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受访大学生假期被“唠叨”假期“宅”家如何与父母相处
■本报记者徐珊珊通讯员唐玮泽朱尚
“回家才短短一周时间,妈妈"喜新厌旧"爱唠叨的本性就暴露无遗。我只做了一周人见人爱的小公主,又变回了"万人嫌"。”近日,海南大学学生小唐对海南日报记者说。
近期,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高校的1622名大学生发起关于“大学生假期和父母相处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02%的大学生都曾有过假期被父母唠叨的经历,超过八成大学生假期与父母发生过小矛盾。
部分大学生放假回家被“嫌弃”
小唐家在辽宁。寒假前,妈妈还翘首盼望她能早点回家。回家一周后,她经常因为晚上睡得迟、早上起不来被妈妈唠叨。为了改变小唐的作息习惯,她妈妈晚上10点后,强制关闭了家里的WIFI。此外,晚上定点查房,早上“轰炸式”叫醒。
小唐也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但是在学校养成的生活习惯很难一下子被改变。她说,“放假回家,本来希望精神、身体都能得到放松,没想到晚睡、起晚了都会被骂,日子比在校时还难熬。”
“快点起来吃早餐!”每天早上九点,海南师范大学学生王雅琴就会接到妈妈催她起床的电话。寒假回家后,王雅琴本想着在家里好好休息、睡睡懒觉。没想到家长每天都催她起床,让她感到很头疼。
王雅琴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只要自己在家里无所事事,爸妈便会给她安上懒惰的“罪名”;有时以舒服一点的姿势躺在沙发上,就会被说成“坐没坐相”;房间乱一点,就被父母称为“邋遢大王”。
寒假刚开始,海南师范大学学生小符就被家人“嫌弃”了。一天晚上,他和队友联网打游戏。玩得不亦乐乎之时,小符的爸爸走进房间拔掉了电脑电源线,父子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在父亲的不断指责下,小符一气之下走出了家门。
理解父母唠叨背后的苦心
去年暑假回家被父母“嫌弃”后,海南大学大三学生马新卉今年回家前做足了功课:父母呼唤随叫随到、远离手机多看书。尽管如此,她还是被妈妈“嫌弃”了,原因是房间乱、地板上有很多她掉落的碎发。
马新卉随后主动包揽了拖地等家务活,“其实,妈妈不是喜欢唠叨,而是希望我能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我很理解她。”
海南大学学生陆钰说,“我长期在外地上学,父母希望能更多地了解我的大学生活。寒假回家后,多帮父母做点家务、少玩手机、陪他们说说知心话,可以带给他们许多精神慰藉。”
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刘人瑞表示,每年寒暑假回家,都有大学生调侃称,“刚开始母慈子孝,没过几天就鸡飞狗跳。”他们与家长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生活作息不规律、打游戏等娱乐时间过长、不做家务、不与家长沟通等。当大学生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值时,就容易产生家庭矛盾和冲突。
刘人瑞认为,大学生和父母双方都应该换位思考,以相互尊重的心态、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平等交流。父母不应以命令式的语气一味指责孩子,孩子也应该认识到父母唠叨背后的良苦用心。
刘人瑞表示,目前,受疫情影响,大学生和家长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待在家里。这是增进亲子关系的难得契机,双方可以找到共同兴趣点进行交流。例如,大学生可以针对当前疫情,教父母做好防护工作、辨别网络信息真伪。此外,还可以与妈妈一起下厨烹饪,与爸爸一起观看球赛,在交流中增进亲子关系。
新闻推荐
海南省健康一码通系统破解多个防疫、复工复产难题了解疫情、出入卡口,就看这一“码”
■本报记者邵长春通讯员罗欢陈霞肖秀金2月18日,海南省健康一码通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依靠三色分类规则来把握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