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黄保真先生
黄保真先生是我的挚友,他的遽然离去,让我感伤不已,至今难以释怀。他的音容笑貌常常呈现在我的眼前,令我回忆在一起的难忘岁月。
1994年春,我调转到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当时海南大特区创建伊始,许多内地人才流入,在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学院就有鲁枢元、叶舒宪、鲁萌、黄保真等中文学科的名家,哲学专业有张志扬等人,后来还有更多的人才引进,可谓盛极一时。黄保真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与我不属于同一个专业,所以互相不熟识。但是,虽然未见其人,他的著作我是读过的,就是他与别人合著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这本著作扎实严谨,立论有据,是一本经典性的著作,我从中获益良多。出于对黄老师的敬仰,我刚刚到海师报到,就去拜访黄老师。第一次见面的记忆已经模糊了,但以后他的家就成为我常去的地方,不知道多少个夜晚是在聊天中一起度过的。黄老师一身正气、胸怀坦荡,我们一见如故,无所不谈,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思潮复杂多变,海师与海大的一些学者常常聚会,开展研讨、交流,他也踊跃参加,我和黄老师的见解也大多一致。由此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躲在书斋中的书生,而是一个有社会关怀和良知的知识分子。
黄老师是一个好学者、好教师。他做学问极其认真,我们一起讨论学术问题,他总是追根问底,最后令人信服地得出结论。他更是一个热爱教学的好教师,对学生极其负责。退休后他一直延聘,给研究生授课,直到离世。可以说由于黄老师的教学,使得海师文艺学专业保持了高水准。后来他不小心摔坏了腿,依然拄着拐杖坚持授课。本来黄老师的夫人主张他回北京养老,或者到国外女儿家住,可是他坚持不去,经常一个人住在海南,他说:“我就教书这一个爱好,还不让我享有?”最后一次见面,他已经拄拐杖了,我问他是否可以休息了,他回答说“我喜欢上课”。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个老教师的情怀。
我于1998年底调离海南,临行前多有不舍。此前我和黄老师曾经有志于提升海师的教育层次,建议建立研究生点,但是当时有回复说海南省不发展研究生教育,我们的志向难以实现,我只好离开海南,黄老师也深以为憾。多年后海南终于发展了研究生教育,海师中文系也建立了一级学科博士点,黄老师也为此出了力。
我离开海南后的十多年间,多次回到海师,每次必去看望黄老师;我也曾经请他来厦门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每次聚会都相谈甚欢。本以为就这样可以几年一次见面,没想到他竟然离世而去。天人相隔,无限思念。我这样安慰自己:另一个世界应该是纯洁的,更适合黄老师这样纯洁的灵魂居住。愿黄保真先生在天之灵安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珂如果遗传身高并不理想,孩子身高是否有机会“翻盘”呢?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遗传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