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一线医护人员讲述重症隔离病房的故事 “闷”在防护服里 8小时不喝水
本报讯隔离病房中的护士是如何工作的?2月5日,记者通过视频连线采访了省人民医院留观点的几名护士。他们已在重症隔离病房工作了10余天,3日才轮换出来休整,如今在留观点接受观察。
记者钟起的通讯员冯琼文/图
在病房忙得根本没时间想别的事
回想起奋战在一线的日子,护士蔡小芳告诉记者,在病房里忙得根本没时间想别的事。采样、吸痰、翻身、把屎尿……在值岗的4个小时内护士要无数次重复这些步骤。“2个小时帮病人翻一次身,由2名护士一起帮忙才能完成这个动作。”蔡小芳说。帮病人翻身是一项重要的体力活,在小小的隔离病房内,穿着厚重不透风的防护服,护士平均一天最多要翻12次。
在隔离病房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尤为重要,也是护理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很多患者觉得孤单。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护士黄显雅除了在隔离病房中照顾病患外,还时常要给患者做心理疏导。因为还不习惯穿着隔离衣,护目镜和口罩也让沟通不流畅,温和的黄显雅提高了说话的分贝,“阿姨,别担心,肯定会好的。”“没事的”……一句简单的安慰,会让患者原本紧张的心情变得缓和。
8小时没喝一滴水,不敢上厕所
心血管CCU副护士长张曦是重症病房的一名护士。虽然是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但有着重症护理经验的她一进入病房就很快适应了。张曦告诉记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曾穿了8小时防护服,没喝一滴水,也不敢上厕所。脱下防护服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口大口喝水,“葛优躺”瘫在床上,这才缓过劲来。“戴上护目镜后容易起雾。把N95口罩拉紧后雾气会减少。所以我在穿戴时就会拉紧点,但脱下来后脸上的勒痕非常明显,脸颊甚至出现破皮。”每天在病房连轴转高强度的工作,张曦练就了“站得住,憋得住,忍得住”的功力,哪怕能帮病人分担一点,对这个80后女孩来说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重症医学科护士崔松涛是名男护士。“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崔松涛说,承担更多的累活重活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事情。帽子、口罩、鞋套、防护服、手套、护目镜、面屏……“包裹得严严实实,我大女儿都"认不得"我了!”生活中的崔松涛是个“超级奶爸”,如今惦记自己的女儿,希望疫情赶快结束,回去抱抱两个女儿。
戴着防护镜和厚手套成“近视眼”
扎针输液也能“一针见血”
本报讯“从飞机降落在武汉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担负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狙击战的任务,莫名的正能量就油然而生。”“我原本是科室里的"扎针能手",但是在防护镜和厚厚的手套前,"扎针能手"也变成了上千度的"近视眼"。但方法总比困难多,积累经验后,我能做到"一针见血"”……从医护人员的日记中,我们能深切体会到他们工作的辛苦,又能感受到他们面对困难仍保持着高昂的激情。记者钟起的通讯员谭莹
时间:2月5日
地点:武汉江汉方舱医院
“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成了生死相依的战友。加油,我的战友!”
——海医二院血液净化室主管护师廖保丹
“加油,武汉!你们不孤单”
2月5日,从飞机降落在武汉的那一刻起,我们身上就担负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狙击战的任务,莫名的正能量就油然而生,有种力量在促使自己踏上荆楚大地。
午餐时我们接到通知,下午去会展中心举行方舱医院启动仪式。16时我们抵达会场中心,在方舱医院内,整齐的床用木板将场地分成一个一个区,以区为单位每个区有20张床,每张床都配有一个床头柜、充电插座和电热毯。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物资准备工作。
看着偌大的场地,自己内心燃起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成了生死相依的战友。加油,我的战友!我们携手砥砺抗击疫情!加油,武汉!你们并不孤单!
时间:2月5日
地点: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中医院
“只要我们一路守护,一起加油,就能打赢防控疫情狙击战。”
——海医二院重症监护室护师林梅珍
“一起加油,送走"瘟君"指日可待”
今天,我上夜班,时间是21时30分到次日2时30分。20时40分,我来到科室准备接班,穿上严密的防护服,再套上一层不透风的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护目镜、面屏,最后戴上2层的橡胶手套,这一系列操作,我已无比熟练。22时左右,我们新收治一位患者,我立马对这位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原本是科室“扎针能手”的自己,在防护镜和厚厚的手套前,“扎针能手”也变成了“近视眼”。但方法总比困难多,积累经验后,我试着透过防护镜边缘给患者打针,也能做到“一针见血”。
回到宿舍躺到床上已是凌晨4时。打开手机看到同事们转发的战“疫”日记,我感动得流泪。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路守护,一起加油,就能打赢防控疫情狙击战,送走“瘟君”指日可待!
新闻推荐
海南省委、省政府捐送的第二批瓜果蔬菜已经运抵湖北省荆州市。图为2月5日,其中的35.5吨瓜果蔬菜转运至荆州市公安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