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2018年重点关注如何利用“候鸟”资源让“候鸟人才”在重点产业发挥作用
南国都市报1月23日讯(记者张宏波)加强“候鸟群体”服务管理,发挥“候鸟人才”作用是省政协2018年度的重点调研课题。通过实地调研,调研组认为,“候鸟群体”为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但“候鸟群体”大量涌入,也给海南的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和新冲击。
调研涉及的“候鸟群体”主要是指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来琼不以旅游为目的、居住时间超过半个月的人员。据统计,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在琼“候鸟”人数为164.77万人,约占海南户籍人口的17%。其中,三亚“候鸟”多达41万人,海口27.2万人,琼海20万人,东方15.53万人,陵水15万人,万宁13万人。
海南“候鸟群体”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年龄结构上,60岁以上的占56.62%。学历和职称较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43.7%;中级职称及以上占30.5%。来源结构上,以北方地区为主,东北地区的“候鸟”约占总数的52%。空间分布上,近年来,“候鸟群体”由集中在海口、三亚逐渐向周边市县扩散。
在“候鸟群体”服务管理方面,调研报告认为,应建立“候鸟群体”服务管理协调机制;建立动态信息平台和信息共享制度;建立由公安部门牵头,派出所、居委会、物业管理机构“三位一体”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调研组建议,结合全面推进百镇千村工程,在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保护、民生事业等方面实施一批项目,有效拉动投资增长,同时可以打造“候鸟鸟巢”,既能满足“候鸟人群”度假需求,拉动消费,又能深入推进房地产结构调整。
如何用好“候鸟”?调研报告建议,尽快建立“候鸟人才”平台,为“候鸟人才”使用提供路径。同时,坚持需求导向,特别要把“候鸟人才”使用与“三大领域”、“五大平台”建设结合,在十二个重点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作用,提升“候鸟人才”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建立重点“候鸟人才”联系走访机制。
新闻推荐
民警询问老人情况本报讯(记者赵世馨许光伟通讯员陈孟子)1月19日下午,陵水黎族自治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海狼”骑警队员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