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今日海南> 正文

海南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各项核心指标均达到最高法院要求,受检法院100%过关告别“法律白条”兑现公平正义

海南日报 2019-06-27 07:07

■本报记者金昌波特约记者吴春萍

通讯员王颖余江

伴随着阵阵轰鸣声,3台挖掘机有序到达执行地点,经过7个多小时的作业,执行人员将54.6亩争议土地上附着物清除后交付申请执行人符瑞山。

这是去年10月乐东法院对一起长达8年的侵占他人土地“骨头案”强制执行的场景。为确保执行顺利进行,该院还协调公安、武警等相关单位做好安保工作。“法院强制执行有魄力,帮我解决了多年来的"老大难",这是真正的公平正义!”符瑞山说。

如果说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执行就是这道防线上的最后一环。自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海南省法院以空前的力度推进,三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115389件,执结104550件,执行到位金额275.9835亿元,结案率达90.6%。各项核心指标均达到最高法院的预设要求,同时也实现了受检法院100%达标的自定目标,不少工作举措被最高法院通报表扬。

多部门联动

破解执行难突出问题

合力构建综合治理大格局

当事人官司打赢了,却得不到执行。一段时间以来,“法律白条”现象频出——有的被执行人“玩失踪”,执行财产也跟着“失踪”;有的被执行人甚至更“霸道”,公然谩骂执行法官,拒绝签收法院传票……最终导致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实际有效执行。

这不仅影响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也极大地损害了司法公信力,令执行法官们头疼不已。党的十八大以来,“解决执行难”的号角吹响。然而,执行难成因复杂,是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叠加、交织在一起,在执行环节的集中体现。

“正是看到这一关键,我们充分认识到,要解决"执行难",仅靠人民法院单打独斗无法实现,必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形成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工作格局。”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凤超表示。

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省委3次听取省高院党组专门报告执行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关于推动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议》,并于今年6月1日首次对“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涉党政机关为被执行人案件清理工作……

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下,海南法院首先从联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下功夫,形成解决执行难题的合力。

执行难,难在查人找物。以前,执行工作人员需要“登门临柜”,在银行、公安、工商、房管等部门间往返穿梭,往往事倍功半、效率低下。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给执行法官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在充分利用“总对总”查控系统的基础上,2016年以来,海南省法院持续加强与银监、工商、国土、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成覆盖全省的“点对点”财产查控系统。

2017年12月,在执行北京宏泰公司与湖南裕田公司债权转让纠纷一案中,海南一中院通过“点对点”查控系统,“足不出户”就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721万元。干了16年执行工作的承办法官李达光说:“只要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利用网络查控系统查询,发现财产马上就可以控制。第二天就可以到银行扣划案款,执行效率大幅提高。”

3年来,海南省“点对点”系统共发起查询42.8万余次,冻结银行存款10.3亿元,划扣存款7582万元。

不仅如此,海南省法院还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查人找物,特别是在基层组织和综合网格员的协助下,累计完成3.74万件案件的财产调查、人员查找工作。

“总体来看,海南省初步建立起横向到44家职能部门、单位,纵向到社区、村和综治网格的执行协调网络,法院查人找物能力得到了极大强化。”陈凤超说。

狠抓执行到位率

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

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2017年1月,海口中院在海南新华达映山红酒店有限公司欠款执行案中,了解到被执行人因暂时经营困难,无能力一次性支付欠款。“从长远看,我们认为该企业具备履行能力,对涉案企业员工的生计问题也要慎重对待。”承办法官梁琼说。

基于此,梁琼在保证酒店正常经营的情况下,要求酒店将每天的部分营业收入打入法院账户,直到债务清偿完毕为止。

2017年10月,经过近一年的分期履行,被执行人企业已偿还全部债务,企业也恢复了正常经营。

司法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在涉企案件中,海南法院坚持“生道执行”,是践行“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理念、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有不少涉诉企业正是因为负债率高、涉案标的大,无法一次性执行到位。省高院提出对被执行人企业做到因案施策,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省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曾繁深表示,从长远看,这些企业恢复经营提高偿债能力后,能更大程度地兑现申请执行人权益,达到双赢效果。

不仅如此,为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海南省法院狠抓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的执行成效,大力加强执行管理和执行规范化建设,执行工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涉党政机关等特殊主体案件,一直是法院执行工作的难点和痛点,由于多种原因,自动履行率较低。

现在,这一现象得到了根本性改变: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海南省法院加大积案清理力度,全省涉党政机关执行积案全部执结执行到位金额23.35亿元,执行到位率100%。

在大量执行案件中,不少被执行人丧失履行能力。对于此类“执行不能”案件,法院通常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方式结案。但不少当事人也有疑虑:是否存在滥用终本程序,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

规范终本案件,刻不容缓。海南省法院“刀刃向内”,对1988年以来的执行案件进行全面清理,最终清补终本程序不合格案件3.64万件,对2547件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恢复执行。

2018年,海南法院首次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全国排名第10,实际执行到位率全国排名第9,案件平均办理时间比全国平均水平少32天。陈凤超说:“执行程序环节的优异表现,为海南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

联合惩戒重拳出击

让“老赖”不敢再耍赖

有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2018年5月4日,一位消失了许久的被执行人石某,突然出现在澄迈法院,一次性将35.8万元的贷款及利息全部还清。

石某曾与银行有欠款纠纷,在执行过程中,多次拒接执行法官电话,并拒绝签收邮寄的文书材料,和法院玩起了“躲猫猫”。2017年11月,法院依法将石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发出限制高消费令。无奈之下,他只得向法院“投降”。

“飞机、高铁不能坐,我从内蒙古坐火车,辗转几天几夜才赶到澄迈,就想尽快履行执行义务。”石某说,限制高消费令让他切身感受到法院强制执行的威慑力。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海南省把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作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信用联合惩戒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助推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具体做法是: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信用办与省高院联合牵头,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嵌入44家成员单位的办公与行政审批系统,各成员单位通过共享数据实施惩戒。例如,因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乐东某房地产公司被取消工程招投标资格;儋州某公司被省科技厅停止发放国家政策性补贴;三亚某房地产公司被国土及房产部门限制房地产、建筑企业资质。

一组数据显示了联合惩戒的巨大作用:2016年至2018年,全省公布失信被执行人34627人次,限制高消费46870人次,限制乘坐飞机13.03万人次,限制乘坐高铁动车9347人次,限制出境696人次。

随着联合惩戒作用日益凸显,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率提高。2018年,海南省民商事案件中一、二审裁判生效后当事人主动履行的有78626件,主动履行率超64%。“这充分证明了,3年的执行攻坚让当事人认识到违约失信的成本越来越高,逃避、抗拒执行的空间越来越窄,有力地促进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陈凤超表示。

“执行攻坚永远在路上!”陈凤超强调,与人民群众期待、与全面解决相比较,执行攻坚依然任重道远,全省法院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迈进,“相信有党委领导、各界支持,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本报海口6月26日讯)

新闻推荐

海南率先开展强化竞争试点

海南率先开展强化竞争试点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徐明锋通讯员严励)记者6月26日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管...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