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把他乡当故乡 “候鸟”老人王金花 带动大家做环保
用废旧塑料袋消毒剪成条状,再将塞满塑料袋的矿泉水瓶倒置在方形模具里……经过精心打造,一个个漂亮的环保凳就做好了。来自甘肃兰州的75岁“候鸟”老人王金花是海口市美兰区白沙门环保教育站的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这些环保凳就是她用分类出来的垃圾制作而成。在她眼里,这些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她希望在自己的带动下,大家都能自觉爱护身边环境,为美丽海口奉献力量。
□本报记者李银文/图
古稀老人加入环保志愿团队
9月21日上午,记者跟随王金花从白沙门环保教育站出发,一路向海昌路方向走去。头戴遮阳帽、胳膊上套着蓝色短袖的王金花,只要看到人行道上有垃圾就立刻上前捡起来。
2018年2月,王金花从兰州来到海口定居,住在白沙门公园附近。由于儿子在外工作,她只能一人独自生活。一次偶遇,让她认识了白沙门环保教育站的志愿者赵月英。“当时赵大姐让我加入环保站,她告诉我,环保站人多可以说说话,我一个人就不会感到寂寞了。加入以后,我跟他们一起做垃圾分类,做手工环保袋,觉得这个地方挺适合我的。”王金花说,做了志愿者后,越来越感到垃圾分类的重要,不仅节约了社会资源,也美化了生活环境。
王金花在家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但做起环保她却很大方。
“我花了1万元钱修建环保站遮阳棚,好友得知我自费做环保一事,提出反对意见。”王金花说,虽然有些人不理解,还会说她“多管闲事”,甚至有人冷嘲热讽问她做志愿者一个月能拿多少工资,但理解她的人都非常支持。
带动身边人开展垃圾分类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垃圾的制造者、受害者,同时也是治理者。”王金花认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要先把宣传做到位。
为了带动更多的人进行垃圾分类,2019年,王金花开始拜访周边商户及居民,向大家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她每天出门参加志愿者活动时,也会一边捡垃圾一边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带动不少老人加入志愿团队。至今,她已带动10余名来自兰州的“候鸟”老人加入到环保工作中。“利用生活中吃剩的果皮,加上一定比例的红糖与水,可以做成一罐罐的环保酵素。做好的酵素可以用来洗衣服洗碗,干净还不伤手,既保护了环境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来自兰州的吴奶奶高兴地说。
王金花还自掏腰包买了牙刷、肥皂等小礼品,专门用来奖励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市民。“礼品虽小,但还是能带动起大家做这件事情的积极性。”王金花对记者说。
在王金花和她的“小伙伴们”的带动下,白沙门环保教育站周边不少居民都有了垃圾分类意识,学会了垃圾分类知识。“多亏了像王金花这样热心的"候鸟"老人,环保教育站的垃圾分类工作才推广得这么好。”白沙门环保教育站站长蒋付军说。
“只要身体健康,走得动路,我就会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王金花说,她的目的只有一个:把他乡当故乡,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唤起更多的人自觉投身环保、关注环保,为美丽海口建设添砖加瓦。
新闻推荐
海口美兰空港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工程进度50% 预计明年3月投运,附件维修年产值达10余亿元 海南欢迎您过来修飞机
本报讯在海口美兰空港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以下简称“飞机维修基地”)项目工地,1600余名工人正紧张有序地施工,实行三班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