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耕耘莺歌海盐场:我们生产的盐是“甜”的
一个甲子的时光过去了,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莺歌海盐场86岁的老职工吴坤新收藏的那本《莺歌海盐场场志》早已泛黄,书中手写的字迹、黑白照片也有些模糊不清。
“图中的人在拉着什么?”海南日报记者指着书中的几张老照片问道。吴坤新把照片凑到眼前,一眼就认出图中劳作的场景,“盐工这是在拉着滚压池,下面这张照片是在施工中,为加快工效,推广使用独轮手推车……”吴坤新激动地说。
吴坤新这些第一代职工,见证了盐场从荒地到“银山”的蜕变。60年的风雨兼程,莺歌海盐场的几代职工,他们有着共同的记忆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回忆。从他们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甲子时光里盐场的沧桑变迁,岁月涤荡和温情永存。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分别采访了莺歌海盐场三代职工,听他们讲述将荒地变“银山”的故事,那些悠远的盐事,发生在盐场的点滴往事仿佛再一次浮现在眼前……
盐一代我们一起建大盐场
1962年2月,诗人郭沫若访莺歌海时,写下“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的诗句来形容盐田的壮美景观。而在此之前,盐场的开发建设是异常艰难的。
“咱们现在脚下的盐场,当年是一片沼泽地呢。”艰苦建设的岁月写在年近九旬的吴坤新饱经风霜的脸上,回忆起过去,他很是激动和自豪。1955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组织了一个几十人的勘测队来莺歌海,当年他在琼山人民检察院工作,被抽调参加了勘测队。
“我和其他4位同志先行来到这里。”吴坤新说,他从三亚出发,先坐船,又步行了很久才到,而他们的目的地是一片荒地。“茫茫的芦苇、淤泥也阻挡不了大家的激情,说干就干,我们一起测量地形、勘察开钻地质、探测水文等。”吴坤新说,1957年,他们绘制完成了建场的蓝图。
1958年3月,从部队转业和退伍的5600多人组成的施工队来了。在莺歌海盐场金鸡岭社区,我们见到了当年浩浩荡荡建设大军中的一员,盐场退休职工何明章。85岁高龄的何明章,身材偏瘦,但精神依然矍铄。
1958年3月6日这天,是何明章第一次踏上海南这片陌生之地,没想到在这一干就是一辈子。何明章回忆,当时的莺歌海盐场异常荒芜,仅有几间零星的茅草屋。恰逢1958年下半年大跃进运动期间,盐场部分重型机械被外调,建设工作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机械力量薄弱,但工人们的建设热情高涨,从当年喊出的口号“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无雨特干”中可窥见一斑。
“当地的民工也加入施工队,总人数有9000余人,高峰期甚至有1万多人。”何明章说,建设大军组成6个施工工程队,奔赴各个建设场地,开展各种大小“战役”和劳动竞赛。“我们用双手挖土、推车、伐木,双肩挑土,啥都干。”何明章说,一开始肩膀磨烂了,很快结痂;扁担挑断了,用钢条替代。
盐场的每一位第一代职工不会忘记那段轰轰烈烈的建设史。99岁的盐场老职工吴焯友清楚地记得,当年,附近某农场要用一台挖土机换20个人过去,立刻遭到场里的拒绝。“当年的机器大多是解放前的旧产品,故障频繁,哪有人力顶用呢。”吴焯友说。
“1958年10月,莺歌海盐场试产,同年12月第一次正式投产,就产出3000吨盐。”谈及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吴焯友格外激动,让人仿佛看到当年职工们欢呼雀跃的场景。
基建工程基本完成后,盐场也开始建设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当时一批有文化的职工被调配去开办学校。”年逾八旬的职工廖国彪是莺歌海盐场子弟学校的一名教职工。盐场正式投产后,部分最初的建设者也陆续回了老家或者别处的建设基地。
廖国彪在1964年回广西完婚后,带着家人又回到莺歌海盐场。“为什么还要回来呢?”廖国彪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莺歌海就是我的家。”
下转C07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卫小林)12月14日下午,乐东黎族自治县2018年度农村邮递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乐东县城抱由镇举行,全县有10个镇共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