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规范,只是整治培训机构的第一步
□刘晓惠
自海南省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来,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便如火如荼地开展。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点30分,不得留书面作业;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持零起点教学,严禁超纲超前等等。层层规范之下,校外培训机构逐步走向正轨。
在严格的整治下,存在安全隐患、不具备办学许可、实际教学与宣传内容相去甚远的校外培训机构已大多关门整治。
培训机构虽然规范了,但校外培训热还在持续“升温”,家长们送孩子上培训班的“热情”也并未消减。尤其是寒假将至,排队报名、网上抢课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孩子们的负担依旧沉重。正如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所言,即使是完成了整改,也只是将校外培训机构初步纳入了规范有序管理的轨道,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改革征程中,这只是其中一步。
如何定位校外培训,防止治理成果反弹?如何规范秩序,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如何杜绝盲目攀比,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种种问题,还需标本兼治、内外联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应当明确的是,校外培训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能成为教育秩序的干扰者。对于那些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的课外班,我们应予以肯定。而对于那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开展“应试”培训,超前教、超前学,严重干扰学校正常教学和招生秩序,令学生痛恨、家长无奈、自己却赚得盆满钵满的培训机构,则必须依据“负面清单”,坚决整顿、绝不手软。
除了整治培训机构、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减负更需要一场观念上的革新。有些家长执迷于“抢跑”“速成”,要求孩子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长跑;还有些家长攀比心切,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正所谓“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一些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迎合了家长的育儿心理。而事实上,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品性修养、能力兴趣、身心健康等,才是比琐碎知识更重要的财富。因此,整个社会都应当提高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为孩子铺就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新闻推荐
记者从19日海南师范大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南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2019年新年音乐会将于12月23日晚8时在省歌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