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今日临高> 正文

从近海到远海,渔民探索发展新路子鱼儿归 海再现勃勃生机

南国都市报 2020-10-12 09:06

渔民探索新的发展之路。(记者 贺立樊 摄)大洲岛海域水美鱼丰。(记者 贺立樊 摄)

1944年,粮食歉收,万宁东部沿海地区出现饥荒。为了活下去,新潭村村民刘兴海带着家人逃往大洲岛,与他同行的,还有100多位同村的乡亲。

植被丰茂的大洲岛,在危难之际挽救了大家。村民在大洲岛采食山药,下海捕鱼。当饥荒结束,逃往大洲岛的100多位村民都活了下来,回到了村子。

刘文孙常想起爷爷刘兴海讲的当年逃难的故事,“是大洲岛救了我们。”数百年来,大洲岛始终在供养着隔海相望的新潭湾渔民,他们祖祖辈辈依靠大洲岛而生。

是祖辈留下的渔场,也是全人类共享的生态家园;是丰厚的渔获,也是有尽头的物种繁育。当常年的近海捕捞导致鱼群减少,传统的小船生产遭遇瓶颈,这一切的背后是竭泽而渔的寓言故事;当生态保护与生产生活发生碰撞,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新潭湾的渔民们逐渐放弃原有的生产方式,寻找新的出路。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贺立樊谭琦

海的馈赠遇过最大的鱼2000多斤

大洲岛处于海南岛东岸上升流区域,海流的上下循环,为鱼类带来养分。大洲岛附近的海域,始终是渔获满载。

刘文孙捕过最大的一条鱼,足足有2000多斤,在新潭村传为奇事。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刘文孙和朋友们奋力拉起渔网,看见了这条2000多斤的锤头鲨。“身上满是花纹,它是保护动物,我们不敢捕捞。”刘文孙赶紧把锤头鲨放生了。

上世纪80年代前后,也是刘文孙捕鱼生涯的黄金时期,那时出海一趟,常常能捕回1000斤左右的鱼。1991年的一天夜里,刘文孙一网捞起了2万多斤鱼,“要不是网破了,估计还能捞上来更多鱼。”直到2000年之后,新潭村渔民的家庭年收入达到十多万元,刘文孙一家一年收入甚至达到20多万元。

凭着捕鱼的收入,刘文孙供4个孩子读完大学。作为距离大洲岛直线距离最近、生产历史最久的新潭村(今新群村委会),村里最多时拥有300多艘渔船,将近三分之一的村民从事渔业生产。

海的挑战

恢复生机,鱼群又回来了

从明代开始,新潭湾沿岸村民就在大洲岛驻岛捕鱼。几百年过去了,生产方式却几乎没有变化。

“一般是夫妻俩驾驶一艘小船,在大洲岛附近海域下网。以前靠手摇桨,现在是柴油发动机。”小时候,刘文孙常常坐在新潭湾畔,夕阳西下时,能看到一条又一条鱼跃出新潭湾的海面。

新潭村曾经有着让其他地方渔民羡慕的区位优势:村子旁边有新潭湾,村子对岸是资源丰富的大洲岛,两者之间的最近直线距离只有4.5公里,新潭湾和大洲岛都是渔获丰富的作业区,甚至吸引了其他市县的渔民前来捕捞。

“这片海域鱼类很多,春天能捕到炮弹鱼和金枪鱼,冬天以白带鱼为主,一年四季都有沙丁鱼,尤其夏天最多。”新潭村村民刘名英依然记得这片大海的馈赠。

时过境迁。到了2015年,50岁的刘文孙准备退休时,新潭湾的海面已经见不到鱼跃。“以前出海一趟能捕捞1000多斤鱼,可是到了2000年之后,去一趟只能捕捞200多斤鱼。”

“大家只会近海捕捞,作业范围仅仅在新潭湾和大洲岛附近海域,从没有离开过这里。”数百年近海捕捞的作业习惯,让新潭村的渔民们落在了“舒适圈”里。可是生态脆弱的大洲岛,已经无法继续承载延续数百年的近海捕捞。

“大洲岛的海底有珍贵的珊瑚资源,可是渔船日复一日靠岸离岸,抛锚和起锚的同时,也会刮断海底的珊瑚。”在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崔敏看来,无节制的近海捕捞,同样也会对鱼类种群带来影响。

2015年,万宁市多部门对大洲岛展开联合整治,在大洲岛4.2平方公里陆地及周边65.8平方公里海域的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内禁止各类生产活动。如今5年过去了,大洲岛的水下珊瑚已恢复生机,鱼群经过繁衍生息,曾经久违的鱼跃景象也渐渐出现在海面上。

生态保护已取得了积极效果,可是保护工作仍未结束。帮助渔民进行转场转业,让人与自然实现真正的和谐相处,成了新的工作重点。

海的转变

从近海到远海,渔民探索新路

在71岁的新潭村老渔民刘运武的眼中,大洲岛有着特殊的意义。“大洲岛海域是我们的祖宗海,岛上至今还有村里的3座宗庙,作为后人,我们应当保护这片海。”2015年,在万宁市多部门的帮助下,原先驻岛生产的渔民们相继离开大洲岛。此后,相关部门不仅对渔民搭建的棚户进行补偿,还组织专家,为渔民们开展转场转业帮扶。

“计划从临高请来有经验的远海渔民,对周边渔民展开技术指导。”崔敏介绍,相关部门也在对渔民转场转业提供便利,帮助成立合作社,指导船舶和捕捞工具升级改造,实现从“近海”到“远海”的生产转变。

已经离开大洲岛的渔民们,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刘运武介绍,新潭湾没有港口,附近最近的港口是乌场港,“如果没有大洲岛作为港口,当下半年台风季来临,渔民只能前往乌场港避风。”

乌场港距离新潭村仅有十多分钟车程,是海南岛东岸的传统渔港。“可是目前乌场港的规模较小,可容纳的渔船数量有限。”刘运武常常想,如果能够在附近建成现代化的大型渔港,渔民们的转场转业之路,将会更加顺畅。

今年海南省两会期间,万宁市人大代表吴明阳提交了《关于将万宁乌场港列入省政府2020年渔港建设重点项目的建议》。他在提案中提到,乌场港基础建设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给万宁市渔船的升级和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诸多困难,不利于渔业的发展。

2020年7月,海南省发展改革委批复了万宁乌场一级渔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按远期卸港量10万吨/年规划布局,按近期卸港量6万吨/年进行建设。

2020年9月8日,农业农村部公告首批66座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名单,海南省有4座渔港入选,乌场港就在其列。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渔政渔监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南省正全力推进万宁乌场一级渔港项目前期工作,并安排经费予以支持,争取使乌场渔港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从竭泽而渔到探索新路,新潭湾的渔民们挥手告别大洲岛,在各方的帮助下,探索一条新路,终会遇见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片海。

新闻推荐

文临高速公路海口琼山甲子段建设如火如荼首片箱梁成功架设

俯瞰文临高速公路海口琼山甲子段。记者刘洋摄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9月23日讯(记者孙春丽)9月23日上午,文临...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