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林深处的“天南贡品”
□周宏伟
文昌东郊椰林是著名的椰子之乡,也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东郊人就靠树吃树了。在这里,有一群靠开发制作椰子工艺品为生的艺人,73岁的符史琼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椰雕是海南特有的工艺品,而文昌椰雕久负盛名。唐代诗人陆龟蒙就有“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的动人诗句。同为唐朝人的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较为清楚地记载了椰雕工艺品的制作流程:“椰子树……有圆如卵者,即截开一头,沙石磨之,去之皱皮,其斓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珍奇可爱。”
明清时期,椰雕被誉为“天南贡品”进贡朝廷。近代来,椰雕产品渐渐步入寻常百姓家,同时畅销南洋,甚至远销欧洲,拿过国际大奖。
符史琼一家从事椰雕产品加工制作有40多年。20世纪90年代初是椰雕产品销路最好时期,在海南旅游热带动下,一批产品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受此影响,符史琼加入椰雕产品加工制作。
符史琼乐意把自己的手艺传人,没少带徒弟,也教了不少工人。一些人在他的厂里学艺后就出去办厂当老板。对这些业内忌讳,符史琼并不在意,带出了黄良敏等好几个徒弟,手把手教他们。在符史琼看来,方法和流程可以学走,但是手艺的精巧是自己优势,别人一时半会达不到的。符史琼注重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保持自身优势。
受益于改革开放,符史琼这一拨艺人带动当地村民发家致富。他的儿子不满足子承父业,搞起了更大规模的椰雕产品开发。
但现在,椰雕工厂面临着新的困境,突出问题是工厂效益不好,很难招到工人,招到了也难以留住。对于椰雕来说,仅一道工艺,学徒勤奋学习半年以上才能熟练掌握。能够独立制作合格的产品,则需要2年以上。但是受工艺特点限制,又不能为了提高生产而过多地依赖机械。
从事椰雕行业,工人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兴趣,能吃苦耐劳坐得住冷板凳。此外,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支持,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受到局限。
在这种环境下,当地椰雕厂数量锐减,坚持下来的常常面临亏损。厂家往往选择销路好的椰雕品种生产。一些已经制作好的椰雕工艺品,因为投入太大而不敢上市:价格高了没人要,价格低了亏得厉害,只能暂时封存,或作为展览馆展品。
海南椰雕从工艺上可分为椰壳雕、椰棕雕、椰木雕,其中以椰壳雕最为常见。雕刻手法多样,图案广泛,饰材丰富,造型众多。
椰雕不仅具实用价值,而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雕刻时光的艺术瑰宝,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2008年,椰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海南省授予符史琼非物质文化遗产椰雕工艺传承人的称号。
“天南贡品”走出椰林,传播世界,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新闻推荐
提升外语水平 培育旅文人才 海南旅游英语闯关赛等项目首发亮相
本报1月18日讯(记者祝勇)根据《2020年海南旅文行业外语水平提升工作方案》安排,《海南旅游英语300句视频口袋书》手绘纸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