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居海南的北返梦甘苦交融,苏东坡和陶诗中慨叹: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
“怀想西南归去的路途,梦中依稀可辨,醒来却一无是处!”这是苏东坡谪居海南儋州时,在他追和田园诗人的鼻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深切感叹。苏东坡谪居海南三年,念念不忘渡海北归。他想回归到葬有父母和原配妻子的故乡眉山,也想回到有儿孙所在的惠州等地,还想重温与第二任妻子及家人欢乐畅游的余杭。当然,他也不时想重返京城继续报效朝廷,更是常想弥补过错能寻一处山水妙境归隐。透过苏东坡在海南所写的至少有23篇(件)关于梦与梦想的诗文和书信,可以看到他在真切的梦中和恍然如梦的现实中均想回归的复杂心情,以及是去是留的矛盾心理,还能强烈感受到他“以无何有之乡为家”的无奈和“身在海外没有一天不想家”的巨大隐痛。
■本报记者彭桐文/图
企盼还乡家的方向
无论走到哪里,心始终朝着家的方向。这句话用在苏东坡身上同样合适。
绍圣四年(1097年)7月,62岁的苏东坡已贬谪到海南昌化军(儋州)居住生活,小他3岁的弟弟子由(苏辙)也已贬居在琼州海峡北岸的雷州。空间将兄弟俩隔开,始终不断的是书信往来。文必同赏、诗必同和,兄弟俩的交流都是通过邮路完成。在频繁的信函和诗作中,苏东坡总是有意无意、或一本正经或半开玩笑地透露出想念故乡家人的心意。
苏东坡经过“渡海惊魂”,并走“月半弓”,刚到儋州不久,就在劝他少费精力少读书多休养的来信中,得知弟弟子由瘦损得“帽宽带落”,便立马写信道出自己在海南这边的生活状况,五天才见到一次花猪肉,十天才吃到一次黄鸡粥,几乎顿顿吃薯芋,杂粮粗粟辜负了喜欢美食的“将军肚”,其瘦样也能“惊童仆”了。
所以,崔颢《黄鹤楼》诗中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苏东坡在《闻子由瘦》一诗中,也用上了他一直所喜欢的鹤,只不过这次把鹤换成了鹄。
在诗尾,他说“相看会两臞仙,还乡定可骑黄鹄。”意思是说“看来我们俩都成了瘦神仙,等到能回家的时候,定可以骑上传说中仙人乘坐的鸟——黄鹄了。”这话自然隐含了还乡之愿,散发着淡淡的乡愁。
“举家传吉梦”。听闻弟弟子由的次子苏适在颍川(今河南许昌)生子,苏东坡便在《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中,对弟弟刚刚按习俗进行“三日浴”的第四个男孙一番赞美后,便大发祝福与个人“宏愿”:“但令强筋骨,可以耕衍沃。不须富文章,端解耗纸竹。君归定何日,我计久已熟。长留五车书,要使九子读。箪瓢有内乐,轩冕无流瞩……早谋二顷田,莫待八州督。”
这段话中,苏东坡愿新生儿筋骨强壮,可以耕耘沃土;不必会写文章,一味去消耗纸竹。还问弟弟打算何时回归故里,他心中的计划早已成熟:长留五车书,供给兄弟俩九个孙儿们阅读,不羡慕当官的荣耀,也不必让孙儿们去当他做过的行政长官,早早谋划二顷田,去过清贫生活,享受其中的乐趣。
苏东坡这段肺腑之言中,不仅有归隐之愿,更多的是还乡之情,期望在晚年能实现天伦之乐。
苏东坡把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陶渊明作偶像,谪居儋州时“尽和陶诗”,以排遣内心的忧愁寂寞。其《和陶杂诗十一首》之二开头两句是:“故乡不可到,飞梦隔五岭。”意思是说:故乡的山水不可能看到,做梦腾飞也还隔着五岭山峣。这可以说是直抒胸臆了。
苏东坡从惠州前往儋州途经梧州时就感慨“海南万里真吾乡”。故乡始终是苏东坡梦里梦外难舍的一个心灵栖息地。
渴望退居归隐田园
认为经历的世事就像一场大梦,不知看透了多少人世炎凉的苏东坡,早就有归隐之想,但是重贬到海南后时常“把盏凄然北望”的他,更加神往田园生活。在刚到儋州不久“萧然清坐”的时光中,除了琢磨养生之道,他还开始了“和陶诗”热,渴求退隐逸趣。
在《和陶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第一首中,苏东坡先是吟道:“退居有成言,垂老竟未践。何曾渊明归,屡作敬通免。”这意思很明显地带有自责:早就说过,退了吧,应该找个归老的处所。如今年老了,说过的话未能兑现。何曾做得到像陶渊明那样回归故里,却不断像后汉的敬通那样被诬陷谗毁,罢官免职。
接着,苏东坡称退居归隐以体会大道归元的气象,不存种种凡俗的名利之想使心中生愧疚之情,并进一步阐明说:本来退隐休闲的生活,就是体验佛老虚一守静的真谛,对世间利禄荣名的妄想,会使自己惭愧羞耻。最后竟不由自主地羡慕从事农圃的儋州人黎子云兄弟前有清幽池塘、周边竹树茂盛的住所,“城东两黎子,室迩人自远。”结果他体验了一把归隐之乐:“呼我钓其池,人鱼两忘返。”
