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组织 开展生产自救 踊跃支援前线梅山抗日烽火燃
走进位于三亚市崖州区的梅山初级中学,一栋3层高、红顶白墙的建筑引人注目,由著名作家魏巍题写的“梅山革命史馆”6个大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走进馆内,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文字,带领我们回到20世纪那个风云狂啸的革命斗争年代。
“在革命斗争年代,梅山是崖县乃至琼南地区坚不可摧的革命根据地。”望着墙上一张张老照片,梅山革命史馆馆长孙诚说,梅山人民在时驻梅山的中共崖县县委的领导下,扛起枪,拿起刀,前仆后继地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革命斗争,无数个英雄故事在这片热土传扬。
梅山处处燃星火
梅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背山面海,扼守着三亚至乐东的交通要道,是崖县革命活动最为活跃的地方,而角头村是点燃崖县抗日火种的地方。
1936年冬,中共琼崖特委派刘秋菊、林茂松到崖县恢复建立党组织工作,以面海背山、有回旋余地的角头村为立脚点,搭起小茅房,以酿酒为业掩护身份,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建立了梅山党组织,创建了梅山革命根据地。
“刘秋菊、林茂松在梅山会同中共党员黎茂萱、何赤,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并创办夜校学政治、学文化,着手组织抗日武装。共产党员陈英才、何赤、黎茂萱等还在梅东、长山、梅西、角头等村庄培养发展共产党员,吸收了孙维青、黎光宗等多名优秀青年入党。”孙诚说。
1937年1月,梅山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梅东村党支部成立,孙维青任书记,点燃了梅山抗日救亡运动的星星之火。1938年,刘秋菊、林茂松离开崖县。同年夏天,中共琼崖特委派叶云夫到崖县,在梅山成立中共崖县委员会,叶云夫任书记,从此崖县有了一个集中统一的党的领导机关。
1939年2月,日军侵琼,崖县沦陷。在这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中共崖县县委以梅山为革命根据地,领导全县人民开展抗日斗争,抗日烽火迅速燃遍梅山地区。“梅山面海背山,山高林密,无论是在陆地还是水上,进可攻、退可守,隐蔽性强,而且这里的群众基础好,是开展游击战的好地方。”孙诚说。
为了及时与琼崖特委联系、指导全县抗日斗争,中共崖县县委恢复了土地革命时期建立起来的从红塘、保港经梅山角头、望楼港、球尾灶、莺歌海到双沟、岭头,直通特委的海上交通线。另外开辟两条陆地交通线:一条从梅山的桔棵和中灶、望楼港经新村、新丰、老孙园至七寒头坡与西南临委联系;一条由梅山的桔棵经山脚、抱笋、草岭、红五、山公穴、翁公头至七寒头坡和西南临委联系。1943年成立昌感(今属东方市)崖联县委后,另开辟一条从东方感城、岭头、新村、黑山、莺歌海、望楼港、乐罗、角头直达梅山青岭的水陆连接交通线。
“交通线所经过的区、乡均设立交通联络站,战斗在这条交通线上的交通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完成向上级汇报情况和接受传令等任务。”孙诚说,交通线的恢复和建立,有利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的对敌斗争行动和上级的具体部署,从此崖县的抗日斗争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在中共崖县县委的领导下,梅山抗日根据地的范围逐步发展扩大到崖一区、四区、五区,即东至崖一区的崖城、白超、力村等地,西至崖五区的莺歌海、佛罗、土伦、响水等地,抗日斗争迅猛向前发展。
民主政权拢人心
1939年2月,日军占领榆林、三亚、崖县县城(今崖城)后,疯狂向梅山革命根据地大举“扫荡”“围剿”。为了反击日军的“扫荡”“围剿”,中共崖县县委指示梅东党支部书记孙珠江,将“梅仿抗战团”和“打猎会”合编为“梅山抗日游击队”。1940年5月,青年抗日救国会成立;1941年初,妇女抗日救国会、民兵及儿童团抗日组织相继成立。
1942年6月,根据党中央关于“建立区乡政权”的指示精神,中共崖县县委在梅山抗日根据地建立梅山乡抗日民主政府,这是崖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经民主选举,孙惠公为乡长,黎光宗、孙家琪为副乡长。
