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海南“特殊”学生清华研修学有道艺无穷
保护传统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今年10月,海南5位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在清华大学名师的指导下,海南省非遗传承人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模式,让海南省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海南日报记者侯赛
上个月从清华大学回到家乡海南后,椰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名驹便开始跟自己较劲。他时不时对着一堆散落的椰壳出神,经常手捧一个造型奇特的椰雕作品打磨至深夜。
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丽琼的学生们发现,从清华大学回来后,黄老师的课“升级”了。她在传授黎锦技艺的同时,还会穿插讲解一些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知识,让他们对这门老手艺有了新认识。
海南东坡笠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冯增超的朋友们发现,冯增超的作品设计发生了较大变化,更时尚、更贴近现代生活了……
这一切改变,都源于他们的清华“深造”之旅。
今年7月,2019“宝马中国文化之旅”海南探访活动举行,推选出海南省3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5位传承人赴清华大学研修。今年10月,吴名驹等5位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宝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接受了为期20多天的第一阶段培训。在清华大学名师的指导下,海南省5位非遗传承人的创作理念得到更新,创作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特殊学生”进京学艺
去清华大学学习前,55岁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符林早,从女儿口中得知自己要去的大学是中国顶级学府。动身去北京的前一夜,她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觉。从海南到北京的路上,只有小学三年级学历、平时很少出门的符林早生怕自己走丢了,紧紧跟在其他同学身边。
“清华大学老师讲的课,我们能听懂吗?”这是海南省5位赴清华大学学习的传承人共同的疑虑。他们平均年龄已经超过50岁,大多数人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出发前,他们凑在一起商量对策,都买了一种上课装备——录音笔。“就怕自己听不懂、跟不上,把老师讲的录下来再一遍遍反复听。”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翠花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就这样,带着满腔求学热情,身负古老文化技艺的传承使命,海南省5位身怀绝技的“特殊学生”来到了中国的顶级学府——清华大学。
报到第一天,他们就收到了一张详细的研培学习计划表。研培期间,他们不仅要学习与传统工艺相关的理论课程,还要参加论坛、讲座、展演等交流活动。入学两周后,他们要进入工作坊,在导师的带领下进行结业创作构思。研修结束后回到海南设计作品,3个月后再到北京进行结业展示。
“有时候坐在教室里听课,我感觉自己就像做梦一样。”漫步在清华园里的符林早说,“我女儿也是大学生,我想她在大学里的生活应该也是这样的。”
和15岁刚入行时只能“偷师学艺”相比,能得到清华名师手把手的指导,吴名驹感到非常幸运。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弥补了自己创作理论的不足,让自己感受到了文化熏陶的重要性。“非遗技艺要得到更好的传承,必须不断学习和创新。我们不能像以前的老师傅一样,一辈子只会照着一种图案和样式雕刻椰壳。”
海南省5位非遗传承人在清华大学的学习紧张有序。他们白天上课,晚上也没有放松,一有空便扎进清华大学的图书馆里。“图书馆里有很多古代技艺的书籍,老师给我们列了学习书单,这些对我们以后的创作都有很大的帮助。”终于圆了“学院梦”的黄丽琼兴奋地对记者说,研培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从艺术史到设计,从艺术鉴赏到非遗活化,每天都有大量新知识灌输到她们的脑子里。此次清华之行收获十分丰富,需要慢慢消化。
年过五旬的冯增超非常珍惜此次向清华大学大师们近距离学习的机会。在有限的课间休息时间,他不断与老师们交流自己的新设计和新想法。研修结束时,许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都与这位谦虚好学的老大哥变得熟络起来,他们亲切地叫他“超哥”。
赴京学习“脑洞”大开
此次赴清华大学“深造”,不仅让海南省5位非遗传承人打开了视野,也让他们在创作上取得了突破。结束了第一阶段研修学习后,海南省非遗传承人开始与自己的清华大学专属导师进行联合创作,为明年3月的结业展示做准备。
在清华大学导师的指导下,吴名驹开始进行一项新实验:尝试现代椰雕艺术创作。启发他和导师做出这个设想的,就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
过去,吴名驹创作的传统椰雕作品都是单个椰壳的精巧呈现。此次赴京学习后,他吸收了许多现代设计理念,开始尝试进行组合式创作,用多个椰壳整体展现当代艺术“造型多变、尺寸可变”的特点。
“雕刻一个椰壳,不管多么细致,对我来说都不是难事。但是,要用立体几何的方式去拼接呈现出椰雕技艺,就不容易了。”吴名驹说。采访时,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个颇具现代艺术风格的椰雕作品雏形。为了创作这个作品,他过去尝试多次,最终都宣告失败。“创作这样的作品有相当大的难度,每片椰壳的对接、拼合的缝隙都不容易处理。此外,由于椰壳厚薄不均,切割的角度也难以做到一致。”
