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观察主动作为才能“无违”
■张成林
新年伊始,海南省拆违打违力度不断加大。以儋州为例,自1月以来,该市已连续开展4次大规模拆违行动,拆违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为压实整治责任,日前,省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联合指挥部出台了“两违”整治考核方案,考核靠后市县,将被警示约谈。无论是打违行动,还是考核要求,事实上,都有一个明确导向——谋发展必须扫沉疴、去毒瘤,解决“两违”难题。
对于成语“养痈遗患”,人们都很熟悉,说的是生了毒疮,如果不及时医治,必然会留下后患。违建就好比这毒疮,如果置之不理,就会腐蚀健康肌体,对一地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两违”乱象破坏性极大,就海南来看,首遭其害的,就是生态环境。但凡是违建,往往专挑生态环境好、风景秀丽的地方。建楼房,盖别墅,房子建得很漂亮、很别致,但山体被开挖,林木遭毁坏,海岸带被侵占。试问,我们引以为傲的一流生态环境,哪能经得起如此折腾?
同时,城乡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尤其“多规合一”改革下,土地的开发、利用更要整体谋划、通盘考虑。而自发、随意滋生的“两违”乱象,则恰恰是扰乱规划的一大障碍,不利于城乡长远健康发展。此外,风不正则乱象生。“两违”乱象的发生,除却规划不足外,多在于背后有利可图,之所以屡禁不止,是由于背后有强大的“保护伞”。夹杂着私利、权力等因素,“两违”现象的存在,必然造成社会不公,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由此,对“两违”乱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从严快速解决。不过,需警惕的是,“两违”整治涵盖面广、涉及利益多,绝不只是拆除几栋楼那么简单。换句话说,“两违”整治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不良连锁反应。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市县摸索出较成熟做法,每次行动前后,会集合相关部门力量,从摸排调查,到现场巡查,再到宣传教育,及时打通各个环节,确保了整治工作顺利进行。这种依法依规的务实做法,值得借鉴。
“两违”整治,在严打“存量”的同时,还要严控“增量”,防止问题回潮。而杜绝“增量”就要注重规划、做好引导。打违拆违,固然可以扫除障碍,但也造成了浪费,形成了既定伤害。无论是生态环境的修复,还是土地性质的变更,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深层次推进“两违”整治,需要在规划、引导上多用力。无论是“百镇千村”建设,还是城市发展,都要把功夫下在前面,提前规划、谋定而动,只有如此,我们才能防患于未然,真正实现无“违”而治。
人行于路,只有卸下负累,才能轻装上阵、快步前行,谋发展同样如此。众所周知,“两违”乱象易复发、多顽固,我们唯有从发展全局出发,拿出“零容忍”的姿态,动真碰硬,久久为功,将其一抓到底,才能扫除“毒瘤”,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当然,动真碰硬不是蛮干乱干。面对“两违”难题,我们既要用法,也要用心用情,通过有效宣传,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更好地破除各类阻力,推动“两违”整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新闻推荐
本报海口1月22日讯(记者王玉洁特约记者钟川实习生钟南)“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模式,可以满足外籍院士的工作需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