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中的“闽琼记忆”
儋州市南丰镇老街,这里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见证了客家人筚路蓝缕的艰辛。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新编历史琼剧《海瑞》演出剧照。 陈德雄 摄文\海南日报记者郭畅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不仅丰富着人们的生活,还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福建,原是古越族居住的地区,是古越族文化的发源地。晋唐以后,由于征战不断,中原的汉人,或为了征战,或为了避乱,纷纷迁移到福建。中原文化、荆楚文化,随着汉人的迁移而传入福建,与福建的土著民族——古越族的文化相结合,慢慢形成了福建特有的文化——闽文化。
海南,又名琼州。海南文化发育在这片热土上,经过时间的洗礼,越发凝练厚重而富有活力。在海南地区,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亦散发出迷人魅力。
闽琼两地,在民俗文化发展过程中,是否曾碰撞出火花,待人们拨开历史的薄纱,去慢慢追寻。
海南话有多少“闽语”成色
海南大学教授符其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南话,是我国闽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在语音、词汇等方面传承着与大陆闽语共同的一些重要特征,如轻唇读如重唇,匣母读如群母。
同时,由于相对独立的发展,海南话也衍生出海南本土的一些特点,在共享方言特征词方面,表现出部分同源近指甚至异指的情况。简言之,海南话与闽语同源,是海南特色的闽语。
福建闽语自宋代传入琼岛,几经辗转,一路拾零捡趣,又经过多代人的沉淀累叠,逐渐反客为主,最终发展成为海南岛上的汉语方言。
符其武说,如今的海南话与福建闽语实际上已不能自由通话,但作为闽语源流的一支,海南闽语一方面承继着闽方言的一些共同“基因”,另一方面其相对独立的发展也会使其自身产生某种程度的“变异”。
海南闽语究竟还有多少“闽语”成色?
海南话与福建闽南话在声韵调的具体音值上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异,以至于在听感上两地人现在难以互相听懂对方的言语。但这些只是表象上的差异。从语音系统反映出来的特征上来看,两地方言仍承传着非常重要的共同“基因”。
例如,保持“古无清唇音”这一上古汉语语音特点被视为闽方言独有的特征,海南话里同样可以找到许多相同的读音字例:斧、飞、肥、放、痱等。
又如,闽方言保持上古音“匣母读如群母”的特点在海南话里也可找到很多例证:寒、衔、滑、咸、舷等。海南话与闽南话一样,基本保留古汉语四声八调格局,入声韵、阳声韵基本上三尾齐全,有着大致相当的文白分韵及韵摄分调规律,这些都是两地方言深层的共同语音特征。
海南闽语在独自发展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令福建闽南人深感惊诧的语音变异,最典型的便是学界里津津乐道的“帮端母变读为内爆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母读如端母”和“塞擦音读如擦音”的链式移位现象,这些则是闽语海南化的特殊的语音现象。
琼剧艺术中的“闽缘”
已故美籍华人、著名语言学家李方桂先生曾说过:“社会上许多复杂的合作,离开语言是不可能完成的。”
民俗与语言,也是密切相关的。民俗事项遍布在语言的各个角落,而某些早已消亡的习俗又都还保存在语言当中。研究海南地方方言而不考虑海南民俗,则往往仅知其表而不知其里,所以民俗学也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工具。
民俗语言是百姓在生活当中的习惯用语,是百姓在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口头语言。这些民俗语言有的符合语法,有的不符合语法,但是被剧作家运用到戏曲作品中,经过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创造,则能更形象、更具体、更生动地表现生活。
琼剧作为一个基本上只在海南形成并发展成熟的地方戏曲剧种,数百年来的历史变革和重大社会实践都对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海南人口的发展、迁徙和融合,特别是受到外来文化和外来族群移民的冲击之后,在琼剧文化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这些烙印就反映在琼剧的民俗语言当中。
两宋以来,特别是元、明、清之后,大量的漳州、泉州的闽南人和粤东的客家人涌入海南,成为了当时海南移民的主体。因此,海南话就是闽南方言语系,在琼剧民俗语言中,陆陆续续地嵌入了闽南方言。比如闽南方言中,“将要”说成了“欲”,“坏了”说成了“败了”,“做什么”说成“做乜”。
因海南话与闽南话相近,海南人有很多是从闽南移民过来的,他们对闽南戏都非常喜爱,弋阳腔就是通过闽南戏班传播到了海南。
据琼剧史料记载,最初的琼剧艺术都传自闽南戏班,例如清末琼剧名伶汪桂生,定安人,他的曾祖父就是闽南戏班的名伶,他们一家定居在定安传艺,一家四代都成为了著名艺人。
移民文化对琼剧民俗语言的影响,除了在形式上为琼剧民俗语言提供了借鉴和融合之外,还表现在内容的渗透上。比如高腔剧目《琵琶记》《金印记》《浣纱记》等都被改编成琼剧,在海南演出而广为流传。
海南客家的“前世今生”
闽西有“客家祖地”之称,是学术界公认的客家形成之地。客家在此形成后,由于战乱及开拓发展之需要等多方面原因,客家人及其子孙把这里作为新的起点,迈出坚实的步伐,向国内外迁徙。
客家人渡琼的历史悠久。海南客家研究专家古小彬介绍,宋明时期就已有客家人迁居海南。“客家人大规模迁入海南岛的时间主要是在清代初期。”
起初,有部分客家人随同其他闽粤移民一起南迁海南,到了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发布《敕开垦琼州荒地》命令后,移民日增。这时,有相当一部分居住在广东省广州、肇庆、嘉应、潮州、惠州地区的客家人,越海迁居陵水、琼中、儋州、临高和澄迈一带,尤其以西部为最。民国时期,又有一大批客家人从南洋和广东来到海南岛创办实业。
新中国成立后,海南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移民热潮,不少客家人从广西的博白、玉林、陆川,以及广东的惠阳、五华、兴宁、揭西、清远、广宁、阳江等地,携老带幼,成群结队来海南谋求发展。
据《海南客家》一书介绍,海南现在还能讲客家话的约20多万人,100多个姓氏,最早来海南的客家姓氏有罗、文、唐等。
罗氏于南宋时期分别从江西吉水和福建宁化迁入,文氏于宋末元初自吉安避难来琼,唐氏则于元朝末年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迁来。在海南,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在儋州市那大镇、临高县和舍镇、澄迈县中兴镇、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等地。
儋州的南丰镇又是客家人数最多的一个镇,有“客家镇”之称。来到海南岛的客家人,长期固守着自己的方言、习俗,比如,客家人普遍住在山脚下。俗语说“逢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与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一样,海南的客家人就像“山里人”。
在婚俗方面,客家人注重在客家内部异姓通婚,以保证血缘的纯正性。位于东部牛岭脚下的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坡尾村委会的同安村,村里有个叫黄少芬的老人,他们的祖先是在清代同治五年(1866年)迁至陵水的,到他这一代也就第五代;他家的人全部会讲客家话,而且五代人中,有四代人娶客家女为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苏庆明通讯员陈思国“包括走所村在内,田仔村猪肚菇刚上市不久,已经有3.6万元的销售额,供不应求!”海南日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