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今日海南> 正文

《绝秦书》将出版英法译本作家张浩文:文学也应该积极“走出去”

海南日报 2019-06-23 06:58

■本报记者杨道

日前,省作协副主席、作家张浩文授权宝鸡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团队翻译其长篇小说《绝秦书》并出版相关外文(英法)译本。2013年,张浩文在《中国作家》发表长篇小说《绝秦书》,之后单行本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绝秦书》一经发表便引起广泛关注,获得第三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大奖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的“优秀作家贡献奖”,并入围2013年度中国作家长篇小说排行榜。6月20日,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绝秦书》作者张浩文。

记者:首先,祝贺《绝秦书》即将有英、法语译本,这是极大的荣誉,意味着这部作品即将走向世界。近年中国小说出版众多,为何宝鸡文学院独推《绝秦书》?

张浩文:首先,《绝秦书》出版以来,一直比较受关注,起码在陕西是这样。这种关注既有来自学术界评论界的,也有来自广大读者的,您只要上网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无论是专家的研究还是读者的留言,确实不少。而且,这种关注是持续的,就像我这次回陕西,短短的几天内,就有范围不同的几场关于《绝秦书》的研讨会和分享会。著名评论家段崇轩说,《绝秦书》出版五年来,评论不断,读者众多,现在又被翻译成外文出版,已然是经典了。经典当然算不上,不过客观地说,这是一本比较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

其次,灾难题材具有共同性,是人类普遍关注的话题。无论从早期的神话还是眼下的生态环保,关注灾难,东西方有共同话题。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灾难书写比较薄弱,《绝秦书》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这个短处,有评论指出,《绝秦书》是中国当代灾难文学的扛鼎之作。对于外国读者来说,他们有研究和阅读此类作品的需求。

此外,陕西宝鸡正在建设“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不仅工业、旅游要“走出去”,文学也应该积极“走出去”。翻译出版《绝秦书》,承担着传播陕西文化和中国文化的重任,是陕西实施文化传播工程的一部分。

记者:在海南文学界,作品外译的并不多,据我所知,韩少功老师的小说《马桥词典》英译本和蒋浩的诗《海的形状》等英法译本反响不错。就中国当代文学而言,莫言获奖之后,中国作家的作品在西方受到的关注度明显增强,但中国文学在西方似乎仍然处于边缘性地位,文学作品的译入与译出是失衡的。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张浩文:这里有一个统计数据,著名文学代理人托笔·伊迪曾说过,从1979年到2012年近三十多年来,相比于126万次的英语文学翻译作品引入中国,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的次数只有1.4万次,这很不成比例。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结果呢?在我看来,这个原因相当复杂,除了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视觉偏差之外,汉语作为表意文字与作为表音文字的西方语言之间差异太大因而难以翻译。此外,中国目前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匮乏和翻译出版渠道狭窄,都是制约因素。我这里重点强调的是,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差异,中国当代文学中缺乏西方人关注的普世题材和共同价值,这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主要障碍。

问:《绝秦书》之后,您有新的写作计划吗?

答:《绝秦书》已经成为历史,我现在手头正在写作一部长篇小说,暂名《光景》,是省作协的签约项目,也入选了中国作协2019年全国重点扶持作品目录。按计划,大概会在今年年底完成。这是与《绝秦书》差异比较大的一部作品,无论内容还是写法,都力求突破《绝秦书》的既有风格。

问:能否透露一下新作内容?

答:一部长篇,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如果一定要压缩,我就说一句话:一个人的寻父经历。

新闻推荐

海南省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信息化衔接为环境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海口6月22日讯(记者周晓梦通讯员程明明)海南日报记者6月22日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该厅近日印发了《环评与排污许可信息化...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