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海南 愈写愈爱
2017年7月3日,刚走出校门的我,拽着拉杆箱,肩负双肩包出现在海南日报社门口,尽管家乡广西与海南隔海相望不过数百里,这是我第一次踏上海南的土地。
“海南的历史文化名人?我能想起的大概只有海瑞,如果算外来人,还有伏波将军马援、黄道婆、鉴真这几位。”入职报社第一天,与新同事聊起海南的历史,才发现我头脑中的知识匮乏得很。也许正是这种知识匮乏的危机感,让我一经接触《海南周刊》的稿件,便产生了一种“久旱逢甘雨”的欣喜。
那是一个炎热夏天的清晨,海口郊外、南渡江畔层林密布,如红土地上涂抹了一笔浓厚的湿绿。踏着雨后的泥径,走入荆棘丛中,这是我在见习期间由报社同事计思佳指导,去采写我的第一篇《海南周刊》稿件的情景。
当从泥土中偶尔翻出一片上百年历史的砖块、瓷片时,情不自禁生出写作的冲动。千年之前,鉴真大和尚遇风浪飘零到海南,这些故事虽早已知悉,但未曾想到他所创建古寺的遗迹,他所行经的路径就在我的脚下,历史的真切感、厚重感油然而生。
达士巷、美舍河、千年古港、火山古村落……一年多来,我在《海南周刊》刊发的稿件超过了50篇,每一篇的采写,既是对写作能力的一次学习提升,也是对海南历史文化了解的加深。而这个过程中,《海南周刊》的编辑老师对我写作和了解海南文化的帮助很多,也使我有了很多机会去认识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海南。
去年11月,海口党史研究室送来一本新出的《王海萍传》,老实说,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王海萍是何许人。雨夜潇潇,挑灯夜读,读来精彩处忍不住要叫好,“原来海南近代还有这样传奇的革命人物!”于是便向海南周刊申请为王海萍作一文。不料却被主编告知,“《海南周刊》对王海萍的事迹已写过好几篇,你可以去找来看看。”
我便将过去《海南周刊》关于王海萍的稿件找出来看,果然采访、写作都已经很深入。也许是主编不忍打击一个新记者的写作热情,最后还是同意我另寻角度为王海萍再作一文。自此以后,我再想到选题,也总要先看看往期《海南周刊》是否写过。
采写《海南周刊》稿件,使我在走出校园后仍能保持阅读的习惯。虽然记者这一工作每日与文字打交道,但时政报道或是基层工作的报道,很多时候由于对时效性要求高,不能有很多时间去作阅读准备。《海南周刊》的采写时间较充足,本身对背景资料的运用也较多,所以阅读成了采写每篇《海南周刊》稿件前的必备工作。
由工作而起的阅读带来了许多工作之余的乐趣。去年秋天一场大雨让海口多处城市内涝,当时正好读到王佐《鸡肋集》中的诗句“海国今秋风雨多,等闲平地欲成河”不禁哑然失笑;如今在三亚驻站,住处离鹿回头岭不远,读正德《琼台志》中发现三巴大王“建寨于鹿回头胜地”的记载,想到七百多年前鹿回头就有“胜地”之誉,不禁感叹三亚历史之久远……
《海南周刊》十年,是笔耕海南文化的十年。我有幸参与其中收获了许多,作为年轻的记者,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采访写作能力的提升,也结交了许多忘年之交,更是在历史纵深维度加深了对海南文化的了解,当然,这一过程还没有结束。
新闻推荐
本报那大11月25日电(记者林晓君)11月25日晚,第三届海南省曲艺大赛颁奖晚会在儋州市大戏院举行。经过精彩角逐,少儿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