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今日海南> 正文

阮江华 画作中呈现最大化的海南人文元素

海口日报 2019-11-02 09:29

▲ 《家在湖光山色中》▲《秋韵》▲《岛西秋韵》阮江华?《雨林春韵》

中国画作品《收获时节》1993年入选第二届工笔国画大展,获海南创作金奖,《快乐天地》获第三届海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金奖,《青岛湖之韵》入选中国美协美丽乡镇作品展……不胜枚举的作品见证了国家一级美术师、海南著名画家阮江华的艺术成就。

今年9月,阮江华的另一佳作《雨林密境》入选五年一届的全国第十三届美展。该作品挖掘海南地域文化特色,展现了海南独特的雨林风貌。山色之苍黛幽微,山气之清凉袭人,山意之静谧悠远,自然界的无边风月,进一步将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民风民俗深入内心。画作中的海南地理、人文的元素被强调到最大化,酿就一种可以栖息精神的理想世界。

□本报记者吴雨倩文/图

■记者手记:

用绘画艺术

讲海南故事

去年年底,海南环岛高铁顺利通车。阮江华怀着激动的心情,即兴创作了八尺整张山水画《春风巨龙迎吉祥》,展出时引起业界专业人士和各方关注。他的画面上,承载着海南人民的希望和梦想的一条矫健俊美的银色“长龙”横穿人间仙境,热带植被遍布画面,烂漫的山花,像树又像花的各种热带珍稀物种,极尽海南风光之美。

谈到当下很多画家为了迎合市场,追求市场化而画出落入俗套的艳俗作品,阮江华表示,没有生活底蕴,缺乏时代精神的作品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作为艺术家,万万不能为了市场需求而出卖艺术,就会失去打动人心的创作灵感。没有生命力和共鸣的作品,只能被时代抛弃,要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佳作。”他说。

多年来,阮江华一直致力于向外界介绍海南美术创作的特色,积极动员兄弟省、市的画家来海南交流办展,互相学习沟通,取长补短,宣传海南文化,促进海南美术事业的积极发展。他先后在山东、北京、江苏、上海、河南、甘肃、海南等地举办艺术个展及学术交流展,为宣传和弘扬海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透露,今年12月,将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个人展览,届时将展出80幅个人近年来的佳作,主要是巨幅山水画,紧扣“海南的绿水青山”为创作主题,最大程度地向全国观众展现海南自然风光,用绘画形式和艺术语言讲好海南故事,为观众创作出喜闻乐见、直抵心扉的作品。

简介:

阮江华,1963年5月生于海南。1988年毕业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海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海南省书画院副院长。

作品《南江水秀》《南岛春韵》《雨林春韵》入选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春风吹绿南海岸》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画展,第十次全国文代会“江山如此多娇”百米长卷展览于人民大会堂,多幅作品入选中国美协全国性大展并获奖。作品被全国政协展览馆、中国美术馆、上海东方美术馆、徐悲鸿美术馆、山东美术馆、海南省博物馆以及韩国济洲道美术院、瑞典、美国、法国、日本等国艺术馆及华人收藏。

画笔下海南昌江的浓浓乡愁

阮江华的家乡,海南昌江西部滨海,十里九峰,雄伟峻峭,西端延伸至秀丽的棋子湾海滩,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天然山水画。这些山岭奇峰兀立,林翠花艳,山泉长流,素以岩奇、山青、花香、泉甜而闻名于世。山岳连绵,群峰叠翠,林海浩渺,古木参天。更有奇花异草悬生,绿茵倒映,幽雅别致。

提起家乡,他充满了眷恋与自豪之情。回忆儿时,他常用树枝在海滩上画山石、湖、海,黎、苗村落,对于椰子树、芭蕉树、红棉树等许多热带植物的认识和理解,从小就有了发自内心的感知,而不仅仅停留在这些植物的表相。其对大自然的感知,是不被人引导过的取舍后机械的“规矩法度”,是用透明的心灵看到的透明世界感受来画画,不会受到许多条条框框的约束,着力寻求属于自己唯美的“艺术语言”,也奠定了他山水画的纯净、唯美风格的基础。

近年来,他重回故里深入黎村苗寨感悟、采风,重游闻名遐迩的昌化岭,这里自古以来是历代文人墨客、渔民农夫、官吏商贾慕名游览之地。阮江华从这些厚重的文化遗存中有了新的觉悟,再回头看看这片他魂牵梦绕的故土,一组能够直抒胸臆的更加引人入胜的表现方法清晰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于是便有了《岛西春韵》《岛西夏韵》《岛西秋韵》《岛西冬韵》等佳作。

