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创刊10周年,千万字耕耘收获业界高度评价十年深耕海之南
再见到这一份熟悉的《海南周刊》,作家韩少功形容说,“10年不易,它已经长成了一棵大树。”
“人文点亮海之南——海南日报《海南周刊》10周年纪念活动”11月26日在海口举行。岛内外作家、文化学者、行业专家以及《海南周刊》优秀撰稿人和热心读者,思想碰撞、建言献策。大海之南,10年虽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但对于一份报纸来说,犹如青年对理想的执着,那是坚守,是蝶变。
求索:副刊阵地的理念创新
2008年11月2日夜,海南日报社编辑部里一片欢腾。大家争相传阅着即将于次日推出的“报中报”——海南日报《海南周刊》。主编们手捧打印的大样反复读了多遍,兴奋之色写满面庞。这是一群对文化有着深沉热爱的报人,这也是海南日报文化改革探索盼望已久的时刻,这一刻,多少人振奋,喜悦,难眠。
凝结了半年多的策划心血,举全报之力聚集强干编辑队伍,第一期《海南周刊》面向对海南文化充满求知的读者,溢满墨香周刊出炉的背后,许多人的内心背负着沉甸甸的担子。
2008年的初冬,是一个并不安分的低迷与生机并存的时节。创办副刊,弥补党报要闻版面之外的文化缺失,为党报注入新鲜的文化元素,一直是海南日报巩固地域性文化宣传阵地的探索工作之一。2008年,传统媒体逐渐式微,不少副刊呈现颓败态势,尽管仍有人民日报《大地》、新民晚报《夜明珠》、羊城晚报《花地》等老牌副刊,携几十年来的品牌效应压阵,但在此时,海南日报能够有勇气再创办一份新副刊——《海南周刊》,迎难而上的志气令人称道。可它究竟能走得多远,没人晓得,也没人敢预料,甚至还有悲观的议论:会不会过不了多久便淡出人们的视线?
历史发展的片段,终不是碎影,需要有一股力量对海南本土文化进行挖掘、探索、整理和呈现,打破此时报业类副刊的僵滞与平静。
“海南日报曾设立过椰风版、海之南版,都与文化探索有关,而到2008年11月《海南周刊》的创立,以及2009年6月专门设置周刊工作室,《海南周刊》不断打破传统采编界限,让喜爱文化的记者、撰稿人以及社会学者都广泛地参与进周刊,使其具有了更加开放的视野。”海南日报时任副刊部负责人表示。
开放,使其从创办伊始就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创刊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一篇篇带有时代烙印的文章跃然纸上,承载的是对海南文化的无限期许。海南日报人也将对文化的挚诚,绵延不断地注入到这份周刊中。一份具有“三新”“三味”的“报中报”就此开始了与读者对话的新10年。
何为“三新”?即新闻、新知、新生活;何为“三味”?即新闻味、文化味、历史味。
地域接近性的优势、全岛庞大的文化需求、学界的关注与研究、编辑团队后续者的接力推动,《海南周刊》惊人而顽强地成长起来。
10年光阴索寻。至今为止,《海南周刊》共计出版469期,刊发文字约1800万字,发表图片超2万张。秉承新闻性、思想性、人文性的理念,在每个周一均以独特形式出现在海南日报上,填补海南缺乏新闻文化生活类综合高端读物的空白。它始终宣扬主旋律、核心价值观以及正能量的海南地方文化,在这条主线之上,开辟了热点、海之南、讲谭、史话、鉴藏、故事、行走、电影、乐活、新知、往事、民间等不同类型版面,于读者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海南日报创新党报新闻文化周刊的一个成功范例和海南本土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
追寻:本土文化的深刻记录
“《海南周刊》对本土文化的记录是令人着迷的。”这是海南日报记者在创刊10周年之际采访到的老读者的普遍共鸣。
“它不只是一份报纸,而是一份收藏品,极具收藏价值。”每期必读《海南周刊》的省政协文史委原主任李朱全描述。“它是大学之外的一所大学,图书馆之外的图书馆!”海南大学原图书馆馆长、教授詹长智这样表示。
翻阅《海南周刊》策划报道的帧帧幕幕:还记得《重走滇缅路》吗?浮雕、摸上去粗糙冰凉,但讲述的是数十年前南侨机工洒热血的故事;书写南侨机工历史的纸张轻薄易碎,却承载着南侨机工永恒深厚的爱国情愫。2009年4月,纪念南侨机工归国抗日70周年之际,海南周刊记者重走滇缅公路,千里追寻那为民族大义浴血奋战的身影。
