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东英镇发展肉牛产业吸纳450户贫困户入股养牛脱贫“牛劲足”
■本报记者刘梦晓通讯员王信隆
“我每天早上都要起很早来喂牛,虽然辛苦了点,可一想到能靠着它们脱贫致富,就干劲十足!”1月29日,在临高县东英镇灵山村文祖村民小组肉牛标准化养殖基地(以下简称肉牛养殖基地),贫困村民符光超说起自己在肉牛养殖基地喂牛的工作,对未来充满希冀。
过去,符光超一家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地,然而村里人多地少,灌溉条件差,一年下来收入不高,有时候遇到天灾,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很难保障。2018年8月,灵山村建起了肉牛养殖基地,符光超以扶贫资金入股该基地,由农民变“股东”。“刚开始我并不理解这样的变化对我有什么好处,穷都穷习惯了,没奢望能过上好日子。”他说。
可很快,符光超的态度就发生了改变。
“阿超会养牛吗,要不到基地去打工学养牛?”符光超回忆,肉牛养殖基地建成不久后,灵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学斌就找到他。
“没有养过牛,不会什么技术也可以吗?”符光超疑惑地问,张学斌的一席话打消了他的顾虑,“张书记说有技术人员教我们学技术,每个月还有工资领,我一想这是好事啊!”
“好的养殖环境,可以增强牛的体质,让牛在你的牛舍里健康成长。”说干就干,张学斌很快就组织了包括符光超在内的几名贫困村民跟着技术员方照山学习养牛技术。对贫困村民的疑问,方照山一一解答。
符光超抓住机会认真学习,如今已从一名养牛门外汉蜕变成肉牛养殖基地的养牛能手,每月可领工资3000元,极大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东英镇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用好扶贫资金,实施了一批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扶贫项目,引进海南临高东旭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灵山村文祖村民小组打造肉牛养殖基地,基本实现了“一村上一品,一品带一村”的目标。
作为临高重点产业扶贫项目的肉牛养殖基地,占地面积230亩,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养殖肉牛,吸纳了9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让东英镇450户贫困户和调楼镇武莲村11户低保户成为基地的“股东”。同时,该基地还雇佣周边村庄的贫困村民为养殖管理员,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
目前,肉牛养殖基地养殖规模达200头。按照计划,5年内该基地将扩大黄牛养殖规模至1500头以上,实现年出栏肉牛800头、年产值1600万元的目标。扩大养殖规模后,基地将采取分散养殖肉牛模式,鼓励周边村庄贫困村民领取小牛自主养殖。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肉牛,进一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本报临城1月31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1月23日讯(记者梁冰)从海南省曲艺家协会获悉,日前,中国曲艺家协会正式通过给予海南省临高县“中国曲艺之乡”命名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