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与遗传、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预防早产 从孕前开始
■本报记者符王润实习生唐小璇文敏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早产已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有1500万例早产儿出生,100万例新生儿因早产死亡。我国的监测数据显示,早产已成为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了解,早产儿的死亡率和其他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儿,早产儿成长至青少年期的发育障碍和成人期疾病的发生率也均高于足月儿。早产日益受到全球产科医师的重视,已成为全球围产保健的主要领域。
据介绍,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以下的新生儿。海南省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负责人、产科二病区主任龚护民教授介绍说,早产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遗传因素、心理行为因素、种族以及感染等。
“孕妇年龄过低或过高都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与21-24岁的孕妇比较,16岁及以下的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高近2倍。”龚护民介绍,2014年,有学者对我国14个省的11万余例产妇的年龄与妊娠结果进行研究,小于20岁的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为25-29岁孕妇的2.1倍;大于35岁孕妇早产的风险为25-29岁孕妇的1.8倍;而40岁以上孕妇早产的风险达到了25-29岁孕妇的2.4倍。
龚护民提醒,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孕妇的比例将增加,更要重视预防早产的发生。同时,应加强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减少青少年妊娠的发生,减少早产发生的风险。
吸烟已经被证实与早产有关,烟草中的尼古丁及其他成分可能会引发血管收缩,导致体内一氧化碳水平升高从而引起早产。龚护民提醒,孕妇应尽早戒烟或远离“二手烟”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早产的发生,这也是早产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之一。
“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治疗性早产。我国21家医疗机构的早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孕妇妊娠期发生任一并发症或合并症时,发生早产的风险明显增加。患有一些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孕妇需要及时终止妊娠。而羊水过多或过少会引起胎膜早破或胎儿窘迫而导致早产。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合并糖尿病会增加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如子痫前期等,从而导致医源性早产。”龚护民介绍,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帮助出现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孕妇避免早产。
龚护民提醒,孕妇的孕前体质量与早产有关。孕前体质量过低会影响维生素、矿物质摄入而引起子宫血流量减少和抗感染能力下降,更易发生自发性早产。“孕期增补叶酸可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减少胎儿发育迟缓和母体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早产的发生。”
除此之外,早产的出现还与孕妇早产史、遗传因素、宫内感染等因素有关。“因此,做好孕前、孕中的保健十分重要,要及时发现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及时处理,降低其带来的早产风险。”龚护民强调,对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妇女在孕前及孕期均应及早进行预防和干预,以降低早产的发生并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新闻推荐
距离2018 年(第十九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开幕还有3天快来报名 率先和大熊猫“约会”本报征集10名小读者作为首批游客参观游览海野·熊猫世界
扫描二维码关注南国都市报11月20日讯(记者田春宇)11月24日,2018年(第十九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开幕之际,海口欢乐周·海野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