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垦南繁产业集团东方种子烘干加工厂项目年可烘干水稻种子5000吨,同时开展低温仓储、制冰等多项业务“热烘冷藏”打造农产品存储新平台
图为工人把水稻种子送入烘干生产线的进料口。 卢雅楠 摄
如何使农作物种子在保持活性的基础上更好地存放?答案是:机器烘干。
6月1日,记者走进位于东方市感城镇的省重点项目、海垦南繁产业集团旗下种业全资子项目——海南省东方市国家杂交水稻种子烘干精选加工项目(一期)现场,两条种子烘干生产线正在紧张作业:机器发出轰隆隆的响声,3名工人手握铁铲,不断将堆积成小山的水稻种子送入进料口。70多个小时后,这批含水量降到13%以下、进入休眠期的16吨种子就自动烘干完成了。
该项目是海垦南繁产业集团建设“产、学、研、推”一体化南繁服务平台的生动缩影,目前已建成集烘干、冷藏、冷链、仓储、贸易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产品服务中心,年可烘干水稻种子5000吨,可有效解决种子收割期间受天气影响晾晒不足、加工不当等问题,保障种子安全,促进海南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今年种子烘干业务订单量还不错,这两个月以来加工了有近2000吨水稻种子。”记者见到海南农垦南繁生鲜供应链有限公司(原海南农垦南繁种子烘干精选服务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张贺时,他正在烘干加工厂处理业务相关事宜。他告诉记者,每年四五月份是种子烘干业务最繁忙的时期,近期加工厂接到一单700吨的加工订单,此时正忙着最后一批烘干种子准备交付。
环顾整个种子烘干精选车间,这里配套了3条种子烘干精选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包含2台冷热风交替烘干设备。只见水稻种子进入生产线后,通过传送带逐步进行初清、烘干、精选、包装等程序,全程一站式智能化操作,每条生产线只需两名工人就能完成。
“公司投入500多万元引进这套先进设备,全程自动化加工,可控温、可筛选,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保证种子质量。”该厂烘干车间主管王子腾介绍,种子脱水不足或过度脱水,会造成发芽和坏死,导致种子无法播种使用。相比于传统在地上晾晒的方式,机器烘干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地面温度超过50℃会破坏种子的活性使其无法生长,种子内的水分也无法控制;而机器烘干采用恒温45℃冷热风交替烘干,种子烘干均匀,体内水分可以保证由原来的30%—35%,降到10%—13%更适宜储存的状态。此外,机器烘干能够精准淘汰颗粒干瘪的种子,且不受天气情况、晾晒场地面积等影响,可满足大批量加工生产。
记者了解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海南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也是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战略基地。海南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主要集中在乐东、东方、三亚、昌江、临高5个市县,其中东方市水稻种植面积约7万亩。目前,海南制种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个体户与种业公司签订订单,采取租田雇工的模式。海南虽有众多个体代制商,但其投资实力及抗风险能力不足,种子加工设施、设备短缺。该项目的建成运营可发挥服务南繁种业企业作用,促进海南本地制种业向前发展。
“加工厂试运行一年来,各个环节进展顺利,我们正积极联系对外合作,提高企业效益。”张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与国家级龙头企业海南广陵高科开展深度合作,负责其种子烘干业务,年营收约100多万元。下一步,公司将依托海垦南繁资源优势,开拓市场,吸引更多种业企业前来合作。
这边“热加工”如火如荼,另一边的“冷加工”一派繁忙。在种子烘干精选加工车间的另一侧,10个冷库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冷库制冷面积2400平方米,旁边配套有日产量达60吨冰块的制冰车间。“除了种子烘干业务,这里还能进行农产品低温存储、制冰、农产品销售等多渠道业务,为东方及周边市县的农产品提供保鲜等服务保障。”张贺介绍,冷库分为-18℃至5℃的低温库和-5℃至5℃的高温库,农产品入库进行冷藏保鲜,更有利于后期长时间运输。去年11月至今年4月,海南本地玉米上市期间,合作企业租用8个冷库降温冷藏玉米,供应北京新发地市场,细致的服务得到了合作方的认可。
“平台已经搭建好,接下来就是把精力专注在如何"唱好戏"。”海垦南繁种业公司总经理陈文奇表示,该项目占地58亩,汇集多功能服务于一身。该公司将充分利用其功能性,拓展种子烘干、冷藏冷链、农产品加工包装、农产品集散销售等业务,保障国家种子安全,助力“南繁硅谷”建设,实现大农业产业链条闭合;辐射周边农产品基地,为周边农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带动东方市周边市县乃至海南省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
(本报海口6月7日讯)
新闻推荐
交警下乡开展便民服务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小亮)5月20日,临高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车管所深入博厚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