在《沉香山子赋》中,苏东坡“子方面壁以终日”,这样轻问自己“岂亦归田而自耘”。这两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正在面壁打坐终日,可曾想到归隐田园自我耕耘么?苏东坡还担心自己忘了始终盘桓内心的归隐之想,不时有意在诗文中提醒自己。
就像抄《汉书》是苏东坡在贬居地黄州的日课,望月静坐是他在儋州的一门夜课。
1098年9月7日,苏东坡夜坐时思绪舞翩跹,想起当年他做钱塘郡的行政官员时,游览过余杭九鏁山,造访过道教徒隐居修炼的大涤洞天。他说,那就是晋朝隐逸名士郭文曾经隐居过的地方,洞天有巨大的沟壑,深不见底,据说曾经有皇帝派出的使臣到那里投放过祈祷神灵以禳灾的龙简。他在《书郭文语》中记录了这些,并且用大量笔墨记录了东晋人温峤和郭文关于隐居有何乐趣、有无情感、被鹰吃怎么办、何不出来治乱世等问答。让后世读者感觉,就是苏东坡自己在答世人追问,他给足了安然遁世的理由。
苏东坡对隐居的痴念可谓是锲而不舍,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一不留神自然冒出这种念头,只是他喜欢巧妙地把这种念想植入诗文中。
北归艰难生还无望
时光过去近千年,从诗文里依然可感知,被贬来海南的苏东坡,尽管北归的心愿多么急切,但是实际能回归是多么地艰难。不仅有高山险阻、海洋浩瀚,更有朝廷天堑般的限制,以致于他在贬居生活中,连连慨叹“生还无望”。
“吾始至海南,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这是苏东坡《试笔自书》中开头的话,意思是:当我刚到海南的时候,放眼四顾,四周天水连成一片,心中凄然感伤,便说什么时候才能出得了这个海岛呢?
知晓了他的这些心里话,也就会让人明白,缘何他在登船渡海时,感到凶险莫测而“眩栗丧魄”。惊魂刚定,在府城停了几日后,苏东坡便启程去往谪居地儋州。
也就是在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时,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便“戏作此数句”于海南所作的第一首诗中,他又叹道“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这简直就是叩天而问:这辈子怎能回去?困守在孤岛上,四面八方都走到了绝路!
虽然茫然四顾,感觉已是穷途末路了,但他又认为还有微薄的希望在今生今世可回归故里,所以他又在这首长诗的后面部分吟道“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苏东坡觉得自己其实也有回归的希望,于是高举酒杯邀属天上的神仙使者。
从这首诗里,看出苏东坡之可爱,也可窥见他极其矛盾复杂的心理,上岛之初他陷入“回归无望与有戏”的自我纠结之中。
1097年7月2日到儋州后,苏东坡又在今中和镇所写的《到昌化军谢表》中道“魑魅逢迎于海外,宁许生还?”意思是:如今来到这瘴疠交加的海外,病魔鬼怪正等着我,还有生还的希望吗?此诗也似是说给当朝皇帝听的,隐藏的意思是:想到不知何时还能够报答皇上的恩德,悲悼这样的心意从此再没有机会了。这是苏东坡的试探之语,也算是他的一种揣摩。
初到儋州,刚刚安顿下来的一段日子,苏东坡少食语默,较少写诗文。因担忧政敌加害,因此谨慎小心,不欲为文。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就在这种反省思量、修身养性闲散日子里,苏东坡时常游逛到杨道士的息轩亭,评点“息轩”是取佛家“不妄生一念”之意。苏东坡说他珍惜这“一念”的息字,在目送过海的船帆时,忍不住题诗在屋壁,兴叹“家山归未能”。
如今那临海的息轩亭早已不见踪影,好在苏东坡《司命宫杨道士息轩》这首诗还在,成为他当时叹息“故乡回不去”的见证。
百般祈愿归梦成真
苏东坡不仅是有梦的人,且是多梦的人,他的美梦往往是祈愿,他的好梦也会意外成真。他总是富有诗人的天真,对人间怀抱不灭的希望,对天理的公正有着极大的信心。或许,一次次命运的改变,也得益于他向来洒脱豪迈的人生态度和坚持不渝的乐观精神。这些,同样可从他在海南的诗文和给内地亲友的书信中得到明鉴。
作为诗人,苏东坡爱用诗句逗自己穷开心。得到大儿子苏迈所寄的书,苏东坡遂借酒意用弟弟的韵赋一篇寄给诸子侄分享。在赋的开头,苏东坡说他“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结尾称“但令文字还照世,粪土腐余安足梦”,中间则道出先辈有厚重的积德。他和弟弟有夸奖儿子的癖好,便笑语“岂唯万一许生还,尚恐九十烦珍从”。这笑语意谓:岂止希望万一能生还故京,而且恐怕还活到九十岁,烦劳皇上来慰问呢。
