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今日海南> 正文

海南越冬水鸟2021年调查行动稀客驾到!最近17年来首次发现“水鸡”一度消失的罗纹鸭、小青脚鹬、黑嘴鸥又回来了,黑脸琵鹭、反嘴鹬也变多了

南国都市报 2021-01-17 08:31

黑腹滨鹬。(海南观鸟会供图)青脚鹬。(李建国 摄)普通秧鸡。(郭能为 摄)反嘴鹬。(海南观鸟会供图)池鹭。(李建国 摄)红脚鹬。(海南观鸟会供图)调查队员在会文镇滩涂观察。(记者李昊 摄)扫码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6日讯(记者贺立樊)1月15日,由海南观鸟会、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等单位牵头组织的2021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活动在海口下塘湿地保护小区举行。自从2003年12月首次举行海南越冬水鸟调查活动以来,17年间,关于海南越冬水鸟的大调查从未间断,陆续发现多种珍稀越冬水鸟。

1月16日上午,调查人员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打更塘附近发现普通秧鸡,这是海南越冬水鸟调查活动开展17年以来,首次发现这种习性隐蔽的水鸟。

17年来,海南越冬水鸟调查活动培养了一批鸟类爱好者,从原先单一由专业人员组成,变成如今“专业人员+公众爱好者”模式;调查组也从最初的3组,发展为8个小组。不仅摸清海南越冬水鸟的“家底”,也成为海南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鸟类调查活动。

“曾经持续一周左右的调查时间,如今只需要3天,同时发现越来越多的越冬水鸟。”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介绍,海南越冬水鸟调查活动将对海南的水鸟生存环境提供监测数据,并起到科普作用。

珍稀候鸟层出不穷

调查活动首次发现“水鸡”

1月15日下午,调查人员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附近周边开展调查。来自各市县保护区、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鸟类爱好者共50多人开启2021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活动。其中,鸟类爱好者有30多人参与此次调查。

当天下午,50多名调查队员分为6组。大家扛着相机,披着迷彩,安静地守在红树林间。仅仅一个下午,收获让人惊喜。

“在东寨港发现了4只越冬的黑脸琵鹭,这是十多年来观测到最多的一次。”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介绍,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全世界数量仅有4000多只,喜欢滨海咸淡水湿地,近年来在东寨港少有发现,“以前一年最多发现一两只,15日下午发现4只,说明东寨港区域环境愈发适宜黑脸琵鹭等越冬水鸟生存。”

海南岛位于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而黑脸琵鹭正是这条路线上的旗舰物种。与此同时,调查队员还在东寨港区域发现20多只反嘴鹬,此前从未在东寨港发现如此多的反嘴鹬。卢刚认为,正是由于海南岛原来越好的生态环境,才让黑脸琵鹭、反嘴鹬等越冬水鸟越来越多地选择在此落脚。

当天的调查结束后,50多名调查队员分为8组,奔赴文昌、三亚、昌江、儋州等市县,计划在1月17日完成调查。

1月16日,又有新发现。来自海南保梅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人员郭能为在昌江打根塘湿地保护小区发现了普通秧鸡。这是一种习性隐蔽,喜欢单独行动的越冬水鸟,俗称“水鸡”,行动飞快,见人就跑,给监测带来一定难度。

普通秧鸡在海南出现较少,喜欢淡水沼泽区域,打根塘正好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也是海南越冬水鸟调查活动开展17年以来,首次发现普通秧鸡。

一度消失的“稀客”又回来了

罗纹鸭、小青脚鹬、黑嘴鸥……

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水鸟则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之一。海南岛湿地总面积为32万公顷,湿地为海南岛的水质、水系、气候等方面提供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而卓越的生态环境,正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别于世界其他自贸港的重要特点之一。某种程度上,保护水鸟,正是在保护海南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1月16日一早,来自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的调查队员蔡挺抵达了儋州市新英湾,在此进行两天的越冬水鸟调查。在此之前,蔡挺已经多次来到新英湾,初步掌握了生活在这片湾区的越冬水鸟种类。“去年11月在这里发现了黑脸琵鹭,12月发现了勺嘴鹬,这两天希望能够发现更多越冬水鸟。”蔡挺介绍,这批黑脸琵鹭从我国东北地区迁徙而来,勺嘴鹬从西伯利亚而来,“路程较远的勺嘴鹬,来得也比黑脸琵鹭晚一个月。”

