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校园 编教材 入课堂 垃圾分类成海口校园新风尚
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纳入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内容,开展中小学校、幼儿园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随着8月1日全市学校实行强制垃圾分类,海口教育系统如火如荼开展垃圾分类教育,从进校园、编教材、入课堂,让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海口校园新风尚。
“五规范”校园分类投放点
走进海口市第九中学,每一间教室都设有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2个类型的垃圾桶。该校德育处主任林书柏表示,在此之前,每个班级仅设1个垃圾桶,所有垃圾都没有进行合理分类。为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工作要求,目前学校已经将所有教室的垃圾桶进行更换,并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垃圾的类别,让师生们科学规范进行实际分类。
据悉,2020年8月1日起,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面实行强制垃圾分类,实现所有分类投放点容器、标识、宣传、公示、配置“五规范”。海口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创设和谐、健康、平安校园,海口市教育系统以“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外露、垃圾不抛撒”和“全程分类”为标准,形成师生人人动手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基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管理体系。
“在暑期内,我们将校园的垃圾桶更换成4类垃圾桶,并制作了垃圾分类宣传展板,通过微信群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德育处副主任林永生说道,秋季开学后,学校计划通过知识竞赛、垃圾分类小游戏等形式强化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
编印读本纳入教学计划
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除了更新校园垃圾分类投放点的设施外,海口各校教师也进行了“充电”。海口市第二中学体卫艺处主任李里根表示,该校成立了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在暑假前,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海口市垃圾分类相关要求,计划秋季开学后安排专门课堂教学,由体卫艺处参加过相关培训的4名教师对每个班级每周一个课时进行授课。
此外,海口市教育局组织专人编印了垃圾分类知识读本。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吴允秀介绍,该院编印的《海口市中小学垃圾分类读本》目前已分发到各学校,书中从“认识垃圾”“垃圾的分类”“垃圾资源化”等5个部分介绍垃圾变废为宝的必要性和方法。
据悉,2020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将垃圾分类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课堂活动、生活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生态劳技课、科学课的老师在暑期进行了备课,从暑假开始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和课程进行整合,将垃圾分类的知识融入到课堂中。”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教导处主任李娟介绍,开学后,除了语文、数学课上会渗透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学校将专门增加垃圾分类教育的课时。此外,还会邀请学生家长一起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
(王灵灵)
新闻推荐
8月26日,在金牛岭公园内,游客未将垃圾随身带走。本报记者陈晓洁摄本报8月26日讯(记者陈晓洁)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底色。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