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垦南繁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加快国家南繁种业园区建设做南繁文章 造“种业硅谷”
冬至刚过,当我国北方已经进入农作物休耕期时,海南岛南部海垦南繁地区却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在位于海垦南繁区域的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里,微风拂过,玉米叶子发出“嚓嚓”的清脆声。从事南繁科研工作16年的高级农艺师刘波,身着工作服在一片玉米田里查看作物长势。他脚下的400多亩玉米田,是海南南繁育种核心区之一,培育着珍贵的研发试验品种。扎根南繁10年的他见证了海垦南繁事业的成长变化。
从田边的草棚房到舒适的楼房、从灌溉水源稀缺到水电路各项设施完善,海垦南繁基地在不断创新升级中,如今已成为承载南繁育制种国家战略的热土。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海垦南繁产业集团,在为全国南繁科研单位提供管家式服务的同时,正加快脚步建设国家南繁种业园区,并以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项目为载体,搭建现代化的国家级科研育制种大平台,通过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将科研育种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在海垦南繁这片“金土地”上打造中国“种业硅谷”。
区位优势+国家战略海垦南繁潜力无限
位于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区,拥有集中连片的土地和不可复制的光热条件,海垦南繁地区是发展南繁产业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宝地。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原南滨农场充分利用热带气候优势,建立起南繁制种基地,为国内知名科研单位承担代繁种子工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为海垦南繁未来发展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在新一轮农垦改革的大背景下,根据海垦集团“八八”战略的要求,整合重组南滨农场、海南南繁种子基地公司、南滨蔬果公司,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海垦南繁产业集团,集中力量发展南繁产业。
而今,走在海垦南繁产业集团南雅1800亩的南繁种子基地随处可见中国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育种基地。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作物育种工作者,都会来到这里开展农科活动。
“一般作物在内地需七八年的育种周期,而在海南南繁冬季育种,便可实现加代繁殖,将育种周期缩短至三四年。”海南南繁种子基地公司总经理助理谢诗宏介绍,一直以来,南繁基地都发挥着育制种“加速器”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吸引大批科研工作者来此从事育种工作的重要原因。目前,已有包括“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国内近百家种子企业入驻。
守着“金土地”,坐拥最好的育制种资源,如何做大做强南繁产业这篇文章?2015年《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出台,将5000亩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项目落地在海垦南滨地区,这为海垦南繁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家南繁育种核心区的"核心",这里将成为中国种业的"硅谷"。”海垦南繁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强富表示,该项目是以农作物生物育种等科研育种为主,集农作物育种加代、种子扩繁等育种科研、试验,以及生物育种技术与品种科普展示功能于一体的试验基地,是保障南繁生物育种生物安全的国家级科研育种平台。项目建成后,将为全国南繁单位开展农作物生物育种试验提供“一站式”国家级公共服务,牵引我国南繁育制种业实现科技创新。
项目建设+专业公司夯实南繁育制种基础
今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调研时,对海南南繁基地建设寄予厚望。海垦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思涛多次提出“建设南繁基地是国家战略,海南农垦要不辱使命,切实扛起南繁育种国家战略的责任,打造好服务全国的"种业硅谷",推动我国南繁育制种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压力催生动力,责任敦促前行。眼下,加速推进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和海垦南繁科技城项目建设,成为了海垦南繁产业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时间,推进专区土地平整、完成6000亩南繁科研用地土地流转、整合岛内南半部分散土地、开发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基地等一系列大动作相继展开。
记者在位于南雅四队、五队的3200亩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一期项目用地里看到,原先附着在地表上的橡胶等植被已经清理完毕,项目进入到土地平整阶段。数十台挖掘机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开展作业,平整出的土地已经呈现梯田地势。
南繁科技城规划选址、产业规划、科研用地流转同步展开,南繁科研用地土地流转工作组从今年8月份开始,广泛统计各省南繁用地需求,制定南繁科技城周边配套农用地用地计划,组织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截至目前,海垦南繁产业集团已流转给科研单位土地总面积达4597.8亩。
值得一提的是,海垦南繁产业集团以项目为抓手的同时,还积极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合作,成立了海垦南繁种业公司和海垦南繁生产服务公司,计划建设5-8万亩南繁制种基地和2000亩南繁科研基地,为南繁科研育种、规模化制种提供科学、专业的解决方案;海南农垦南繁生产服务公司将专注于发展现代化种子加工、生产配套服务等,在乐东、东方启动建设两个年加工750万公斤种子烘干厂,为未来海垦南繁种业发展夯实基础。
产研融合+成果转化提升海垦南繁影响力
如今,走进海垦南繁地区,试验田里,各类农作物长势喜人,科研人员认真采集数据;田洋中,瓜菜丰收在望,菜农眉开眼笑;项目现场,作业人员一丝不苟,按照既定工期推进项目建设……找准了发展路子、走上现代企业化发展道路的海垦南繁产业集团,处处迸发着生机与活力。
“在海南打造南繁产业与发展中国育制种科研相得益彰。”海垦南繁产业集团总经理王晖介绍,与内地育种周期相比,在海南的育种周期能缩短一半,这里能为南繁科研提供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通过科研发展促进产研融合,继而带动海南农垦乃至整个海南的南繁产业经济发展。
在南繁育种基地中,有20亩地培育了80个水稻新品种,那是海垦南繁种业公司自主选育水稻新品种的试验田。其中,有23个品种是承担省农业农村厅杂交水稻新品种的生产性试验;有22个品种是特种稻展示试验;有35个品种是引进南繁科研单位和自选的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海垦南繁正积极投入技术力量,参与市场竞争。
“利用服务科研机构的便利条件,能够第一时间知晓最新研发出来的品种。”海垦南繁种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范庆君介绍,海垦南繁种业公司对这些品种进行试种、品比,从中筛选出高抗、高产、优质的品种,进行成果转化、审定,在海南地区推广种植,打造“繁”字品牌,使海垦南繁产业集团的种子产品走入市场。利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搭建对外贸易窗口,扩大海垦南繁种业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贡献“海垦力量”。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奋蹄。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的新起点上,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背景下,海垦南繁人必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力争把海垦南繁建设成为我国现代种业科技研发的前沿阵地,在海垦南繁“金土地”上打造中国“种业硅谷”,引领现代育制种业升级。
(本报海口12月27日讯)
近年来,海垦南繁产业集团依托海南南繁育种基地,积极参与南繁科研单位培育出的科研成果转化推广
其中
2016年与广东海洋大学合作研发的“Y两优3088”杂交水稻新品种,已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引进和开发的“粤优589”“川优6621”“金谷909”等杂交水稻种子,生育期短、穗小籽粒大,结实率高
通过定向选优留种的方式,选育出的“南繁豇豆1688”“南繁豇豆1798”两个豇豆种子,品质优、抗病强、产量高,已在南滨地区乃至三亚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引进的黑玫瑰花青素水果玉米,富含多种花青素,具有适应性强、穗大粒深、色泽鲜亮、口感甜香脆嫩等特点,从种植到收获仅需65天左右,该品种十分适合海南省多区域种植,目前已进入实验与推广阶段
新闻推荐
一轿车琼乐高速连撞护栏 驾驶员患病意识模糊致车辆失控,无人员伤亡
本报讯(记者张英和婷婷陈太东通讯员周平虎)12月20日上午,一辆琼D车牌号的黑色轿车在琼乐高速路上左右摇摆撞击护栏的视频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