获悉僧人参寥要从浙江赶来渡海赴儋州探望,苏东坡急回信,在《与参寥书》中结尾道:“相知之深,不可不尽道其实尔。自揣余生,必须相见。公但记此言,非妄语也。”法号道潜的这位僧人与苏东坡初识于彭城,苏东坡称赏其诗清绝,曾向表兄推荐其诗,后两人相交益厚,结果对方因此受牵连负罪,被逼还俗,后复为僧。劝得道高人不必干冒险的事,是为了避免好友再受连累,所以苏东坡实情相告,还颇为严肃地道:你不必来看我,我能北归,活着与你相见。
在儋州的一个夜晚,苏东坡还做了一个梦,梦中登上了惠州他曾栖居了一段日子的合江楼,看月色如水。在这梦里,曾是宰相的韩琦骑鹤飞来相告:接到诏令,我与你一起担任重要部门的职务。因此特来通报。苏东坡认为韩魏公为神仙,好梦有吉兆,他“北归中原,当不久也。”逐把这些一一写进《梦韩魏公》一文。这梦,也可看作是他愿望的影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了。
1100年正月,23岁的宋哲宗赵煦病逝无子,其异母弟赵佶登位为宋徽宗,向太后听政,以韩琦之子韩忠彦为门下侍郎,积极革新政治,时人称为“小元祐”。迫害韩东坡等“元佑党人”的章惇受斥贬。韩东坡“粗闻新政”,在给请其为父亲范祖禹写传记的范冲回复书信《与范元长二首》之二中道:“乞为骨肉保爱宽怀,以待北归也。”他为友人儿孙们乞愿,说宽心等他北归时书写。
虽地处蛮荒之地,信息不灵,但已闻朝政风声,无时不盼望北归者传来喜讯。适逢连年灾害后迎来丰收年,在一个傍晚云开雨散凭栏观赏一双彩虹时,苏东坡顿觉清雄之气扑面,当即豪情吟咏《儋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这首佳作,写诗人在雷雨后的黄昏独自登高所见到的眼前实景,也是象征时局,还在尾联写到以后的打算:只想残年饱饭,安心养神,其余的事,已无能为力。全诗既表现出对朝政更新的希望和欢快,又流露了年事已衰、万念俱灰的感伤,但总的基调清雄慷慨,颇具浩然之气。清人方东树极赞此诗第二联,誉之为“奇警”。第三联“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用今天的话说,意思是:乡下的农人们已经唱起了丰年的歌谣,朝廷诏回我这逐臣的文书想也写好。这也让人击掌赞叹,见其心声。
遇赦看见希望时,苏东坡显得激动与欣喜,但他也总爱把复杂情思融进诗作。在《和陶始经曲阿》,苏东坡拿自己和陶渊明对比,说陶堕入诗酒之中后,便与功名永别离,而他出生时适值盛世良时,出仕做官义不当辞。他认为个人命运如此,好在罢废之后生还于九死之余。只是对不起渊明“独有愧此翁”,为大名所累难于长久安居。苏东坡预测,皇室北郊祭祀大典会有赏赐,作为罪臣的囚禁将被解除。寄语罗浮山下,“白鹤返故庐”之际,只是还没接到规定礼节的召唤,被赦的法令文书还没到手,想北返而有些害怕,“欲往畏简书”。
苏东坡涉梦词句:
和陶归去来兮辞(并引)
子瞻谪居昌化,追和渊明《归去来兮辞》,盖以无何有之乡为家。虽在海外,未尝不归云尔。
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
卧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迹泥蟠而愈深,时电往而莫追。
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
悟此生之何常,犹寒暑之异衣。
岂袭裘而念葛,盖得粗而丧微。
我归甚易,匪驰匪奔。俯仰还家,下车阖门。
藩垣虽缺,堂室故存。挹吾天醴,注之洼尊。
饮月露以洗心,餐朝霞而眩颜。
混客主而为一,俾妇姑之相安。
知盗窃之何有,乃掊门而折关。
廓圜镜以外照,纳万象而中观。
治废井以晨汲,滃百泉之夜还。
守静极以自作,时爵跃而鲵桓。
归去来兮,请终老于斯游。
我先人之敝庐,复舍此而焉求?
均海南与汉北,挈往来而无忧。
畸人告予以一言,非八卦与九畴。
方饥须粮,已济无舟。
忽人牛之皆丧,但乔木与高丘。
警六用之无成,自一根之返流。
望故家而求息,曷中道之三休?
已矣乎,吾生有命归有时,我初无行亦无留。
驾言随子听所之,岂以师南华而废从安期?
谓汤稼之终枯,遂不溉而不耔。
师渊明之雅放,和百篇之新诗。
赋归来之清引,我其后身盖无疑。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31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