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今日陵水> 正文

《太阳风》:折射在诗里的内心明月

海南日报 2019-04-22 07:34

《太阳风》作者:李孟伦版本:南方出版社文\李犁

李孟伦的诗歌是有氧的,读他的诗你会有一种被沐浴了的感觉,会情不自禁深呼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吐纳。一股松风与蕉雨的清新滤去了身心里的污垢,变得身轻气爽,心透神明。这是海洋之子写的浪花之诗,像浪花一样纯净、灿美、湿润,而且一朵一朵的。如果找一个关键词来对应孟伦的诗,那就是皎洁。像月光一样清澈澄明,也像月光一样柔软温润,而不是像正午的阳光那样刺眼,并暴烈地抽打在沙滩上。一切都是悄然地、轻轻的,像扩散的负离子,让四周也让读者的心灵充盈并荡漾着清新鲜活的气息。

这气息就是孟伦诗歌的味道。他不仅写了大海和海边的朝露星雨,他内心的明月还折射在诗里,濡染在万物上。我们随手拿孟伦的一首《陵水,多水之地》为例:

黎明躺在吊罗山上

还未睁开眼睛

五月羞涩的风还枕着清流

黄莺以山谷水流的声音把我唤醒

……

真鲜啊!鲜的是自然,也是心情。是清纯的自然新鲜了诗人的心情,还是诗人的好心情感染了大自然?其实是自然与人的一种共谐共振纯化了这首诗,让我们在千里之外身心被洗涤被烘热,让我忘记了窗外还残留着寒意和雾霾,仿佛有一抹嫩黄从心灵上抽芽,周身有了葱茏的感觉。孟伦的这些绿色之诗不仅纯化着精神,也对人的身体有激活的作用。

从审美品格上来说,孟伦的诗就是前面说的皎洁,滋味上就是鲜,感觉上就是干净透明、单纯简捷。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清。这是我认为的孟伦诗歌的第一个特质。

孟伦诗歌的第二个特质,也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轻。从内容和暗示性上来说,孟伦的诗并不轻。这样的认知只是感觉上的,是一种心理反应。准确点说,就是审美类型。他的诗属于轻音乐,小夜曲,不是摇滚,更不是交响乐。诗歌在他这里就是触景立马生情,有感立刻显形于文字。譬如《翻开松风蕉雨》:

翻开松风蕉雨

仰望长空

遥望远方,我的姑娘

一只云端上可爱的羔羊

夕阳里看不到朝菌

冬夜里听不到寒蝉

生命,如潮水

在拐弯处

盛开成一朵莲花

诗简练,不复杂,就是诗人的目光与松风蕉雨刮碰后,心的镜子呈现出上面这些图景。读者读了,情感掉进了他制造的情境里,慢慢地摇荡着,并浮想联翩。其实,越是轻的东西,越有力量,而且不着痕迹,类似剑术中的“无剑胜有剑”。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孟伦还需修炼,现在他只是本能地应和上了这样的节拍,要想抵达随意一挥手,就气象万千,不滞于物的境地,路漫漫也。

孟伦诗歌的第三个特质就是爱与暖。爱是核心,是诗歌生成的能量。而暖则是爱的具象化和感应方式,是爱传导出来的热量和外颜。孟伦的诗里都是爱,而且满满地,随时准备外溢。所以看似外观的景物激发了他的情感,其实是他内心的爱太多,借助景物来泄洪。看他的这首《在恼人的秋风里》:

背后是绵延不断的高山

面前是波澜壮阔的大海

我就坐在老子的天空下

守望有一泓秋水的村子

看看篱笆下长出的菊花

随着一声声鸟鸣

将花香带出幽谷

在恼人的秋风里

日久了,我渐渐已记不清

我是篱笆是菊花还是秋水

虽然题目有恼人的字样,但心情却很平静,也很心怡。所谓的“恼人”,不过是秋风一次次带走了也加深了诗人的浮想。他在思考,在形而上。菊花、秋水都是中国文化中典型的既实又虚的意象,象征着精神的高地,暗示了孟伦思想里追求超然释然美然的状态。这也是一种爱,一种超凡脱俗不染尘的爱,天人合一的无缝对接的爱。

再以《有一瓣阳光在蛙声里》的最后一段为例:

夜深了,我徜徉在夕阳隐居的地方

去年的燕子还在老家屋檐下徘徊么

秋已随一枚飘落的枫叶悄悄来临了

母亲还能在每年更改的灶里生火么

……

与前一首相比,这首诗是从天上回到人间。而且在孟伦的诗里,每每提到母亲,感情就更加沉实。我选择这两首不热烈不潋滟的诗来举例,旨在说明孟伦在爱中揉进了理性。理性让爱有了依靠,让诗有了重量和不迷航。

新闻推荐

陵水检察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走进看守所 鼓励在押人员检举涉黑恶线索

本报讯(记者赵世馨许光伟通讯员林祥)4月12日,陵水黎族自治县检察院到陵水县看守所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活动,旨在深入推...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