在中共崖县县委的直接领导下,梅山乡抗日民主政府突出抓3项工作:一是发动武装上前线反击敌人的进攻;二是开展减租减息,组织帮耕、帮工队帮助烈、军、工属和困难户耕地做工,做好优抚工作;三是以各种形式宣传发动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共同反击敌人的“蚕食”“扫荡”。
从1942年开始,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相互配合,对梅山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镇压和经济封锁,同时,周边的叛逆、反动分子又不断骚扰,导致梅山根据地人民处境艰难。
“当时,日军企图扑灭梅山抗日革命烽火,梅山境内仅6公里地段就设置3个据点,实行残酷的军事镇压和经济封锁。面对敌人的围剿和扫荡,梅山人民无所畏惧,妻送夫,兄送弟,父母送子女参军参战,民兵、青年、妇女、儿童严密监视敌人行动,群众用土法制火药,男女老少种棉花,纺纱织布,煮海水制盐……他们不屈不挠,在腥风血雨中英勇奋战。”孙诚说。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梅山及附近地区广泛开展除奸肃反、破坏敌人公路桥梁和电话线路等斗争,并实行减租减息、拥军优属、帮工代耕、征税征粮等政策。群众踊跃支前,积极配合游击队作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梅山的党组织是坚强的,梅山的人民是勇敢的,他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出奇制胜,先后把日本汉奸黎亚四、黎光选父子除掉,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孙诚说。
全民动员驱顽敌
大生产运动是梅山抗战史的光辉一页。
1942年初,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相互勾结,不仅对梅山革命根据地实行军事“扫荡”,还进行经济封锁,迫使梅山人民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抗日前方失去后方的有力支援,斗争形势日趋严酷。
在这困难关头,中共崖县县委和梅山地区的党组织根据党中央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指示精神,以及琼崖特委关于“奖励生产,发展手工业”等决定,一方面号召根据地人民行动起来开展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减租减息、保障佃权运动;另一方面进行征粮征税、打没缉私和开展献捐运动,带领人民渡过抗战的难关。
“梅山乡抗日民主政府首先发出"不让一块丘田、一块地丢荒"号召,由党员带动,发动梅山青抗会、妇救会和民兵组织抢耕队耕种。白天敌人来骚扰耕种不了,就利用晚上摸黑抢耕、播种、收割、脱粒,快收快藏。”孙诚说。
“开荒开荒,前方战士要军粮;织布织布,前方战士要服装,大嫂妹妹不要忘。”梅山抗日游击区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齐出动,开山劈岭,少的半亩,多的二三亩,共开垦荒地800多亩,种植棉花、番薯、蔬菜等,收获的粮食既解决群众自身的口粮,又支援了部队和地方党政人员。
梅山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还向地主富农开展减租减息,保障“佃权”运动。孙诚介绍,根据家庭田地的多少分大中小3个等级征调粮食,实行二五减租(即减租25%)。孙惠公、孙家文、孙珠江等教育家庭自动给农民减租减息,从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崖县东部地区各乡抗日民主政府也发动起声势浩大的减租减息运动,使广大佃农受益,抗日热情随之高涨。
“梅山虽然是块贫瘠之地,但是梅山人民怀着对革命的一片赤诚之心,动员乡里乡亲捐钱捐物,支持抗日战争,出现了许多互相鼓励捐献的动人场面。”孙诚说,有些党员和革命群众,宁可一家少吃也要献上十斗八斗、十元百元;梅山青抗会、妇救会的许多成员除了将自己积蓄的现金捐献外,还将结婚的嫁妆、首饰都慷慨奉献;没有现金的群众,上山砍柴出卖将所得捐献,以表达他们为抗战作贡献的决心……
“正是因为有了梅山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梅山抗日根据地才得以巩固和发展,中共崖县县委才得以领导全县人民深入开展抗日斗争,最终取得抗日斗争的胜利。”孙诚说。
(本报三亚4月4日电)
新闻推荐
海南省警方破获今年扫黑除恶第一案,抓获团伙首要分子施雨鹏及骨干成员32人 乐东涉黑恶团伙“乐罗帮”覆灭
警方集中收网抓获“乐罗帮”犯罪团伙成员(警方供图)本报讯(记者张英通讯员蒋升符基明)3月18日,省公安厅克服疫情期间的各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