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刘大可:拉动文化旅游消费 打造更美的诗和远方
如何结合当前形势将一揽子新举措转化落实?海南如何汲取国内经验挖掘本土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5月9日,南国智库特邀同时兼任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会展专家委员会委员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刘大可做相关解读。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汪慧
自然环境佳、市场潜力大海南拉动文体消费有优势
刘大可一直关注海南旅游和会展业发展,他认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以来,海南结合自身发展优势,从传统的观光性旅游消费,逐渐向参与性、体验性旅游消费升级,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在文化与体育消费方面,海南具备很多优势,有非常大的空间值得挖掘。
他认为,绝佳的自然环境是海南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对消费者具有强大吸引力,让海南举办文化和体育活动拥有先天条件。
在市场方面,海南大有潜力可挖:一方面,由于青年一代生活较以往都更为平顺、富裕,整体文化教养程度普遍提高,文化消费意愿和能力不断提升,显示出消费需求大、消费意识强、具备消费能力的特征;另一方面,在体育消费方面,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不仅仅是一种竞技,而是正趋于大众化,这从马拉松赛事近几年“井喷式”发展可见一斑。
海南背靠全球大市场需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海南以超常规举措拉动消费,仅靠岛内居民是不足的,需要背靠全国、全球大市场,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刘大可表示,消费便利化是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标志,自贸港建设不断深入,将倒逼各个层面基础设施提速,既包含常规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包括文化体育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完善海陆空交通基础设施,打造一张国内外游客自由流动的"网络",为游客提供更为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刘大可说道,“交通便利了,游客就多起来了。”他建议推进交通便利的同时,交通运输价格也可适当宏观调控,让更多的游客消费得起。
在刘大可看来,文化体育设施的配套和地区接待服务能力也至关重要。“游客进得来,承载能力也要跟得上。”他建议海南加大马拉松赛道、体育馆、博物馆等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接待能力,比如酒店、餐饮、内部交通如公共巴士、出租车等配套。“想方设法推出消费惠民措施、提高消费便捷程度、提升旅游环境。”
海南不少旅游目的地可增加演艺项目
在谈到国内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成功经验时,刘大可列举了多个城市的博物馆和文化夜市建设,并且特别点赞了长沙和杭州。“体育文化消费,不能概念化,要有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做依托,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刘大可举例说,长沙几年前就强调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长沙在繁华地带专门为怀旧人士打造文化产业项目,夜市消费也做得不错。”
他认为,文化体育消费应该以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为引领,这也是长沙和杭州做出品牌的关键。他建议海南也多做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和海南特殊的旅游目的地相关联,有助于吸引更多人,激发综合消费。“海口的冯小刚电影公社和骑楼老街就是不错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刘大可也体验过海南的文化旅游产品,他说,海南不少旅游目的地可增加演艺项目。
在体育消费方面,他同样强调,“体育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需要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更加精细的服务。”如今,人们在体育消费中追求的不仅是健康,还有个性与文化,体育消费需求已经日益多样化和差异化。
海南完全有条件让博览会、论坛、赛事百花齐放
超常规“43条”出台后,海南多位业内人士说,推动消费的5条超常规举措,为旅游产业的恢复重振注入强大动力。连日来,省内旅游企业已经在积极行动,推出精品优惠套餐,推动行业复苏。
刘大可表示,海南振兴旅游消费,要多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体育消费要和旅游、娱乐、离岛免税相结合,发挥综合效应,这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是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
“海南完全有条件让博览会、论坛、赛事百花齐放,激发文化体育产业,起到综合效应。”刘大可风趣地结合自己在海南出差的经历谈到,“去年我离开海南的时候,买了一盆兰花,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有特色的海南礼物。”
刘大可说,如果说海南要举办一场马拉松赛,如何让游客赛得开心,游得满意,值得探索。“比如游客在空气清爽的海口完成比赛后,可以先逛一逛文化气息浓厚的骑楼夜市,接着去三亚度假,离开前尽情地享受免税购物的优惠,再带着赛事主办方精心赠送的本土特色纪念品开心离开海南岛。”这样的旅程,就是渗透了食、住、行、游、购、娱产业体系的消费之旅。
要点提示
海南如何拉动文化旅游消费?
■升级:转型为参与性、体验性旅游消费
■挖掘:体育消费趋于大众化,如马拉松
■配套:搞好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
■建议:文体消费要和旅游、娱乐等结合
新闻推荐
省总工会开展系列疗休养、健康游活动 普惠关爱职工 助推海南旅游
本报4月23日讯(记者陈晓洁)日前,省总工会印发《海南省工会“振兴旅游·普惠职工”疗休养、健康游活动实施方案》,4月至12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