还记得《百年骑楼繁华重现》吗?入选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海口骑楼,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中西合璧的著名南洋建筑街区。2010年9月,海南周刊记者采访报道组踏遍海口、文昌等地骑楼老街,探寻保护与利用好骑楼这一海南珍贵建筑遗存的规划计策。
还记得2013年的《两岸诗会》吗?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再造诗意中国,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成为贯穿两岛两岸诗会的情感纽带。
还记得《海南环岛铁路梦》吗?2015年10月,伴随海南西环铁路的开通,半个多世纪的环岛铁路建设梦圆此夕,从1936年民国时期的环岛铁路计划,到1958年被列入新中国铁路网发展规划,那跌宕起伏的建设往事,由笔尖流淌,扣动心弦。
解放海南、青天海瑞、家谱溯源、古村探幽、海南百年文化背影、宋元海南人物志、匠人匠心、辛亥百年、红色系列、书院海南……
全面真实客观、脉络清晰又肆意洒脱地将海南文化历史的记录呈现于飘香的纸面,从新闻热点的背后,从海岛的历史与过往中,从老百姓平凡的生活故事中,折射这个时代。
目标:面向新时代的文化实践
“南海风景,文苑葱茏。”中国当代作家、学者王蒙如是评价《海南周刊》。
“在报界独树一帜,乃积淀人文史地的高地,并称之与海南共同成长,是记录社会情怀之先锋。”文化学者、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伍立杨表达着对《海南周刊》的感情。
10年后的今天,《海南周刊》越办越好,鲜活蓬勃,一篇篇文章,像拳头敲在时代绷得最紧密的那根弦上,矢志不移地传扬本土文化,并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创刊10周年之际,首届《海南周刊》文化学术年会在琼召开,搭建智库,人文荟萃,它在深情地告诉广大读者:文化的呼声在什么地方,它最渴望的点就在什么地方。
10年走过的旅程,就像青年一生中充满豪情的时光。党中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海南周刊》贯彻落实文化使命,以深耕本岛历史人文厚重资源为重任,视野兼顾全国热点新闻事件背后的历史,经过10年的探索,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面对新时代,《海南周刊》又将进行着怎样的文化新实践?
——选题策划上,深入抓热点,挖掘“热点新闻背后的新闻”;提倡“温故而知新”,注重为读者梳理新闻背后的历史文化新知,在历史事件发生的周年纪念等重要节点上,与时俱进地策划更多具有鲜明本土地域文化特征的专栏与大型报道。
——内容创新上,以更为敏锐的姿态反馈新热点、新知识、新生活,坚守原创性、耐读性、思想性、人文性的办刊理念,努力为读者提供一份有养分、有品位的深度读物;并将继续以原创、丰富与耐读的标准,捕捉海南历史与人文中的精彩亮点,映射海岛新生活。
——队伍培育上,作为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追求党报创新,不断提升党报的影响力、感染力、竞争力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在维护周刊品牌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培养深耕海南文史资源的年轻的作者队伍,拓宽写作的视野与深度,让写作者和广大读者自觉成为海南历史文化的忠实守护者,《海南周刊》亦成为省内外学者型作者交流学术思想碰撞学术灵感、发表独家观点的人文平台。
——平台搭建上,努力打造更好的本土文化和精神生活的交流平台,为海南广大读者服务;努力与地方文史资料互为补充,进一步挖掘、整理、展现海南地方文化,以提升海南的文化品位为己任,同时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突出媒体的立场,持续推出热点解读或现实诠释类的报道,紧紧服务于众。
无人能否认海南本土文化的广博丰厚,在未来或许还有许许多多东西,仍无法全部用文字保留,但人们愿用记忆留住这支青春灿烂的队伍,和它所付出的努力,年会上,宾朋阵阵会心的笑意,流露那久违的欣慰……
(本报海口11月26日讯)
新闻推荐
从11月28日至12月2日,“欢乐戏剧周”将有5台活动轮番上场,演出地点在海口市海府路69号的海南戏院。演出排期11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