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工行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条条大“路”绘小康
正午时分,烈日炎炎,本该是炊烟袅袅的后物村却显得格外静谧。
“村民们一大早天刚亮就下地干活,天黑了才回来。这个点,他们大多还在外面干活。”林仕宁告诉记者,这几年,村民的思想变了,人“活”了。以前他们干活要么不愿意干,要么得催着干、哄着干,现在都是主动积极干,每天干什么、怎么干,心里都有一本账。“外出务工不仅有收入,村里还有务工奖励和交通补贴,每个月几百到上千元不等,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劳动积极性。”
“种了点毛豆,长势还不错,差不多到腿肚子了。”刚从地里回来的村民吕明荣一见林仕宁就忙着“炫耀”起来了,手还一边比划着。
“驻村3年来,变化最大的就数吕明荣了。”林仕宁说,他以前有一个赖毛病,爱喝酒。几个“酒友”凑一起,一喝就是五六天,这几天就不干活,生活过得恍恍惚惚,飘飘渺渺。
为了让村里的醉汉戒酒,村“两委”、扶贫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没少下工夫,送政策、送技术、做思想工作……村里“喝点酒抽根烟,混过一天是一天”风气慢慢改变。
看着昔日的“酒友”都忙着去赚钱,吕明荣有点坐不住了,加上两年前家里孩子考上了大学,家中经济捉襟见肘。渐渐地,吕明荣改掉了酗酒的毛病,开始帮着家里务农,曾经大家口中的“酒鬼”摇身一变,成了村里有名的“摘毛豆能手”。“凌晨1点起床,洗漱后就过来了,要一直采摘到7点。”吕明荣的妻子说。夫妻俩一个通宵摘毛豆,可以获得600元收入。
打通了思想的壁垒,吕明荣有了上进心,脱贫致富的“心思”活络了起来。平日里,吕明荣夫妻以在家务农为主,偶尔还会外出打零工,一刻也闲不下来,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家里出了个大学生,再辛苦两年就有好日子了。”吕明荣夫妻眼里充满了期待。
“我现在最常做的就是土地调解。”林仕宁说,以前村里人懒散酗酒,家里的地都不想管。现在勤快了,特别珍惜农地务农,常常因为半亩地起争执。
务农地从“不想要”到“抢着要”,大家的观念也从“要我脱贫”成了“我要脱贫”。在林仕宁看来,脱贫历程不仅是收入的变化,更是观念的蜕变,“想脱贫绝对不能"等靠要",必须“勤”,好日子都是靠奋斗出来的。”
所谓扶贫先扶志,物质扶贫三年攻坚,精神扶贫百年大计。
作为定点帮扶单位,工行乐东支行驻村工作队以教育扶贫为抓手,给贫困户上技术课、思想课,给学生上辅导课、励志课,通过贫困生资助、就业支持等项目全方位提升教育扶贫水平。对村内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工作队帮助其出具相关贫困证明、办理生源地信用贷款和奖学金、助学补助,去年秋季,154位在校贫困户生全部享受到各种教育补助。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去年村里参加高考的学生8人,入A批线就有5人,这在少数民族村庄中是很少有的。村里一下子出了几个大学生,林仕宁县城村里两头跑,为他们办助学金,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教育扶贫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承的根本办法,这也是我们帮扶工作中的重点。”工行乐东支行相关负责人说。
子女有就业,家庭才会有奔头。据工行乐东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工行推出了专项招聘计划,面向纳入扶贫办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名单、高等院校贫困生库或者获得贫困大学生国家励志奖(助)学金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并有针对性地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最低学历条件放宽至全日制专升本,切实解决贫困户就业收入问题。
新闻推荐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陈韬特约记者林东)7月1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第二批)集中开工仪式乐东分会场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