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海南新闻> 正文

海南省去年投入资金1075万元,多举措促撂荒地恢复生产10万亩撂荒地复耕变聚宝盆

海南日报 2019-01-04 07:23

■本报记者傅人意

改良土壤酸性提高土壤地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租赁等形式,使因缺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造成撂荒的土地复耕……2018年海南多措并举使撂荒地恢复生产10万亩,既促进农业发展,又实现农民增收。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1月3日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海南省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工作,在顶层设计上制订2018年撂荒地恢复生产工作方案,提出全省撂荒地复耕按照“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牧则牧”的指导原则。同时,为保障撂荒地复耕资金经费落实,去年海南省安排撂荒地复耕工作补助经费1075万元,对市县开展撂荒地复耕进行补助,对撂荒地复耕的农民每亩补助400元至500元,调动了农民撂荒地复耕的积极性。

提高土壤地力调整产业结构

据了解,目前海南土地撂荒主要原因为撂荒地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比如排灌系统不完善,使一些海边的盐碱地、山坡地、西部的干旱地复耕难;部分农作物经济效益低,农村种植组织化程度低,缺少龙头企业、合作社引导,市场销路不畅,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利用科技提高地力,改良土壤。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谢良商认为,海南天气高温高湿使得土地养分流失严重、酸性较强。针对土壤酸性问题,省农科院研发耐酸农作物品种、利用弱碱性的土壤调理剂进行土壤改良、利用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式科学施肥。“目前海南省在改良地力方面,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土壤地力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他还呼吁,农民要学会适当轮种,避免同一土地长期耕种一种农作物对土壤造成伤害。

调产业结构,提高农作物经济效益,激发农民种地积极性。据了解,去年海南省印发《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快推进2018年全省撂荒地复耕及甘蔗结构调整工作的通知》,针对低效的甘蔗等农作物进行产业调整。目前,全省引导农民在撂荒地上种植香蕉、百香果、槟榔、橡胶、花生、种桑养蚕、水稻、瓜菜等高效农作物。

“今年以来省农科院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研发脱毒地瓜新品种,鼓励农民利用沙土壤种植地瓜,收益较好。在五指山毛兴村种植的朝天椒品种,也很受市场欢迎。”谢良商说。

引进龙头企业提高种地收益

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原本面积达250亩的撂荒地,如今发展大棚蔬菜,郁郁葱葱的叶菜长势喜人。加美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德乐介绍,村里通过引进企业承包土地进行生产,村民不仅有租金,还能在基地打工领工资。

今年60岁的加美村村民王桂梅说:“以前自己种田,水利灌溉不到位,望天吃饭。而且自己种几亩地,种出来也愁销路。现在给企业打工,一个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

儋州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儋州市对撂荒地进行种桑养蚕产业扶持,还投入资金鼓励农民复种冬季瓜菜。今年,儋州市将大力促进土地流转,引进龙头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同时引导农户种植金钻凤梨、红心橙、海头地瓜等高效农作物。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省撂荒地复耕工作中,海南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作用,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租赁等形式,使缺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原因造成撂荒的土地复耕,减少反复撂荒的现象。

3年完成任务复耕23.9万亩

针对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生产条件的撂荒地,海南省适当发展生态健康水产养殖、草食性畜牧业或种植绿肥持续改善地力种植牧草,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文昌市琼北大草原花海基地,利用原本因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渍化严重的撂荒地种植牧草。海南琼北大草原投资控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平龙表示,公司以一亩350元的租金将农民的撂荒地返租,10亩荒地一年就收入3500元,两年后递增3%。

2017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海南省恢复撂荒地生产实施方案》,要求自2017年起,用3年时间完成全省23.9万亩撂荒地恢复生产任务;要求2017年全省复耕面积5万亩,2018年计划复耕面积10万亩,2019年计划复耕面积8.9万亩。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撂荒地复耕仍存在不少问题。撂荒的农民普遍缺资金少技术,在产业调整后,相应的技术服务跟不上;撂荒地基础设施有待得到进一步改善,防止出现重复撂荒;有待进一步因地制宜推广新品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等。

(本报海口1月3日讯)

新闻推荐

海南省建立“城市双修”联席会议制度 提高公共服务 改善人居环境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李兴民通讯员杨洲)日前,海南省建立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联席会议制度,标志...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