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将急救知识纳入基础教育相关课程,专家建议 海口因地制宜打造本土急救教材
触电、溺水、异物堵塞气管、蛇虫咬伤······当面临这些情况,自救和施救该如何着手?
近日,教育部表示,将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从小学阶段开始,急救知识就要正式进入课堂,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
急救知识进课堂
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
根据要求,学校要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将急救知识纳入基础教育相关课程。结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生物学、地理、化学等学科中融入急救知识相关内容。
据了解,小学科学课程要求学生学习触电、溺水、异物堵塞气管、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学生“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救助办法”。初中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或止血包扎”等,高中生物学课程专门开设了“急救措施”模块,其内容包括紧急情况下公民必备的最基本的医疗急救措施知识与技能,如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120”紧急呼叫、心肺复苏、外伤止血、游泳意外的自救、动物咬伤后的处理、煤气中毒后的自救与互救等方面的内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安全运动、预防常见运动伤病和突发事故、消除运动疲劳的知识与方法”。
传授方式多元化
在海口校园,各校已铺开急救知识培训,一些学校也因此遇到相应难题。
新生军训、体育课、心理健康课、主题班会课……在海南华侨中学,关于应急救护的知识穿插在各类活动和课程中。该校体卫艺处主任翁文珠介绍,学校着力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除了生物、体育课的生理知识和应急救护,学校还主动联系社会资源,通过红十字会、家委会资源,在年级、班级举行小型的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活动,提升学习效率。
“要想学游泳,先上急救课。”海口市第一中学体卫艺处副主任杨文刚介绍,目前学校尚无专门的急救课,但每个学生在高一阶段学习游泳前,必须先学习90分钟的急救课,通过理论讲解和模拟实操,提升学生的自救和施救能力。此外,为提升教师的应急救护水平,增强急救处置的能力,在2018年,该校已完成全体教职工关于应急救护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意外伤害的相关救护等,并颁发“救护员”证。
随着各部门对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的重视,该项技能也向农村传播,但仍有挑战。“我们已经打报告,将申请建一座模拟急救屋,作为传授急救知识的教室,专门用来开设急救课程,但是学校场地有限,我们还在研究这间教室最终落在哪里。”海口市东昌学校副校长李书源说,对于孩子们来说,除了理论讲解,还应该有更加具体、专业的实践。
统筹规划出实效
海口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海口市教育事业的发展,硬件设施逐年提升,用于心肺复苏的除颤仪已覆盖全市所有公办高中学校和部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也逐步接受了相关培训。但急救知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仍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效果。海口教育部门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通过强化应急演练、督促检测学习效果,继续落实解决急救知识进校园所遇到的难题,推出急救知识进校园、进课程出实效。
对于急救知识进校园,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海南具有滨海特色,为推进急救知识进课堂更好地出实效,建议教育部门结合气候特点,从师资、教材等方面进行研究和统筹,因地制宜打造本土急救教材,强化心肺复苏、虫蛇咬伤、溺水等应急救护的能力。
(肖卫香)
新闻推荐
自2020年10月1日起,海口市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2021年全市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为助力垃圾分类走进千家万户,海口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