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到作者
文\张琬茜
“叮~”邮箱里来了一封新邮件,是十分钟前的投稿回信:“邮件收到,感谢来稿!”四年前,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发出一封滑雪游记的投稿邮件。几天后,主编给我发来了刊登版面图,惊喜之余,“尝试再写一篇投稿”的想法也悄悄地在我脑海中萌生。
那是我与《海南周刊》的第一次邂逅。
在我心目中,《海南周刊》不仅是伴随着《海南日报》共同成长的一份“报中报”,更是一本浓缩了海南本土人文的精品读物,十年来坚持在每周一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而我也成为享用者之一。
无声咖啡馆中的微笑天使、相伴“植物人”妻子十余载的老汉、用心歌唱的黎族歌者、闻香识咖啡的品鉴师……作为读者,我常沉浸在《海南周刊》所描绘的每一个小人物、小故事中,他们看似平凡却又与众不同。记者用笔端串联起这些人物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微妙而独特,像打开了一扇窗,为人们探寻更特别的人和更美好的事物。更难得的是,这份沉甸甸的刊物总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每个人参与到这场“探寻之旅”。
而身为新闻学子,我也有幸加入其中,以实习生的身份跟随记者去挖掘和记录一个个特别的故事。我的身份从“读者”变成了“作者”,在阅读他人作品的同时,我更需要思考:如何才能为他人呈现更优质的内容。
当我操着不太流利的英语与来自爱尔兰的“海南女婿”交流他的琼剧拍摄心得;在马场内与马术爱好者聊着骑马那些事儿;到田间地头听农业博士讲述从大城市辞职回乡创业的经历;跟随历史文化名村的义务宣讲员探访古建古迹……于我而言,每一次对话都是了解不同行业的宝贵经历,这是记者职业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在《海南周刊》给予的巨大想象空间中,我所得到的一次又一次锻炼机会。
多次跟随采访后,我逐渐褪去了“新闻小白”的胆怯,学会以更主动的姿态去了解受访者。采访后的素材整理、稿件撰写,又是新的挑战。从“初稿1.0”“初稿2.0”到“最终版”,每次提交稿件都是一场心理战,担心被大段删减甚至推倒重来,而事实上这也是家常便饭。待新一期的周刊出炉后,又总会迫不及待地翻开每一个版面,期待着看到熟悉的文字。即便在改稿过程中早已看了不下十余次,但每一次阅读都仍带着憧憬和小小的满足。
今年,《海南周刊》十岁了。
在漫长的办报长河中,或许《海南周刊》还只是激起的一朵小浪花,但它依靠自身的独特风格,已逐渐成为海南本土文化的一张名片,未来可期。
新闻推荐
高血压专病医联体海南省中心成立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吴英艳)17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海南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