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打造农产品商标品牌、发展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力推科技兴农“琼”牌农业实力强 脱贫攻坚底气足
■本报记者傅人意
产业扶贫是助力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海南日报记者1月2日从省扶贫办获悉,去年以来,海南省聚力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通过擦亮“琼”字农业品牌、强化科技兴农,让“琼”牌农业实力强,脱贫攻坚底气足。
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省计划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3.7亿元,已投入21.28亿元,投入进度为89.8%,全省实施农业产业项目1811个。2019年前三季度,海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92万元,同比增长7.8%;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
品牌富农
增强扶贫农产品竞争力
“我们陵水圣女果是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和别的地区种植的圣女果口感、色泽都不一样,很受消费者欢迎。”海南滴滴沃家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凌燕告诉记者,公司种植圣女果、黄灯笼辣椒等农产品,由于打响了品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去年共带动200户贫困户增收。
去年以来,海南省围绕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挖掘各地“名、优、特、新”农产品,精心打造农产品商标品牌,不断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增力。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省扶持推动三亚甜瓜、琼海油茶、陵水圣女果、陵水荔枝、保亭益智等5个特色农产品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三亚芒果、澄迈福橙、三亚甜瓜、澄迈桥头地瓜、文昌椰子等5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全省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达554个,增强了扶贫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文昌鸡、定安粽子、永兴荔枝、屯昌黑猪、乐东香蕉等地理标志农产品都通过产业化运作,逐步实现品牌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
此外,海南省还整合农业发展资金1亿元,重点支持部分市县发展益智、百香果、种桑养蚕、和牛养殖等28个农业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带动贫困户1.25万户5.87万人增收。
科技兴农
助力精准扶贫“加速度”
“我们引进白仁豇豆,嫁接苦瓜等10余种新品种试种推广,农户看到收益,都希望跟着干,对发展产业信心十足!”1月2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五指山市毛阳镇毛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文介绍,毛兴村原有118户437名贫困人口,目前整村已经脱贫。“但是要想建立扶贫长效机制,还是要靠产业带动夯实基础,目前我们已为该村量身定制"短、中、长"结合的产业种植规划。”
近两年,海南省从各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涉农科技企业等单位选派科技特派员809名,对全省600个贫困村提供科技服务;为科技副乡(镇)长提供配套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
海南省2018年以来投入专项资金800万元,引导市县政府和社会投入700多万元,交由挂职科技副乡(镇)长组织打造秀珍菇种植、百香果种植和澳洲龙虾养殖等110个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带动2000多名贫困农民直接参与项目实施,为当地培育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同时,海南省通过“科研院所+示范村(示范户)”“企业+示范村(示范户)”和“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村(示范户)”等模式,在全省18个市县创建了104个科技扶贫示范村、1048户科技扶贫示范户,力推特色扶贫产业增收增效。
(本报海口1月2日讯)
新闻推荐
本报1月1日讯(记者吴雨倩)今天上午,海南省第二届“年味”手机摄影大赛在海口启动。此次“年味”手机摄影大赛旨在鼓励广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