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青年苏剑程扎根海南创业:小蚯蚓破“大难题” 盐碱地变“金土地”
“别看小蚯蚓不太起眼,在农业上,他们可有着大作用……”近日,在位于秀英区石山镇福安村的芽苗菜基地里,苏剑程正向村民们介绍蚯蚓养殖技术。
大学毕业后,苏剑程通过努力,在海南多地建立起了蚯蚓养殖场,并成功利用蚯蚓粪改良了盐碱化土地。如今,他负责运营的“林下经济+循环农业”福安村蚯蚓土种植芽苗菜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本报记者陈歆卓
小蚯蚓解“难题”盐碱地变良田
2010年,来自广西的苏剑程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今海南大学)植保农药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创办了一家传媒公司,摄制农业技术专题片。
在拍摄有关蚯蚓养殖的专题片时,苏剑程学习到了大量相关知识。不久后,他决定投身蚯蚓养殖。“转型初期,我们主要是养殖蚯蚓、售卖有机肥,商业模式比较单一。”苏剑程说。
2014年,台风“威马逊”袭击海南,许多农田遭海水倒灌,变成了盐碱地。热心公益的苏剑程赶往罗豆农场参加救灾,以此为契机,他开始了盐碱地改良试验。
在盐碱地上铺满蚯蚓粪,两次翻整表层土壤……经过3年多的反复试验,苏剑程和团队成功改良了50亩土地。“利用蚯蚓粪改良盐碱地,过程仅需7天,每亩的改良成本不到1500元。”苏剑程介绍,这种方式不仅效率高、成本低,而且经过蚯蚓改良过的土地,作物产量和品质比盐碱化前还要更高。
“目前我们还在继续研究改良的技术。”苏剑程说,“希望能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多地方,让更多的盐碱地变为良田。”
发展循环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有了改良盐碱地的经验,苏剑程找准了发展方向。一次偶然的机会,苏剑程结识了福安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队员,双方经过交流后,决定在福安村的橡胶林下展开芽苗菜种植实验。
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养殖蚯蚓,可以大量消化有机废弃物,同时生产出蚯蚓粪。而蚯蚓粪用于种植芽苗菜,之后留下的蚯蚓粪基质又可以用于蚯蚓养殖。“循环利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土壤的结构也会被改良。”苏剑程介绍。
现在,福安村芽苗菜基地里每亩地日产量近500斤,产品销往连锁超市、农贸市场,备受消费者认可。数十名村民在基地里解决了就业问题,还有许多村民了解蚯蚓产业后,决定也开始养殖蚯蚓。
“只要有村民愿意加入,我们都会尽力帮扶。”苏剑程表示,下一步他和团队将着力把“林下经济+循环经济”模式传播得更广,希望能助力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收益双赢。
新闻推荐
海南赛区选手黄振更。本报8月16日讯(记者梁冰通讯员林培杰)近日,2020《中国好声音》全国海选总决赛在成都举行,来自海南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