这一组作品描绘的都是海南岛西部的诱人景色。阮江华的表现手法是多样的,面对丰厚的植被,他用积染法层层渲染,不回避葱翠碧绿,不避让植物的雷同。春天是生机勃发的,岛西特有的经历骄阳和风雨洗礼的礁石,花团锦簇茂盛的林木,热烈如火焰般的红棉,焕发出强烈的生命的希望;夏天,他用焦墨画礁石,黑白分明,对比强烈,表现强烈的反光,更具质感。缺水的植被,却呈现出更加坚劲的骨力,昂扬的姿态,透出对于生命的渴望和性格的坚强;秋天,画面一边是收获的喜悦,一边却是耕作的繁忙,非常真实地凸显了海南岛特色;《岛西冬韵》,阮江华笔下的礁石几乎是色、墨并用,一气呵成,没有冬天的肃杀,反而是一派葱翠碧绿的生机和活力。

在绘画中融入人文关怀思想

绘画应该包含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元素。画家不能仅仅为画而画,也不仅仅是展现越来越娴熟的技术手段,而应在绘画中融入深厚的人文关怀思想。

细细观赏阮江华各个时期的画作,会讶异于其数以百计的山水精品中,海南大自然搏动的气韵确乎渗透了每一处笔触。无论是深邃林壑、丛祠古木,都尽归笔底,而岩际瀑布飞流,路隅兀立古幢,又时时隐现于松山夕照间。古松之荫,百丈山川,苍崖翠嶂,俱设色古厚,而不失鲜活之气,作品意境清新深蔚,挥洒自如,变化多端。

阮江华画面中除了椰风海韵、阳光沙滩、热带雨林等外,更有内在的人文地理因素对于他的艺术的深层次影响。这就是他对于中国大陆南北东西诸如崇山峻岭、以及江南的雅秀之区,或者蜀中苍润绝秀山水的综合考量。他每走一地,都强调以发现美的眼睛作为“照相机”,而非仅为写生而摄影,山水的剪影和记忆,应该属于心灵,然后才是诉诸笔墨。

海南本地的生物、地貌、植被,即大自然的繁复厚重,离不开颜色的附着,即不能单靠水墨表现,但颜色的处理,是在不掩盖墨韵、不伤害墨色效果的前提下,进行辩证的加强。

除了营造满、密、繁、野、奇、重的大效果之外,阮江华更在画中植入蕴涵了秀美奇异的美学元素,令厚重博大和灵动的逸气互为依托,赋予作品一种明丽绚烂的时代美感。从而也使他和寻常南方画家区别开来,形成独特的自家面目。其笔下的国画中出现了榕根、藤葛和热带兰花、菠萝蜜、木棉花树、黎寨等他人虽然涉足过,但在他笔下却是全新的、自我的处理方式,拓展了中国画的创作领域。

阮江华充分利用海南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物种群落,一头扑进尖峰热带雨林,奔走在岛西海湾,留连于霸王岭的崖壁湍流,创作出一幅幅气势宏大、内涵深远的珍贵佳作。

推翻旧思维模式

探索新的创作架构

一直以来,很多海南画家因为历史和地域的原因,或多或少的都处在“岭南画派”的光环笼罩之下。“岭南画派”有几位代表画家如关山月等都曾到海南岛写生,他们锐利的艺术眼光和独特的观察视角、中西结合的表现手法对于研究海南风情绘画艺术来说无疑是开了先河,为以后立志于描绘海南风情的画家树立了一个标杆,为后世画家准备好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但是,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这些开派大家同时也为后世画家树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使他们不知不觉间钻进了前辈们的圈子,许多有志于创新的画家都深陷其中。

对此,阮江华曾花很多年的精力反复临摹这些大家的作品。关山月的一件山水他就临摹了不下数十遍,接着又几乎遍临他能够见到的“关家山水”,以及当代名家的作品。对于这些名家的笔法、墨法、章法结构和审美取向,经过反复对比、分析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他又转而一头扎进古典名作当中,追根溯源,也几乎是精临了能够见到的所有名作。

阮江华研读历代名作和古今画论,反复对比、分析,研判优劣,兼收并蓄。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地跟风追星,生搬硬套。对于每一画种,都倾注了很多心血,山水、人物、花鸟无一落下。经过学院派教育的陶冶,阮江华养成了严谨科学的作画和艺术研究态度。

他清醒地知道,这些看似很“笨”的功夫都是在为日后画风的形成打基础。这个时期,他更多的是以借鉴古今以来南方画家的风格为主,但也吸收西方光影的透视方法。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在树木和山石的刻画技法上,依然是坚守传统的衣钵,皴法用的很丰富,大体是以“斧劈皴”为主,表现南方山石的浑厚圆润;染色法都是层层跳染,但仍然以墨为主,间以亮色,效果是靓丽、飘逸、透明、清澈,很有海南岛的地域特色。

阮江华近期的作品突出了画家强调的神秘与生命、自然与生命的创作主题。透露了一种时代美感和大自然恬静搏动的无穷魅力。他针砭良莠不齐的当代创作思想和风格流派、意识形态,立辨真伪,努力维护海南美术的尊严。此外,一旦有了新的创作理念,他便能不惜丢弃自己以往辛辛苦苦的创研心得,推翻旧的思维模式,重新进行新的创作架构的探索。

新闻推荐

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为“中国之治”贡献海南力量

上接A01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筑坚强的制度保障。“作...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