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馔入药话鲜蕨
文\海南日报记者李梦瑶
高高矮矮、拥拥挤挤,一株株娇嫩欲滴的鲜蕨,或拳曲状如小儿握拳,或形似孔雀开屏舒展着叶片,从山林深处一路摸爬翻滚至郊野溪畔。每年春风一吹,三三两两拎篮提筐采蕨的身影便也跟着冒了出来,往大概寸许长的位置轻轻一掐,伴着一声脆响,当天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清鲜水灵的时令小菜。
“徒彼南山,言采其蕨。”若从《诗经》时代算起,中国人食用蕨菜的习俗可谓延续三千年而不衰,《史记》中记载有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采蕨薇于首阳山”的故事,陆游写诗盛赞“蕨芽珍嫩压春蔬”,沈从文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也曾借采蕨生发浪漫之情,蕨的魅力可见一斑。
蕨菜隐于山中,因芽尖上嫩叶蜷曲,很像蜷缩的龙爪、婴儿握紧的粉拳,又名龙爪菜、拳头菜等,是一种凤尾蕨科草本植物。在海南中部山区,人们习惯叫它“曲毛菜”,说是芽尖嫩叶形如整烫过的卷发,倒也颇为形象。
新鲜的蕨菜吃法很多,采回之后,不少人习惯先掐去蜷曲的芽尖,但琼岛山里人偏偏对这“曲毛”情有独钟。择去根部较老的一截,用滚热的水焯掉涩味和黏液,再放油热炒,加上些许调料,一盘可口的清炒“曲毛菜”便可出锅。
“曲毛菜”亦可做汤,打入几个鸡蛋,绿、白、黄相间,只看着就令人口齿生津。事实上,蕨菜做汤由来已久。南宋福建词人林洪所馔菜谱《山家清供》有一道“山海羹”,便是以笋蕨之嫩者,以汤沦过,取鱼虾之鲜者同切作块子,用汤泡着蒸熟,再放入调料。谚语也有云:猪肉解馋羊肉香,不如一碗蕨菜汤。可见蕨菜汤味之鲜美。
蕨菜长在深山,也漂浮于池沼、水田或水沟。水蕨科水蕨属的水蕨、粗梗水蕨也是有名的蕨菜品种,曾被古书《吕氏春秋》赞之为“菜之美者”。只是水蕨属植物对生长环境较为敏感,加之野生资源不断遭到破坏,如今在我国境内早已呈易危状态,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中国人讲究“药食同源”,蕨能入馔,亦可入药。如瓶尔小草和乌蕨全株清热解毒、平肝润肺、止咳镇痛;卷柏被民间称为“九死还魂草”,全草可入药,外敷可治刀伤出血;芒萁、海南海金沙、黑心蕨等有舒筋活血的功效;包括对泌尿系统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金毛狗、阴地蕨等,在海南均有应用。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漫山遍野的蕨,无疑是大自然对人们最好的馈赠。
新闻推荐
省司法厅召开海南中部地区公证工作座谈会探讨公证体制改革 严把公证程序关严防假证错证
本报讯(记者王慧通讯员张岚)7月23日,省司法厅召开海南省中部地区公证工作座谈会,就中部地区开展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公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