遇到创作难题时,吴名驹就积极与自己的清华专属导师王轶男进行沟通。针对一些技术上的难题,他们经常探讨到深夜。有时,为了更好地让吴名驹理解自己的思路,王轶男就在纸上画好图案,并用箭头和文字进行标注,再将图案传给吴名驹。在北京的公园、广场散步时,看到与吴名驹创作思路类似的设计作品时,王轶男就立即拍图发给吴名驹。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挑战。但是,不管新创作有多难,我也要坚持下去,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吴名驹说,近一个月的清华研修对他触动很大。他认为非遗的文化精髓不能变,但是非遗作品的设计理念要融入现代工业美术思维,要不断创新。
此次赴清华大学学习后,海南省5位非遗传承人不光在技艺上获得了突破,在传承理念上也有所更新。
黄丽琼在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任教多年。这次去清华大学学习,让她拓宽了个人视野,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回到三亚后,黄丽琼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授课模式。
黄丽琼过去都是跟着自己的母亲学习黎锦技艺,很少涉及艺术理论的学习。如今,回想起在清华大学第一阶段的学习,她依然兴奋不已。通过这次系统学习,她对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艺术设计理论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艺术设计知识的传授。”
非遗活化回归生活
一直以来,许多非遗传承人都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如何让灿若烟云的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活化,融入现代生活之中?
在清华大学学习时,海南省5位非遗传承人走进该校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实验室,并在这里找到了新的思路。在这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流的专家团队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利用、发展和创新提供了科学依据,不断促进我国传统工艺振兴。在这里,艺术和科学相融合,非遗文化不再曲高和寡,而是能够融入现代生活。
在清华大学的学习,让海南省非遗传承人深感触动。回到海南后,冯增超拓展了自己的竹编作品创作思路,在创作传统的东坡笠、蓑衣、竹筐等作品外,又开始尝试创作能运用到现代生活中的灯罩。“清华大学的专属导师帮我设计了十多种灯罩图案,我感觉技艺难度不太大,目前正在逐个进行突破。”冯增超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过去,织绣黎锦仍需二次加工才能使用,很难激起顾客的购买欲。经济效益差,也是很多人不愿耗费过多精力编织黎锦的原因之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黄丽琼与自己的专属导师合作,设计出更多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黎锦作品。在明年的清华大学研修结业展示阶段,黄丽琼准备以“摇篮趣事”为主题进行创作,将传统黎族织绣图案与现代家居生活用品创作结合在一起,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为了帮助海南省5位非遗传承人解决创作和传承难题,他们的清华大学专属导师还将组队来到海南,走进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进行创作,不断培养和提升他们自身的“造血能力”。
此外,清华大学的教师们还将在海南开展非遗文化调研,与非遗传承人合作设计并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产品,从而有效带动乡村劳动力就业,让非遗传承回归生活。
相关链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宝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由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于2016年合作建立。该基地属于非盈利性学术机构,旨在保护、研究、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探索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创新模式。
从2016年至2018年,每年由“宝马中国文化之旅”遴选并资助10位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修。在以往三年的合作基础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宝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于今年7月正式升级合作模式,将单纯的研培与产业结合,即“研培+艺术设计+产业”的有机结合。海南成为合作升级后首个受益省份。
吴名驹等海南省5名非遗传承人是该基地升级后的首批学员。在新升级的研培项目中,每位非遗传承人都有一位专属的清华大学导师,以“做中学”的模式,带领、帮助非遗传承人设计并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产品。非遗传承人对产品进行加工、制造、销售,从而有效带动乡村劳动力就业,助力实现文化扶贫。(侯辑)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14日讯(记者史瑞丽)今天是2019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第三天,记者从冬交会组委会了解到,冬交会今天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