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今日陵水> 正文

有的玩贴牌 有的傍名牌……琼中绿橙还没熟 路边李鬼已热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保护地理标志,给农产品一张安全“名片”

南国都市报 2019-11-03 08:55

日前,琼中绿橙还未上市,但在海榆中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至湾岭镇段公路两旁,随处可见打着“琼中绿橙”招牌的摊贩。更添堵的是,在网上打着“琼中绿橙”旗号的商家也不少。

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11月,澄迈桥头镇地瓜不是收获季节,可在海口农贸市场,还有不少摊贩打着“桥头地瓜”的牌子销售……

“创建一个知名的农业品牌难,但维护这个品牌更难。”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认为,地理标志产品属于区域公共品牌,因此容易导致责任主体不清,监管缺失而屡遭侵权,不仅抹黑了品牌农产品的形象,削弱了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也让种植户和经营主体利益受损。南国都市报记者易帆

现象:地理标志农产品屡遭侵权

作为海南省的名牌产品,“琼中绿橙”因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独特的气候环境而具备皮薄多汁、酸甜适度的特点,在省内外广受好评。琼中绿橙累计面积达2.4万亩,预计生产商品果500万斤,效益8000万元,全县范围内的绿橙种植户共享这一品牌。

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琼中绿橙种植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要求,“我们能在源头上把好产品质量的关,可是管不了假冒产品。一斤普通的绿橙,批发价不超过3元,但贴上"琼中绿橙"的标签后每斤可超过8元,价格翻近3倍。”琼中绿橙协会会长连英周说,多年来,外地橙假冒“琼中绿橙”销售的情况一直存在,当地假冒“琼中绿橙”仅仅只占很少一部分,多数假冒产品在海口等地。

近年来,海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无论是果蔬、茶叶等种植领域还是禽畜、水产等养殖领域,都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定安粽子、文昌鸡、儋州蜜柚、永兴荔枝、永兴黄皮、桥头地瓜、七仙岭山竹、保亭什玲鸡、保亭山兰米、陵水槟榔等等,但与此同时,几乎每一种名牌产品都存在假冒现象。

这一点,澄迈桥头地瓜产销协会会长王文克深有体会。“外地地瓜冒充桥头地瓜销售的情况一直存在,不仅有收购商暗地掺进外地地瓜销售,网上打着"桥头地瓜"旗号的商家也不少,产品包装上也多次被其他商贩模仿,并且公然销售。”王文克说。

苦恼:贴牌包装“以假乱真”监管有难度

2015年以来,按照要求,上市销售的“琼中绿橙”必须有“两证一码”,即果园采摘证明、农技中心出具的农药残留检测报告、二维码,对不能提供证明销售绿橙的商贩将进行立案查处,尽管这么做,琼中绿橙仿冒的情况仍不少。

2016年,海口市有关部门开展“琼中绿橙”打假行动,发现上百家网店在未经商标持有人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琼中绿橙”地理标志商标进行销售,尽管查处了一批,却遇到了让打假者挠头的难题,“多数商家没有销售台账,即便查到了,也无法确定究竟卖了多少,处罚缺少依据。”

日前,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相关部门就查处了一批不法商家,但因成本低,执法过程缺乏明确标准依据,这让仿冒者层出不穷。

“我们生产的无籽蜜柚"山口青柚"品牌从来没在市场上散装销售,全省只有3家特产超市指定销售,或者在网上专营店销售,可每年一上市,市场就冒出很多以次充好的产品。”澄迈“山口青柚”品牌创建者耿大林说,零售的摊贩不仅仿冒外包装,而且还具有流动性,打假过程难以开展。

“其他品牌的地瓜包装盒和桥头地瓜几乎一模一样,消费者如果不仔细看根本辨别不出来,虽与桥头地瓜标价一样,可两者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千差万别。”王文克说,由于是同一品种,外形相识,一般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真伪,加之一些生产商和经销商有意掺假,使得桥头地瓜的销售和发展不断遭遇重创。

追溯:

包装箱混乱,缺乏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今年5月,刚上市的桥头地瓜就因外地地瓜冒充,频遭桥头本地瓜农投诉。然而,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桥头地瓜缺乏统一的包装箱,有不少种植户不使用协会统一印发的包装箱,而是私自使用其他包装箱打包。包装箱混乱,使得没有统一的标识,市场自然混乱。

王文克坦言,产品的包装管理中的确存在乱象。“桥头地瓜去年才把地标申请下来,而印有地标的新包装上市也仅一周时间。”王文克说,协会缺乏资金和人手,在包装的监管上难以一步到位。

同时,不少农产品品牌也因缺少质量追溯体系,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怀疑,无法跟踪自己所买的农产品,引起消费恐慌。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海南荔枝等10个省级农产品公用品牌防伪追溯信息体系正在试点推广应用。

建议:树立品牌保护机制

目前,全省已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达34个,从品牌的申办到打响,无不耗费巨大心血。而当侵权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时,谁还会继续花心血打造品牌?农产品集体品牌难道真是“唐僧肉”,谁都可以吃一口吗?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认为,地理标志产品属于区域公共品牌,不属于任何一个生产者。在品牌运营中,目前普遍存在管理主体缺失,责任主体不明,从而导致监管缺失等现象。“农产品的品牌保护,要看商标拥有者的打假决心和打假方式。”该负责人说,只有政府、企业、协会、消费者联合起来,在产地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包装的管理,加大对各种盗用品牌的违法活动的打假力度,倡导消费者积极维护自身利益,才能树立起完善的品牌保护机制。

同时,就品牌本身而言,应该想办法树立起自身产品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例如借助新技术完善农产品溯源系统,使消费者在购买终端查询到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全过程。

新闻推荐

真红牛现身抓“李鬼”陵水三亚乐东查获两万多罐假红牛当心!您可能喝了假红牛

真红牛√假红牛×假红牛×假红牛×假红牛×假红牛×假红牛其实不止这五种查处现场。南国都市报11月1日讯(记者林师堂文/图...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