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三部曲”成绝唱 世间再无二月河著名作家二月河去世,享年73岁
二月河1945年出生于山西昔阳,长期生活在河南南阳,系中国作协原主席团委员、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作协名誉主席、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南阳市文联名誉主席、南阳市作协主席、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当选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及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据二月河家属向媒体介绍,二月河半年前因脑栓塞到301医院住院治疗。另据《北京日报》报道,二月河15日凌晨突发心衰,在301医院进行抢救后,被救护车从北京送回河南南阳。
“半路出家”40岁才开始文学创作
1945年,二月河生于山西省昔阳县。高中毕业后入伍。1978年转业南阳市委。对于这位著名作家来说,创作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半路出家”——其直到40岁才开始文学创作。
二月河笔下五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被他称为“落霞三部曲”,最为读者熟知。创作小说过程中,二月河为了搜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素材,整天泡在南阳图书馆查找资料,几次被锁馆中。二月河还常到旧地摊、废品站、书店仓库寻觅,一旦发现有关清代资料,不管正史野史、戏本小说、日记档案、经商理财、俚语方言、风俗故事等,统统收集到手。当时,二月河写小说的条件异常艰巨,没钱买空调电扇,就在桌子下放个水桶,两腿放进去,既清凉驱暑又可防蚊虫叮咬。冬天冷得受不了,就狠劲搓搓手,或把开水倒在毛巾上焐手暖一暖。夜里写到凌晨三点钟,实在瞌睡熬不住,就用烟头烫手腕以驱赶疲惫,清醒头脑。
二月河写出的“落霞三部曲”炙手可热,好评如潮,图书多次重版,台湾、香港等地已出版了帝王系列的中文繁体字版。对于《雍正皇帝》一书,评论界给予高度评价:“《雍正皇帝》可以说是自《红楼梦》以来,最具思想与艺术光彩、最具可读性同时也最为耐读的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称之为五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佳作并不夸张。”
提倡反腐曾大胆提出反对高薪养廉
在二月河所写的多部帝王小说里,有很多反腐败的内容。2014年两会上,二月河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曾大胆提出反对高薪养廉。他认为低薪一定不养廉,但高薪未必养廉。
据二月河解释,反对高薪养廉是他根据自己读史的感受而来,低薪一定不养廉,但高薪未必养廉。中国封建王朝里,宋代“公务员”的薪水是最高的,可宋代也是最腐败的。宋代养来养去只养了包公一个清官,不仅不养廉,倒是养出了像高俅、蔡京这样的一群贪官污吏,逼得人们上了梁山。
二月河认为腐败的产生跟教育问题脱不了关系,并不是文凭越高知识就越多。一些官员之所以后来变成贪官,还是价值观出了问题。他说:“我们党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的。”
生活质朴成名后仍住农家小院
二月河从小就跟农民打交道。他一直保持着吃山西饭的习惯,比如捞面、刀削面、小米饭、老陈醋等。
长达几十年的埋头写作,使他习惯了在幽静的环境中生活,反而不喜欢大城市的喧闹。所以,即便后来经济条件好了,他还是喜欢居住在安静的小院中,生活和当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什么两样。“几十年的习惯,很难改变。”
二月河在生活中不修边幅,穿衣服也没什么讲究,即便出席正式场合,也很少穿西装。用他的话说,常“穿着有点邋遢但却很适意的毛衣或衬衣到街上散步”,有时候鞋子上还带着一层浮灰。熟悉他的朋友调侃说,二月河是一个“永远可以在身上看出上顿饭吃了什么的人”。某次二月河要去参加讲座,衣襟上留着上一顿饭的油渍,他却毫不在意,衣服翻个面套在身上就上了讲台。
圆头大耳,满脸挂笑,身材高大,留着一个大平头,操一口浓厚的南阳方言,二月河颇有几分像弥勒佛,乍一看似乎是个粗人。但在和他的聊天中,你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书卷气,那种浸润在书海中的厚重气息扑面而来。他的话充满乡土气息,却总能逗得人哈哈大笑。
21岁高中毕业,40岁拿起笔写作,二月河在作家队伍中可谓大器晚成。谈到写小说与生活的关系,二月河曾说,自己的原则是“拿起笔来天下第一”。“一提笔我就忘掉一切,我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可以创作我的天下。但放下笔,我就是个普通人,是个平头百姓。”
(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央视新闻公众号等)
新闻推荐
这是交付仪式现场(12月15日摄)。12月15日,美国波音公司与中国商飞在浙江舟山共同设立的波音舟山737完工和交付中心...