生医术到底怎么样。“很多患者都是在其他地方没治好或治疗效果不理想来乐城的,每个患者对医生来说都是一次医术的检验。”黎新平介绍,他运用的手法与教科书上的东西还不一样,凭借多年的实践康复治疗经验,只要找到真正“病根”,可能仅用几分钟的手法复位治疗就能缓解患者疼痛。
梁志军
战疫一线他每天忙到凌晨一两点
“梁主任每天忙到晚上一两点才休息,一清早又进病房了。”这是队员眼中的梁志军,35天的支援湖北抗疫圆满完成任务安全返琼。
2月13日晚,梁志军第二次给超级医院打电话报名申请出征湖北抗疫,因他是博鳌超级医院感染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2018年12月入职超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20年。很快消息传来,同意他出征。
到达荆州后,他的工作职责就是带领管床医生查房、与当地医院医疗小组讨论并商定在院病人治疗方案、远程病例讨论、和其他医生一起阅片(病人的胸部CT片),每天他就像陀螺一样在转。
“我们上夜班的晚上基本上12点才能回到住处,梁主任要等所有下班的人员全部回到宿舍才休息。”队员陈玉婷介绍,梁主任晚上要逐一清点人员,发现谁回来晚了他就一直等着。
在队员们眼中,梁志军不管是对患者还是队友,都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给予关爱。博鳌恒大国际医院主治医师陈烨值夜班时,发现休息的床位不够,他就默不作声,暂时选择了睡在一条长椅上,盖着军大衣。第二天清早,陈烨还没睡醒就被梁志军发现了,梁志军既心疼又生气。难受的是看到队员确实受苦了,生气的是这样是对自己的身体、对整个抗疫工作的不负责。
“要是受凉了感冒,抵抗力自然下降,不但拉低整个队伍的抗疫力量,在疫区里也就增加了感染新冠的风险,任何一个队员被感染,就等于增加了队友的风险。”梁主任这席话陈烨一直记着在。其实,陈烨当时没多想,就是尽量想不给组织添负担,生活不便能克服就将就一下。他睡长条椅是很难受的,到了早上,脖子疼得厉害,晚上还冷得不得了。
“梁主任从早上五点起床,忙到晚上从没在零点前睡过觉。来到这里支援,我才真正体会到课本上那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含义。”陈烨说,这就是他眼中的一位普通而平凡的医生——梁志军。
新闻推荐
本报海口8月18日讯(记者赵优通讯员李艺娜)海南日报记者从8月18日在海口举行的2020年海南省“旺工淡学”旅游人才培养项目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