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乐东新闻> 正文

我们生产的盐是“甜”的

海南日报 2018-12-17 07:43

工人们正在生产加碘日晒食用盐。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吴焯友苏晓杰 摄何明章徐慧玲 摄吴坤新刘贡 摄上接C06版

盐二代美好年华献给莺歌海

对于第一代职工而言,盐场意味着激情、艰苦和坚守。而第二代子弟,盐场带给他们的不仅有童年时期最美好的回忆,上一辈人铸就的莺歌海精神也深深地鼓舞着他们。

莺歌海盐场职工钟烈刚出生于1963年,那个时期,盐场正处于大规模生产阶段。“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管我们,他们早出晚归,有时晚上还要到广场上讨论学习。”钟烈刚打趣地说,那个时期的盐场第二代子弟,大多是在父母没日没夜的劳作中“稀里糊涂长大的”。

大人们在盐地里忙活,小孩也没有停歇。“放学后,我们就到盐田里打下手。”54岁的盐场职工邢孔泽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父母们把晒好的盐装进袋子里,用肩膀一担一担地挑到站台,火车会把这里的盐拉往别处,“小孩挑不动一担,就两人一块抬,走走停停,倒也不觉得累。”

让邢孔泽感到艰苦的,是烈日下晒盐这个环节。对于盐工来说,天气越是炎热,阳光越是猛烈,越是晒盐的好时节。“盐场里有两个"太阳",天上一个,映在盐田的水里还有一个。”邢孔泽说。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莺歌海盐场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物劳动生产率全省最高,1988年盐场产量达到27万吨的历史最高产量。

莺歌海人用汗水换来了雪白的原盐,还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莺歌海精神。不少莺歌海盐场第二代职工子弟接过父辈的衣钵留在盐场继续奋斗。

在莺歌海盐场的纳潮口一带,涨潮时,海水从这里流入储水湖,也带来不少海沙。盐场职工黄泽彪每天的工作就是开着推土机清理海沙,以防堵住纳潮口。破旧的“东方红”牌推土机缓缓地驶来,锈迹斑斑的推土铲已裂开几个口。“盐场建立初期时,清理海沙以人工为主,现在靠机器,轻松多了。”黄泽彪已经开了32年的推土机,他说:“只要盐场有需要,我就会坚持下去。”黄泽彪对这片奋斗了几十年的土地,同他的父辈们一样充满了感情。

1986年6月,钟烈刚在盐场工作不久,被派驻到广州的办事处,一呆就是近30年。直到2013年,办事处被撤销,钟烈刚面临着重要抉择。“当时也没有多想,就带着家人都回来了。”钟烈刚说,无论脚步走多远,只有故乡的味道才是最美好的。

“小的时候,大人们都说咱们自己生产的盐是"甜的"。”走进莺歌海的盐堆里,钟烈刚对海南日报记者说。不远处有几间破旧的木屋,午间盐工们在里头小憩,由于常年在烈日下劳作,他们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也许,盐对于他们来说是梦想的结晶,是汗水与希望,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盐三代逃离还是坚守?

“我爷爷参与了开发建设盐场,父亲也是盐场的职工,我已经是盐三代了。长辈们常说,盐场一共上交过3亿多元的税呢。”在29岁的莺歌海盐场职工刘王旭的记忆中,关于开发建设盐场那段辛苦与辉煌并存的历史,大多是从老人们的讲述中得知的。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莺歌海盐场发展辉煌,领着工资过日子的职工,让无数周边村民羡慕。

《莺歌海盐场场志》介绍:到1991年,全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984万余元,固定资产净值为4453万余元。此外,30多年来共产原盐468万余吨,上交税利3亿3千多万元,近于国家投资的8倍。

据当地人介绍,得益于当年盐场的蓬勃发展,莺歌海人是乐东最早接触流行文化的一群人,比如他们最早看到了电影,还看到过总政歌舞团的演出等等。“在我出生前,盐场就有露天电影场了。”刘王旭说,童年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电影。

然而,受市场变化、部分设备老化、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现如今莺歌海盐场发展缓慢,步履蹒跚。“不少职工第三代子弟到大城市读书后,就留在外地,盐场里"黑发"职工相对较少。”邢孔泽说。

对此,在莺歌海盐场包装组工作的30岁职工刘茜感同身受。“许多儿时的玩伴都不在场里工作了,场里的岗位有限并且单一,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留下来。”刘茜说。

盐场职工王英曾经也面临过逃离还是坚守的选择。“我读书出来后,在一家幼儿园工作。”王英说,在外工作8年后,恰好盐场招聘职工。“亲人们都希望我能回到家乡,加上从小在盐场长大,对这里也有着特殊的情感,便选择回到盐场工作。”王英说,近年来,有部分盐场子弟像她一样重新回到这里。

值得期待的是,近年来,这个历史悠久的莺歌海盐场也开始探索转型发展,借助盐业改革的大潮,积极与央企展开合作,莺歌海盐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闻推荐

海垦南繁产业集团利用服务科研平台优势 投资最优品种 向科技要效益

■本报记者卢月佳特约记者蒙胜国大寒时节,在海垦南繁产业集团的1800亩南繁育种基地里,阳光明媚,温暖如夏。记者看到,成片...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