在调查队员看来,无论来得早或晚,“来了就好”。就像曾经一度在海南消失的罗纹鸭、小青脚鹬、黑嘴鸥等越冬水鸟,终于“虽迟但到”。

“参考以往的文献记录,会发现有一些水鸟近年来在海南已经找不到了。它们是:罗纹鸭、小青脚鹬、黑嘴鸥……”总结报告中写道:“受到良好保护的区域,水鸟的数量和种类都会增长,例如东寨港、新盈和花果山庄。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减少对鸟类干扰,鸟类是可以和人类和谐共存的。”

卢刚说,近年来,随着海南各级政府及群众对于生态保护的持续努力,越冬水鸟的栖息地得到明显改善和扩大,那些曾经离开的越冬水鸟又回来了。“根据近年的观测,罗纹鸭、小青脚鹬、黑嘴鸥等越冬水鸟再次出现在海南。”卢刚认为,这是开展海南越冬水鸟调查等生态保护活动的意义所在,“通过一次次生态保护活动,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凝聚公众力量,保护海南的绿水青山。”

三亚盐灶村沿海湿地监测点

“看!前方有一大群池鹭”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6日讯(记者张宏波)1月16日,调查队员在三亚两个监测点共发现了约20种水鸟,数量超过220只。

16日上午八点多,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万林芬、符瑞琪和来自四川的观鸟爱好者李建国共同在三亚展开越冬水鸟调查,队员赶至了位于崖州区的盐灶村沿海湿地监测点。符瑞琪拿着观测设备向水边慢慢走去,用单筒望远镜观察。“看!前方有一大群池鹭,它们每年都在这里过冬。”符瑞琪说,水鸟是最好的环评师,水鸟越多,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越好。

万林芬说,每年到了9月份,越冬候鸟数量骤增,鸟儿开始陆续南归。其中有白鹭、池鹭、夜鹭、苍鹭、牛背鹭、普通翠鸟、白胸苦恶鸟、矶鹬、青脚鹬、红脚鹬、林鹬、环颈鸻、金眶鸻、蒙古沙鸻、铁嘴沙鸻、红腹滨鹬、三趾滨鹬、金斑鸻、灰斑鸻小辟鹈等,都是常见的水鸟。

三亚海棠区铁炉港监测点

发现20种水鸟超过220只

几个小时后,三人又赶到了位于海棠区的铁炉港监测点。铁炉港保护区内古树多,滩涂面积较大,能够作为鸟类栖息的场所。目前,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内记录到鸟类19目24科50种。

经过一个上午的监测,三亚组共发现了约20种水鸟,包括池鹭,小白鹭,青脚鹬,苍鹭,金眶鸻,红尾伯劳,黑喉石鵖等,数量超过220只。这些种类水鸟,在两个监测点均有分布。

万林芬在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工作了十多年,在她看来,三亚市区就可以常常见到大白鹭、小白鹭、苍鹭、池鹭、普通翠鸟、青脚鹬、珠颈斑鸠、白胸苦恶鸟、褐翅鸦鹃、黑水鸡等。

据介绍,海南越冬水鸟调查三亚共设有5个监测点,1月17日,海南越冬水鸟调查三亚组成员将前往三亚河、临春河、三亚榆亚盐场继续进行监测。

文昌会文镇南兴村

发现黑腹滨鹬等20多种鸟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6日讯(记者吴岳文)1月16日,在文昌市会文镇南兴村海边,5名调查队员泡在冰冷的海水里,肩挎相机,手拿望远镜,寻找越冬水鸟。通过一天在会文镇滩涂的寻找,发现了20多种鸟,其中有白胸翡翠1只、铁嘴沙鸻25只,蒙古沙鸻64只,青脚鹬1只,红颈滨鹬45只,黑腹滨鹬47只,灰斑鸻7只,泽鹬5只,潘石鹬1只,红脚鹬1只,苍鹭1只,阔嘴鹬5只,中白鹭4只,白鹭65只,鹊鸲1只,家燕5只,蓝翡翠1只,池鹭3只,三趾滨鹬1只等。

调查员袁浪兴告诉记者,“会文湿地作为海南东海岸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地方,调查记录到的水鸟种类约占海南水鸟种类的50%。近年来观察到包括小青脚鹬、大滨鹬、大杓鹬、长嘴鹬等稀有濒危鸟类。

新闻推荐

@海南人 明天新一股冷空气到货,准备好秋裤最低温6℃以下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5日讯(记者姚皓通讯员袁迎蕾吴春娃)刚刚结束上一轮冷空气,近日海南气温有所回升...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