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剪影照片
■王鹤晓
父亲有个两个玻璃书柜,除了书还摆着一些照片。搬了很多次家了,玻璃书柜一直跟随着,照片也一直没有丢失,是我们家的暖色记忆里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照片里有父亲,有他年轻时走南闯北的痕迹,也有他所置身的一些风景,有延河桥和宝塔山,有北京的万里长城和天安门,还有西安的大雁塔和兵马俑。我偶尔会在书柜前站上一会儿,细细端详那些照片。我不知道父亲私下会不会重新翻看这些照片,倒是因好奇问过他,他总能说清楚里面都盛着些什么。最开始时他只是简单地告诉我某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和地名,再后来他就会描述是什么事情促使他去那个地方。照片的回忆并没有随着岁月与父亲拉开距离,他的描述越来越细密,我的耐心也日渐增长。只是摆在书柜上的照片就那么几张,于是他会再讲第二遍,我也会再听第二遍。
他常常和我提起以前买的老相机,语气很平淡,但总藏着一丝惋惜。书柜上的相片都是用它拍摄的。在那个手机还不盛行的年代,拍照总是要考虑好光线,琢磨好时间,算计好胶卷,然后拿到冲洗店再等上一阵子。相机坏了之后,父亲把它也锁进书柜里,后来搬家便不见了踪影。我和他说过几次,现在的数码相机很便宜,网购也很方便,但他就是提不起兴趣,即便我知道父亲还在家里还放着几盒胶卷。
记得小时候,有天晚上,母亲让我和妹妹换上新买的衣裳。她牵着妹妹,妹妹牵着我,一同去了照相馆。那时我妹还未上小学,圆圆的脑袋上留着短短的头发,照相是怎么一回事她还不太明白。我俩依着照相师傅的指示,规规矩矩地站直了身子,背景是一张印着花草和蝴蝶的幕布。妹妹看着镜头,我看着摄像机旁的母亲,她笑得远比我们开心。照片出来后,母亲买了相框,把我和妹妹的合影装了进去。那也是家中唯一的带框的相片。
不久前我在抽屉里翻出一张储存卡,里面存着不少去年拍的照片。我把它们全部传到电脑上,一张张不厌其烦地慢慢翻阅:老街的窗,树阴下的人,正在远去的车辆,盛夏那缕未飘散的清风再一次掠过脸庞……拍照对我来说并没有父辈的那种“仪式感”,只是在成长中出现的某一瞬间,它恰好被我记录下来。
妹妹长大后,总嫌弃当初那张合影把她拍得太丑。母亲却不以为然:“拍得多好啊!”我现在大致能理解这个“好”的含义。突然才发觉,相片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把生命中的美妙瞬间定格在薄薄的纸片上,想起时便从某个角落中找出来,被时间藏匿的画面又从记忆深处破土而出,反过来将时间紧紧攥住。
如今,父亲已经退休,对很多曾经以为重要的事情已经释怀,却时常说起过往一些稀松平常的旧人旧事,尤其是书柜上照片里的人和地方。我想,每个人都有他兴味的所在,还有他的秘密难以随风飘逝。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史竞男)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四部门,近日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