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楼宇经济 发力总部经济 海南党政代表团浙沪考察启示之二
■本报评论员
“一幢高楼就是一条"垂直金融街"”“一座楼的税收往往超过内地一个县的经济总量”……在上海陆家嘴,高楼不仅标示着城市的物理高度,更体现着经济和财富的高度。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对楼宇经济发展和楼宇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显示了对楼宇经济及民营企业的高度重视。仅仅10天后,海南省党政代表团便来到了陆家嘴金融城,登临上海中心大厦。如此紧迫的考察学习,用意很明确,就是要借鉴上海发展楼宇经济的经验,加快海南总部经济发展。
“建成一幢,繁荣一片。”上海陆家嘴高楼林立、高度集聚,不仅吸引众多跨国、品牌公司入驻,孵化了众多民营企业,还形成了高端齐全的服务业态,带动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汇聚、流动,有效推动了产业叠加、产能叠加、税收叠加等,为上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而这些恰恰是当前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所迫切需要的。楼宇经济是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反映出一个地方从规划设计到开发建设的发展水平。我们要借鉴上海经验,打造自己的楼宇经济,在总部经济上深耕细作。
当前,海南总部经济已经迈开了步子,形成了良好的基础。今年5月份,海南省出台了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重点在海口、三亚规划发展企业总部经济,随后,两地也相继出台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得到国内外企业的积极响应。事实上,楼宇经济正是总部经济的体现。但海南的总部经济起步较晚,而且,相比于上海,海南的市场主体规模小、较分散,缺乏龙头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不足,需要大规模引入更多市场主体。诸多短板如何破解?显然,需要向走在前列的上海楼宇经济寻求良策。
花香蝶来,梧高凤至。楼宇经济难道就是建几栋亮眼高楼吗?显然不是。正如省委书记刘赐贵所说,“楼宇经济不仅仅是产生了多少经济价值、经济效益,更体现了这个地方大家是不是看好、是不是愿意来。”陆家嘴高楼林立的背后,是极为优越的营商环境,这才是楼宇经济发展的内核。海南发展总部经济,也应当瞄准营商环境持续发力。而就陆家嘴发展经验来看,一流的营商环境必定是软环境的高地,仅仅抓减税、审批加速是不够的,需要我们创新思维,解放思想,在制度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是功能定位,还是业态分布,抑或入驻企业选择,上海楼宇经济都展现了提前谋划的系统集成思维。具体到海南,总部经济发展需要高起点谋划、高起点布局。既要制定导向鲜明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激励效应,还要结合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实际,有针对性地引进、培育总部企业;既要注重项目开发、经济开发,也要注重社会开发,完善服务业态,以优质温馨服务,让各类企业及人才宾至如归。总之,总部经济发展集中考验着我们的发展智慧。
万丈高楼平地起。经过多年培育,上海的楼宇经济,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效益高地”。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海南可借鉴“上海中心”建设经验,建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海口中心”“三亚中心”。只要我们善借他山之石,结合海南实际,大胆闯、大胆试,努力拼搏,精心培育,就一定能够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海南总部经济,培育出助力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强大引擎,就一定能够把海南打造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
(相关报道见A03版)
新闻推荐
“你好,我是8787,很高兴为你服务。”这句话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一直以来,海航客服人员雷小培都隐身在电话的另一头。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