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今日海南> 正文

从考古到查志,探寻海南长臂猿的“前世” “猿”来如此

海南日报 2020-08-03 07:57

白沙青松乡斧头岭,长臂猿在果树上穿梭觅食。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长臂猿护着婴猿警惕地观察周围动静。(摄于2009年)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一张摄于1898年9月海口的照片,其中的长臂猿十分显眼。(资料图片)文\海南日报记者李梦瑶

“它在中国是一种传统而纯粹的象征,既代表诗家或哲人超凡脱俗的理想,又充当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神秘纽带。”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在他的学术著作《长臂猿考》中,将上自商周下至元明三千余年的中国猿文化变迁史纳入视野,勾勒出“猿”这一古代中国士大夫雅文化中的重要意象。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少年时熟读成诵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是耳熟能详,彼时的长臂猿生活踪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以至于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时随手撷之,仅《全唐诗》和《全宋诗》中含猿之作便有近4000处,对其偏爱程度可见一斑。

而今天当我们翻开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会发现在拥有茂密雨林的海南,长臂猿留下的故事同样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

猿啼曾传遍大半个中国

现仅散落在云南广西和海南

作为人类的近亲,猿类早在渐新世就已出现在地球上。而它进入中国人的文化记忆,或许要从商周时期算起。

彼时,先民们对猩猩、猿、猴等动物的概念混淆不清,单是相关汉字就创造发明有“猨”“蝯”“狙”等数十个,其中引起最广泛讨论的是“夒”字。高罗佩认为,“夒”这一甲骨文字的出现与著名的长臂猿栖息地——夔州(今属重庆市北部)有关,代表中国先人已经学会区分猿和猴。

尽管这一说法尚存争议,但从现存出土的东周时期的雕塑与鎏金饰品中可以注意到,不少图腾的确已呈现出猿的显著特征:臂长且无尾。

追溯中国文学史上“猿声”之起源,当推屈原的《楚辞·九歌》。自那句“猿啾啾兮狖夜鸣”后,声声猿啼便在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此起彼伏,逐渐成为“君子”或“隐士”的代名词。

从北魏郦道元的“猿鸣三声泪沾裳”,到南北朝谢灵运的“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再到唐朝刘禹锡的“清猿啼在最高枝”,高罗佩结合这些作品的创作时代、场景与方志等其他背景资料后,得出结论:在西历纪元的第一个千年,猿类栖息地的覆盖面不少于整个中国疆域的四分之三,甚至一度抵达黄河流域。

通过方志史料中对这些猿的外貌、习性描述及猿类的地理分布情况的梳理,学者们判断,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猿啼、猿影,绝大多数都来自长臂猿家族。然而随着道路桥梁的修建、村落的扩张、耕地需求的增加,人们更多地走近森林边缘,长臂猿开始节节后退。

2013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有关专家曾发表论文称,从1450年的127个记录点到现存的17个记录点,近五百年来长臂猿在中国的分布区块从东北向西南退缩,减少幅度超过90%。

到今天,长臂猿在中国已仅剩云南、广西和海南境内散落有限的保留地。

海南岛真正的“原住民”

在本岛至少居住万年以上

没有人知道第一只长臂猿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海南,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种灵长类动物在本岛至少居住了一万年以上。

1992年底,考古学家在对三亚落笔洞这一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采集到一批动物化石,其中便包括长臂猿的下颌骨及牙齿。

专家分析认为,喜热畏寒的长臂猿很有可能是在晚更新世大理冰期来临时,通过陆桥迁徙至海南岛,之后又在长期的地理隔离分化下,形成了独立的长臂猿物种——海南长臂猿。

遗憾的是,在猿声最盛的汉唐时期,海南长臂猿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直到南宋年间,《桂海虞衡志》和《岭外代答》这两本记载两广及海南风土人情的地理志中,才终于出现了疑似海南长臂猿的身影。

“猿有三种:金丝者黄,玉面者黑,纯黑者面亦黑。金丝、玉面皆难得。或云纯黑者雄,金丝者雌。又云雄能啸,雌不能也。”《桂海虞衡志》中记载的“猿有三种”,与海南长臂猿的雌性、雄性及幼体的毛色刚好一一对应,但因作者未标明该种猿生活的具体地理位置,其真实身份仍有待考证。

到最近五六百年,“猿”开始频繁出现在海南地方文献中。

据南京农业大学博士颜家安在其撰写的《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一文中表述,他调查了1511年至1934年之间的29种海南方志,发现琼州府、崖州、儋州等明清多个府志、州志、县志均记载有猿,可见分布之广。

这种珍贵的灵长类动物同样也引起西方人的关注。1753年,法国人杜赫德在《中华帝国全志》中写道:“(海南)岛上产一种黑猿。”1870年,英国人斯温霍也曾在他所著的《中国哺乳动物名汇》一书中提到海南长臂猿。

而一张摄于1898年9月海口的照片中,海口海关员工克鲁斯抱着一只叫作“Jacko”的海南长臂猿,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猿影屡见记载,可见彼时的海南长臂猿距离人类并不算太遥远。

海南长臂猿物种地位之高

1996年被确认为独立种

事实上,海南长臂猿最开始并不叫海南长臂猿。

在本岛方志中,它曾以“猨”“通臂猿”“乌猿”“石猿”等各种名称出现,其中“猨”是“猿”的古称,“通臂”形容猿之臂长,“石猿”指猿之小者,“乌猿”则因成年雄猿通体黑色而名之。这些民间俗称并不具备动物分类学意义,且叫法五花八门,说明当时人们对这一物种的认识十分有限。

关于海南长臂猿的系统研究,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826年,美国动物学家理查德·哈伦将其命名为Hylobatesconcolorconcolor(黑长臂猿指名亚种),模式标本产地不明,只指出可能产于海南或越南。1892年,英国动物学家菲尔德·托马斯根据来自海南的一件标本,将其首次定名为一个新种——Hylobateshainanus(海南长臂猿)。

此后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海南长臂猿从被归为西部黑冠长臂猿,到被置于东部黑冠长臂猿种下,再到被认为是来自东京地区黑冠长臂猿的一个亚种,其分类地位始终存在争议。

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国内外专家们渐渐发现,海南长臂猿与其他黑冠长臂猿种群在形态、毛色、鸣叫等多个方面存在显著不同,认为其是黑冠长臂猿的海南特有亚种。

直到1996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宿兵等人通过测定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确认海南长臂猿已进化为独立种。这一结论在之后被多次证实,至此,海南长臂猿的独特“身份”终于获得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

新闻推荐

海南省法院组织提升执行能力培训

本报三亚8月2日电(记者金昌波通讯员王颖)为提升自贸港法院执行工作能力水平,8月1日至2日,海南高院在三亚法官学院举办自贸港...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